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守望永續

字數:4341   加入書籤

A+A-


    第一節:餘波未平
    東海歸來的第三日清晨,北京國家博物館地下三層的特殊保管室內,那尊西周青銅鼎內的嫩芽已經長到三寸高。令人不解的是,這株通體泛著青銅光澤的"植物"並非靜止不動,它的葉片每隔七分鍾就會輕微顫動,仿佛在呼吸。更詭異的是,當研究員王莉嚐試用x光掃描時,儀器顯示的並非植物結構,而是一組精密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契約文字立體網絡。
    "這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生長現象。"王莉推了推滑落的眼鏡,手指在全息投影上劃出一組數據曲線,"你們看這些"葉脈"的分布模式,完全符合河圖洛書的數學比例。而根據碳14檢測,這些新生長部分的年代測定結果...居然是負數!"
    站在一旁的陸遠右臂微微發燙,逆文與青銅鼎產生著微妙的共鳴。他伸手輕觸鼎身,那些看似隨意的紋路在指尖下重組,顯露出隱藏的訊息:
    "地脈歸源"
    "七鑰守秘"
    突然,保管室的燈光劇烈閃爍。青銅鼎內的植株猛地竄高一截,頂端綻放出一朵微型青銅花。花蕊處射出一道光線,在空氣中形成立體投影——正是東海深處那朵巨花的縮小版。投影中,七個光點沿著特定軌跡運行,最終停在北鬥七星的方位上。
    "能量波動又開始了。"張海峰的金屬手臂展開掃描矩陣,"這次不是局部現象,全球七個龍眠之地方圓百裏內的青銅器都在同步反應。"
    蘇晚晴的星形印記微微發亮,她正在接入地脈網絡的能量流動:"不是簡單的共鳴...是某種信息傳遞。這些青銅器正在組成一個跨越時空的通訊網絡!"
    觀測者手中的青銅簡冊突然自動翻頁,新浮現的文字讓所有人麵色一變:
    "裁決未盡"
    "守望繼續"
    仿佛為了印證這個警告,保管室的警報器突然尖嘯起來。監控屏幕顯示,博物館北側圍牆外,十二個身影正以違反人體力學的姿態翻越障礙。他們穿著普通市民服裝,但裸露的皮膚上布滿了青銅色紋路,眼睛泛著不自然的青光。
    "歸玉宗的最後殘黨..."林三酒的短劍已經出鞘,"他們竟然找到了利用普通人作為載體的方法!"
    第二節:血脈覺醒
    戰鬥在博物館的青銅器展廳爆發。來襲者雖然動作僵硬,但力量大得驚人。更可怕的是,他們受傷後流出的不是鮮血,而是青銅色的粘稠液體,這些液體接觸到展櫃玻璃後,立即開始腐蝕穿透。
    "不要直接接觸體液!"張海峰的金屬手臂變形為防護盾,"含有高濃度地脈能量,會引發物質結構異變!
    陸遠右臂的逆文突然擴展至全身,形成一層契約文字護甲。他衝向為首的入侵者,發現對方竟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渾濁的眼中滿是痛苦與掙紮。就在擒拿的瞬間,老人突然用清晰的聲音嘶吼:"救...救我...它們在改寫我的...基因記憶..."
    這個發現改變了戰鬥策略。蘇晚晴立即啟動星形印記的深層掃描:"不是單純的附體...歸玉宗在利用活人作為媒介,強行喚醒他們血脈中沉睡的第一紀元基因記憶!"
    觀測者的簡冊飛速解析著數據:"上古時期,七個文明紀元的幸存者血脈早已融入現代人類基因庫。這些被控製者,恰好都是攜帶特定基因標記的後裔!"
    七人迅速調整戰術。林三酒的短劍不再瞄準要害,而是精準切斷入侵者背後的能量連接;顧瞎子的菌絲網絡滲入被控製者體內,暫時阻隔地脈能量的流動;陸遠則用契約文字護甲包裹住一個個失控的身體,為他們建立臨時防火牆。
    當最後一個入侵者被控製住時,青銅鼎展廳已經一片狼藉。但令人驚訝的是,那些被撞倒的展櫃中,西周青銅器表麵全都浮現出契約文字,形成一道保護力場,沒有一件文物受到實質性損傷。
    "文物在自我保護..."蘇晚晴輕觸一麵青銅鏡,鏡麵突然映照出東海海底的景象,"它們與地脈網絡的連接從未中斷,隻是進入了休眠狀態。"
    就在眾人喘息之際,張海峰的金屬手臂突然發出急促警報:"檢測到大規模基因覺醒信號!全球範圍內,至少有七百人同時出現了星形印記反應!"
    全息投影展開,顯示出一幅世界地圖。七百個光點均勻分布,恰好對應七大龍眠之地的能量輻射範圍。更令人不安的是,這些新覺醒者中有三分之一正以驚人速度向中國移動。
    "不是歸玉宗..."觀測者的簡冊上浮現出新的分析,"是自然覺醒者。地脈網絡的活躍激發了沉睡的守護者基因,他們正在本能地尋找"七鑰"。"
    陸遠右眼微眯,青銅星係的視野穿透層層阻隔,看到機場、車站裏那些茫然無措的覺醒者。他們額間或掌心浮現的星形印記還很不穩定,但已經能與龍眠之地產生微弱共鳴。
    "我們需要建立新的守望者體係。"陸遠的聲音沉穩有力,"不是控製,而是引導。就像七鑰村那樣,讓血脈傳承者成為地脈網絡的天然穩定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三節:薪火相傳
    國家緊急事務會議室內,七百名自然覺醒者的資料在光幕上滾動。他們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階層,有非洲部落的祭司,有北歐大學的物理學教授,有南美雨林中的草藥師...唯一的共同點,是基因檢測顯示他們都攜帶著特定的契約文字標記。
    "這不是突變。"中科院遺傳所的陳教授指著基因圖譜,"這些標記序列在人類基因組中存在至少七千年,一直處於沉默狀態。現在它們被激活了,就像...就像預設的程序終於等到了運行環境。"
    蘇晚晴的星形印記投影出一組契約文字:"根據火種庫記載,每個文明紀元滅亡前,都會選出部分"種子"融入下一個紀元。他們的後代不記得使命,但基因中藏著守護密碼。"
    會議室突然斷電,但投影不僅沒有消失,反而變得更加清晰立體。七百個光點自動重組,形成七個大簇,每簇正好一百人。光簇之間延伸出細細的能量線,最終編織成一張覆蓋全球的網絡。
    "七組百人..."觀測者的簡冊自動翻頁,"對應七大龍眠之地的守護編製。西周時期的"百夫長"製度,原來有更深層的含義。"
    陸遠走到投影前,右臂逆文與係統產生共鳴。光幕上立即顯示出每個龍眠之地周邊的詳細地形,以及最適合建立守護者基地的位置。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地點要麽是早已存在的古老村落如七鑰村),要麽是近年才發現的考古遺址周邊。
    "不是我們選擇地點..."林三酒若有所思,"是地點在召喚適合的人。"
    行動計劃迅速製定。七人將分別帶領一隊覺醒者前往各龍眠之地,建立新型守護者社區。不是與世隔絕的秘教,而是開放的研究中心,既保護地脈節點,又研究如何將上古智慧應用於當代文明。
    臨行前的夜晚,陸遠獨自站在國家博物館樓頂。星空格外明亮,北鬥七星的連線似乎就落在他的腳下。右臂上的逆文微微發熱,與遠方六個同伴的印記產生共鳴。他想起父親筆記中的最後一句話:
    "守望不是固守,傳承不是重複。真正的火種,永遠在變化中保持本質。"
    第二天的啟程儀式上,七百名覺醒者整齊列隊。他們額間的星形印記在陽光下泛著柔和光芒,不再是不穩定的閃爍,而是如呼吸般規律的脈動。沒有豪言壯語,七支隊伍默契地分赴四方,就像他們血脈中沉睡的記憶終於被喚醒。
    當直升機升空,陸遠俯瞰著逐漸變小的城市。街道上的人們依舊忙碌,對發生在文明深層的變革毫無察覺。但改變已經在進行——某個小學的課堂上,孩子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觸摸青銅器複製品;某所大學的實驗室裏,研究員們嚐試用契約文字的數學原理解決量子計算難題;甚至某家科技公司的會議室中,高管們正在討論如何將地脈能量應用於清潔能源...
    "花開非終點。"陸遠輕聲念出觀測者的預言,右臂逆文與七個方向的守護者產生共鳴,"守望永不息。"
    在肉眼看不見的維度裏,一張由契約文字編織的守護網絡正在形成。它不取代現代文明,而是如根係般在底層默默支撐。當未來的風暴來臨時,人類將不再孤獨麵對——因為那些被遺忘的守護者,終於記起了自己的使命。
    喜歡土夫子自傳請大家收藏:()土夫子自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