第379章 班師!

字數:4233   加入書籤

A+A-


    江陵城內,孫權正式停戰,劉備正召集眾文武議事。
    “朕發兵伐吳,是為弟報仇,為荊州死難的將士報仇。”劉備對眾人說道。
    劉備說著神情一黯,“你未曾想到遷延日久,險些功敗垂成。此次未能一舉攻滅東吳,消滅孫權,殺盡仇人,是朕之遺憾。”
    “但此戰最終能保住勝局,收複荊州失地,重創吳軍,也算是能暫時告慰雲長翼德及死難將士的在天之靈。”
    “朕要在江陵城外江邊設立祭壇,祭奠雲長翼德及死難將士的在天之靈。朕在荊州一日,必每日前往祭拜。”
    “同時”劉備突然語氣一凜,神色嚴肅的對眾人說道,“朕要告訴諸將,宣示世人!”
    “朕與孫權有殺敵之仇,兵敗之恥!朕與孫權的仇恨不共戴天!”
    “今日暫時之和平,不過是礙於時局不得已而為之!”
    劉備堅聲說道“來日若有機會,朕還要伐吳以泄仇恨!”
    “眾將記住,一日不可鬆懈!一日不可放下仇恨!”
    “臣等遵旨!”諸葛亮等文武群臣一齊起身答應。
    對於劉備堅決伐吳的態度,諸葛亮沒有任何反對。本來就是麵和心不和,最終也會有一戰。
    現在根基保住了,荊州也收回來了。日後元氣恢複,先攻滅孫權,在北伐曹魏也未嚐不可。
    重新落座後,劉備與諸葛亮對視一眼。
    這次伐吳手中國力消耗巨大,漢中前線危急,他們二人早晚要統兵返回蜀中。荊州這戰略要地,還要交與一名大將守衛。
    此事劉備與諸葛亮早就商議過了,現在正是宣布之時。
    “成都國事繁重,本相與陛下不日將要返回成都。”諸葛亮朗聲開口,“荊州要地原由雲長將軍駐守,而今雲長將軍已去,需另擇一員大將鎮守荊州,以防曹魏,東吳。”
    諸葛亮此言一出,眾將領皆屏氣凝神等待著最後的結果。
    諸葛亮看了劉備一眼,繼續說道“由本相來宣布,陛下旨意”
    “趙雲為南郡太守,加征南將軍,主掌荊州軍務!”
    劉備不久前已經特旨恩賜趙雲為平鄉侯,以表彰其救駕之功。
    關羽,張飛,黃忠,三員大將都已不在,馬超在漢中苦苦堅持,能有資曆,威望,能力,領兵守衛荊州的,趙雲堪稱第一人選!
    趙雲為人穩重,可保證荊州穩定,多年征戰,經驗豐富,軍中威望無人不服!加之以趙雲的威名,讓他鎮守荊州,能夠威懾曹魏及東吳兵鋒!
    獨自統領荊州一地,需要的不僅是能力,更是信任!
    荊州茲事體大,而劉備對趙雲是很信任的。
    如今內外,幾乎沒人能比趙雲跟隨劉備的時間更久了。
    諸葛亮說完後,劉備起身走到趙雲身前。
    “子龍”
    “臣在!”
    “雲長翼德走後,朕的身邊就隻剩下了你一個親近兄弟。”劉備拉住趙雲的手說道。“朕實不忍讓你離開朕身邊。”
    “可雲長走了,荊州事大,不能無大將鎮守,朕隻有把重任托付給你了。”
    劉備說著,轉身從諸葛亮手上接過印信,交給趙雲。
    “陛下放心,末將定不辱命!”趙雲鄭重接過。
    “子龍,你一向忠直,秉公無私,如今鎮守荊州,你要牢記。”劉備不忘對趙雲囑咐道,“軍中之事,自要公正秉直。但涉及地方之勢,你要多多考慮各方關係,不得一味孤直。”
    “荊州守的不隻是土地,還有百姓之心,世子之心,世家之心呐!”
    “陛下放心,子龍明白!”
    劉備略有疑慮,不好再說下去。
    “子龍”諸葛亮也上前說道,“當年雲長奉命守荊州,我送他一句話。”
    “今日也當送你一句。”
    趙雲拱手,“願聽丞相教誨。”
    “外禦強敵,內撫人心,兼顧各方!”
    趙雲目光一凝,劉備與諸葛亮的一番話紛紛意向暗指,他已經明白問題所指了。
    他自投軍時起,心中堅定的便是公理道義。上報國家,下安百姓。為天下太平而征戰。
    他太公義,而顯得太不合群了。
    趙雲躬身,“陛下和丞相放心,末將既接此重任,必然細心鎮守。絕不辜負陛下及丞相苦心教誨。”
    劉備與諸葛亮聞言對視一眼,都從各自眼中看到了滿意之色。
    孺子可教!
    當初關羽,張飛,黃忠等等大將都在身邊,荊州孤懸在外,需要大將鎮守,他有關羽。
    其餘大將可跟隨在他身邊繼續統領大軍征戰,所以他沒有讓趙雲獨自統領大軍。
    他不懷疑趙雲的忠誠,也不懷疑趙雲的領兵能力。戰時領兵征戰可以,但獨自統領大軍坐鎮一方,劉備有一點最為擔心之處!
    趙雲他太清白,太忠直!不愛財,不愛權,不愛色!
    一切斬獲,要麽充公,要麽分發軍士,分給百姓。
    這讓其他將領和地方勢力如何自處!
    現在大將凋零,劉備不得不將趙雲這員大將放出來。
    諸葛亮繼續傳達劉備旨意,“魏延為武陵太守,輔助趙雲督理荊州軍務。”
    “馬良為荊州從事總理荊州政務!”
    “領命!”魏延馬良一齊領命。
    “吳班統領水軍進駐,為長沙太守,張翼為桂陽太守!”
    荊州各郡,長沙大部分,零陵小部分,還在孫權手中。兩家雖然在和談中談到荊州重歸於蜀漢,可上述之地是孫權實控的土地。輸麵不輸裏,孫權一寸一毫也不想多給。
    “朕五日後就將與丞相率領兵馬返回蜀中,鞏衛國政。”
    “子龍”
    “臣在”
    “到時朕將水軍及三萬兵馬留下”
    四萬兵馬,包括水軍,也包括沙摩柯的一萬蠻兵。
    劉備對趙雲說道“子龍,四萬兵馬守衛荊州,你的壓力不小啊!”
    趙雲道“請陛下放心,荊州百姓皆對陛下感恩戴德。對我漢軍極為擁戴,末將相信雖隻有四萬兵馬,仍能嚴守荊州。”
    “並在不日後,為陛下重新鍛煉出一支能征善戰的荊州軍!”
    “好!”劉備極為滿意,笑道“有子龍此言,朕可無憂矣!”
    劉備安頓完荊州事務,便與諸葛亮率餘下兩萬兵馬,及黃權,張包,關興等將領,率軍乘船由水路返回蜀中。
    五月,出征一年半的劉備再次回到成都。
    喜歡三國之龍逆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龍逆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