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夢見老虎和獅子生的孩子起名叫老獅!
字數:4719 加入書籤
淩霄驚夢·萬獸劫
第一章 禦榻驚夢
戊申年孟夏,淩霄寶殿的銅漏剛過三更。玉皇大帝張興東忽覺眉心一陣刺痛,恍惚見不周山下雲氣翻湧,一頭生著獅首虎軀的巨獸破石而出,額間金紋如閃電劈碎天際。懷中《混沌元典》轟然炸裂,無數蝌蚪文鑽進巨獸體內,其尾竟化作麒麟鱗片,每片都映著人間疾苦畫麵。
“陛下!”侍寢仙娥的驚呼聲刺破夢境。張興東猛地睜眼,手中竟真攥著半片焦黑的玉簡——正是三百年前失蹤的《三界異獸誌》殘頁,上麵“獅虎交合,名曰老獅”八字仍在滲著金光。
案頭燭火突然暴漲三尺,照見禦案上未批的《十洲災異錄》:東勝神洲青丘山妖霧蔽日,凡人村落已七日不見天光;西牛賀洲獅駝嶺群妖結寨,竟以人為糧;更有南海鮫人泣珠成血,北俱蘆洲暴雪封山……
“宣紫微大帝、勾陳上宮。”玉帝揉碎玉簡,指縫間金光滲入掌心,“再遣千裏眼、順風耳,徹查不周山異動。”
第二章 星垣密議
紫微殿內,三位天帝圍坐星圖前。勾陳上宮撫著腰間軒轅劍穗,目光落在星圖中突然亮起的“獸王星”:“此星三百年前隨截教大劫暗淡,今複明且泛黃芒,恐與陛下夢境相關。”
“截教餘孽?”張興東指尖劃過天樞星,那裏正籠罩著淡淡黑霧,“當年獅猊仙、白額虎君為救陳塘關百姓兵解,精元應已歸入輪回。”
紫微大帝忽然指向熒惑星:“陛下請看,‘獸王星’與‘七殺星’呈衝日之象,主兵戈異動。據《玉匣記》載,老獅乃混沌初開時陰陽二氣所化,若現世必攜‘獸王劫’——萬獸歸一,順者昌逆者亡。”
話音未落,千裏眼踉蹌闖入:“啟稟陛下!不周山天柱裂隙處現上古符印,正是當年鴻鈞老祖封印‘混沌獸潮’的‘封獸碑’,其第八道裂痕今日徹底崩碎!”
殿中氣溫驟降,張興東想起鴻鈞道祖臨閉關前的警示:“若封獸碑全裂,天地法則將重演太古之爭,萬獸自相殘殺,直至新的獸王誕生。”他望向窗外漸白的天際,忽覺袖口《道德經》發燙,翻開竟見空白頁浮現血字:“老獅非獸,乃劫也。”
第三章 下界亂象
與此同時,東勝神洲桃溪鎮正陷入混亂。
“那畜牲會說人話!”王獵戶渾身血汙地撞開縣衙大門,“我親眼看見它咬死山君後,竟舔著爪子說‘今日起這山頭歸我’!”堂上縣令手中驚堂木碎成兩半,窗外突然傳來震耳欲聾的獸吼,整座縣城的狗都趴在地上嗚咽。
西街米鋪屋頂,一隻金毛花斑的巨獸正俯瞰眾生。它不過犢牛大小,卻讓方圓十裏的野獸俯首帖耳,連最凶的蒼狼都蜷在其腳下舔舐傷口。
“你們聞見了嗎?”巨獸開口竟帶孩童的清脆,“人肉的味道越來越淡了,那些妖修把人血都煉成邪丹啦。”群獸低鳴回應,遠處山林中奔來無數黑影——狐狸馱著受傷的兔子,黑熊背著瘸腿的山鹿,連向來獨居的雪豹都叼著野果放在巨獸麵前。
“從今天起,青丘山歸我管。”巨獸舔了舔前爪的血跡,額間“王”字泛起微光,“你們隻許吃山間草木,若敢傷凡人……”它忽然望向東南方,那裏有妖氣衝天而起,“本君親自撕了你們。”
第四章 天樞之爭
淩霄殿上,托塔天王李靖的奏折抖得嘩嘩響:“陛下!五指山群猴抗命,言有‘獸王令’至,不再供奉天庭香火!”話音未落,東海龍王敖廣竟不請自來,龍角上還沾著水草:“啟稟陛下,南海鮫人奉獸王之名,欲收回‘定海神針’!”
張興東按住突突直跳的太陽穴,目光掃過殿中諸神。武曲星君按劍請戰,文曲星君卻捧著《太平經》諫言:“《經》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若獸王能止殺安民,未必不是天意。”
“天意?”勾陳上宮冷笑,“當年截教也是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結果生靈塗炭!陛下難道忘了碧遊宮前的屍山血海?”殿中頓時分成兩派,爭吵聲幾乎掀翻琉璃瓦。
突然,一道金光自天外來,砸在禦案上竟成一枚獸首令牌,正麵刻著“獸王令”三字,背麵是不周山全景圖,某處山縫間隱約有“獅虎塚”三字。張興東指尖拂過令牌,竟看見無數畫麵閃過:獅猊仙為護凡人化作金光,白額虎君用利爪在不周山刻下“護民”二字,最後畫麵定格在一塊靈石上,上麵沾著兩滴血——一滴金黃如琥珀,一滴殷紅似朱砂。
“傳朕旨意:”玉帝突然起身,聲音震得殿柱蟠龍鱗片簌簌作響,“著二郎顯聖真君攜梅山六聖,隨老獅巡查三界妖邪;命四海龍王開倉放糧,賑濟被妖禍所困的凡人;再遣驪山老母下界,尋老獅生母下落。”
諸神麵麵相覷,紫微大帝卻在星圖後露出了然之色——玉帝這是要將“獸王劫”化為“天巡劫”,借老獅之手整頓三界秩序,又以天庭資源籠絡其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五章 獅虎塚秘
月過柳梢時,張興東獨駕雲頭至不周山。山風卷來陣陣鬆濤,竟混著些許虎嘯獅吼的餘韻。在千裏眼標記的“獅虎塚”處,他看見一塊三丈高的巨石,上麵刀痕斑駁,“護民”二字雖曆經風雨,仍透著一股不屈的劍意。
“你果然來了。”少年聲音從石後傳來,老獅甩著尾巴走出,月光灑在它金斑白紋的皮毛上,竟似披著碎金亂玉,“我就知道,你和那些隻知擺架子的神仙不一樣。”
玉帝注意到它爪下踩著半塊玉牌,正是當年截教的“戊己杏黃旗”殘片:“你知道自己的來曆?”
老獅昂首望向天際:“石破天驚時,記憶就湧進來了。母是獅猊仙,父是白額虎君,他們兵解前將精元注入不周山靈石,又以元神向鴻鈞道祖求得一線生機——用三百年吸收天地靈氣,隻為讓我出世平定獸亂。”它忽然低頭,眼中泛起水光,“可我破石時,卻聽見山下百姓在哭,他們說‘神仙不管我們了’……”
張興東心中一震,想起三百年前那場大戰,為了阻止截教重立“人闡截”三教,天庭確實默許了部分凡人城池淪為戰場。他抬手撫上老獅頭頂,掌心金光滲入其額間紋路:“當年天道失衡,朕……亦有過錯。但如今你既擔‘獸王’之名,可願與天庭立下契約?”
“什麽契約?”
“你代天牧獸,巡狩四海妖邪;朕開‘獸仙榜’,凡有功之獸可位列仙班。但有一條——”玉帝指尖凝結出一道法印,“不可濫殺,不可恃強淩弱,不可違逆民心。”
老獅盯著那法印,忽然想起破石時看見的第一個畫麵:一位老婦人跪在山神廟前,對著倒塌的神像喃喃自語:“老天爺啊,要是有個能管管妖怪的神就好了……”它昂首發出長吟,聲浪卷起漫天雲霞,法印順勢融入眉心,化作一枚金色契約紋。
此時,驪山老母的傳音突然在玉帝耳邊響起:“陛下,獅猊仙的元神並未消散,她……附身在青丘山的狐後身上,一直在等老獅出世。”
第六章 獸王臨世
三日後,青丘山外。
老獅望著被妖霧籠罩的山林,爪下泥土突然冒出一株金蓮花——正是當年文殊廣法天尊賜給獅猊仙的靈根。它深吸一口氣,鬃毛瞬間漲高三尺,赤金烈焰般的光芒噴薄而出,竟將千年妖霧燒出一個窟窿。
“何方小輩敢犯我青丘!”黑風老妖手持骨鞭衝出,卻在看見老獅的瞬間瞳孔驟縮——那額間金紋,竟與傳說中截教的“滅魂金印”一模一樣!
“交出所有妖修煉製的邪丹,饒你不死。”老獅踏碎一塊巨石,露出下麵被囚禁的凡人孩童,他們頸間都戴著刻有“血祭”二字的銅鈴,“還有,把這些孩子送回人間。”
“你算什麽東西!”黑風老妖惱羞成怒,骨鞭化作萬千毒蠍撲來。老獅不閃不避,任由毒蠍蟄咬,卻在傷口處綻開金色蓮花,每朵花都結著一枚佛珠——正是白額虎君圓寂時留下的“伏魔蓮台”。
“我是老獅,獅虎之靈,民心所歸。”它張口一吸,妖霧竟化作滾滾洪流灌入腹中,黑風老妖慘叫著被吸成幹屍,“從今日起,天下妖怪需遵三規:不食人,不傷善,不違天。若有違者——”它踏碎妖洞大門,身後浮現出獅虎疊加的虛影,“本君必追至天涯海角!”
與此同時,天庭的“獸仙榜”轟然現世,第一位列著“老獅”之名,神職為“三界巡狩使”。張興東站在淩霄殿口,看著四海八荒的靈獸紛紛朝著青丘山方向叩首,忽然想起老獅說過的話:“神仙也好,獸王也罷,總得讓百姓能睡個安穩覺才行。”
夜風帶來人間的童謠聲,不知哪個孩童在唱:“老獅吼,妖霧走,金光照處萬家秋……”玉帝嘴角微揚,袖中《道德經》終於浮現完整字跡:“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而在青丘山頂,老獅依偎在狐後身邊,聽她用獅猊仙的聲音輕輕說:“孩子,你看這人間燈火,比天上的星星還亮呢……”遠處,二郎神駕著祥雲掠過,梅山六聖正抬著裝滿邪丹的寶箱飛向天庭熔爐,爐中火焰倒映著老獅的身影,比任何星辰都要璀璨…
喜歡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請大家收藏:()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