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感覺最近心情有點萬念聚於輝!
字數:3382 加入書籤
第一章 紫霄雲暗
玉皇大帝張興東獨坐在通明殿的九龍沉香榻上,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案頭的《九霄寶籙》。殿外,三十六重天的祥雲朵朵皆染了層淡灰,仿佛被誰潑了碗冷茶,連簷角懸掛的風鈴都透著股子懨懨的勁兒,叮鈴聲響得有氣無力。
“陛下,東王公送來的蟠桃花釀,該趁熱飲了。”侍女素雪捧著鎏金托盤,聲線如簷角冰棱墜地,清淩淩地碎在殿中。張興東抬眼望去,卻見那白玉盞裏的酒液泛著冷光,映得殿內燭火都晃了幾晃,恍若他昨夜夢中那汪忘川水,冷得沁骨。
忽有金光自殿外掠過,千裏眼風風火火地撞進來,額間第三隻眼還沾著幾片雷雲:“陛下!下界豫州城鬧了件奇事——有個書生竟在城隍廟寫下《問天神疏》,說要質問天道為何……”話音戛然而止,千裏眼盯著玉帝指間驟然崩裂的玉簡,喉結滾動,後半句生生咽了回去。
玉簡“哢嗒”墜地,碎成十九截。那是南極仙翁新製的天機玉簡,連共工撞斷不周山時都未損分毫,此刻卻在玉帝掌心跳成齏粉。張興東望著自己掌心的紋路,忽然想起三萬年前初登帝位時,太元聖母曾說他掌中有“萬念成劫”之相,當時隻道是吉言,如今方知這“萬念”二字,原是千鈞重擔。
“去把太白金星叫來。”他聽見自己的聲音像被歲月磨舊的青銅鍾,沉沉地蕩在殿內,“再傳旨給廣寒宮,著嫦娥多備些霓裳羽衣舞,今晚……朕要在璿璣台設宴。”素雪俯身拾玉簡碎片時,瞥見玉帝袖口露出的一截手腕,竟比月宮裏的白霜還要蒼白些。
南極仙翁在雲宮外候了三個時辰,才見太白金星撚著長須出來,道袍上沾著幾片桃花瓣,也不知是在通明殿裏蹭的,還是自個兒偷喝了東王公的酒。“陛下最近總盯著南天門方向出神。”太白金星壓低聲音,拂塵掃過石階上的落花,“上回蟠桃宴,他竟把西王母送的九鸞金釵錯插在素雪鬢邊——要知道,那釵子該配十二旒冕旒的。”
仙翁撚著胡須的手頓了頓,目光越過金星肩頭,望向通明殿簷角垂下的珍珠簾。三日前他為玉帝推演天命,竟在《先天八卦圖》上看出滿盤墨色,卦象裏隱隱有“心劫”二字浮沉,偏生解到關鍵處,龜甲突然裂成兩半。
“下界的書生……”仙翁欲言又止。太白金星忽然輕咳一聲,拂塵往南天門方向虛指:“看,是七仙女采露回來了。”話音未落,卻見天邊突現異象——原本黯淡的祥雲突然翻湧如浪,竟在南天門處聚成一張巨大的人臉輪廓,那眉眼口鼻,赫然與玉帝分毫不差!
第二章 心鏡現影
璿璣台的夜宴如期而至。
二十八宿分列兩側,手中玉笛吹得婉轉,卻掩不住台下議論紛紛。往常玉帝總會在宴中親手折枝桃花,別在素雪鬢邊,可今日他隻是盯著案上的鎏金心鏡,鏡中映出的燭火明明滅滅,倒像是他眼底的光。
“嫦娥,開始吧。”張興東的聲音驚得 nearby 持燈的仙娥指尖一顫,琉璃燈盞晃出一圈圈光暈,在他衣袍上織就碎金似的紋路。廣寒宮的仙子們踏月而來,水袖拂過之處,竟在玉階上開出朵朵冰蓮,可這般美景,卻抵不過玉帝眼中那抹揮之不去的陰霾。
忽然,心鏡表麵泛起漣漪,如同一滴墨墜入靜水。鏡中不再映燭火人影,卻顯出一座破敗的城隍廟。簷角蛛網密布,供桌上的香爐裏插著三根斷香,一個青衫書生正伏在香案上寫字,月光透過漏風的窗欞,在他肩頭落了層霜。
“這便是豫州城的書生?”西王母輕叩玉杯,眉間微蹙,“看這穿著,倒像是個寒門學子。”張興東沒說話,目光死死釘在鏡中書生的筆尖上。隻見那狼毫飽蘸濃墨,在黃表紙上落下第一筆:“叩首問青天,為何寒門子弟十載苦讀,抵不過士族子弟一句‘祖上餘蔭’?”
殿內 suddeny 鴉雀無聲。二十八宿的笛聲戛然而止,有個仙子的水袖懸在半空,忘了落下。心鏡中,書生的字跡如活物般騰起青煙,竟在城隍廟上空聚成密密麻麻的墨字,像無數隻振翅欲飛的烏鴉,要啄破這朗朗青天。
“陛下!”千裏眼匆匆趕來,額間天眼泛著紅光,“下界多地出現異象,長安城的孔廟突然冒黑煙,洛陽的書生們集體夜觀星象,還有……”他忽然噤聲,因為看見玉帝抬手按在心鏡上,指腹擦過鏡中“天道不公”四字,竟在鏡麵留下一道淡淡的血痕。
素雪驚呼一聲,手中酒壺“當啷”落地。殿中眾仙這才驚覺,玉帝掌心竟滲出絲絲鮮血,染紅了心鏡邊緣的雲紋。那血珠滴在冰蓮上,瞬間凝成冰晶,內裏卻流轉著暗金色的紋路,恰似被囚禁的閃電。
“原來……”張興東的聲音輕得像一片羽毛,卻讓整個璿璣台都泛起震顫,“原來他們眼中的天道,是這樣的。”心鏡突然爆發出刺目金光,鏡中場景極速變換——他看見昆侖山巔的雪終年不化,壓斷了多少求道者的脊梁;看見東海龍宮的珊瑚枝上,係滿了寒門子弟投海前寫下的血書;更看見自己的九龍冠上,每一顆珍珠都浸著世人的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西王母猛地站起身,玉簪上的明珠滾落,在階上碎成八瓣:“陛下!這心鏡乃上古神器,最能映照人心執念,你不可——”話音未落,卻見玉帝忽然笑了,那笑容比萬年玄冰還要涼,卻又帶著幾分釋然:“萬念聚於輝……原來朕這顆心,早被千萬人的念力灼出了窟窿。”
殿外忽然響起悶雷般的轟鳴,三十六重天的雲層竟在此時裂開一道縫隙,有金光自縫隙中傾瀉而下,直抵璿璣台。張興東抬頭望去,隻見那金光中隱約有萬千人影攢動,每一張麵孔都帶著期待與質問,恰似他初登帝位時,萬民仰首望君的模樣。
“素雪,”他輕聲喚來侍女,“把朕的《平天策》取來。”素雪愣了愣,才想起那是玉帝登基前寫下的治國方略,後來被封存在太虛幻境,早已積了厚厚一層塵埃。當她捧著泛黃的卷軸回來時,卻發現玉帝已脫下九龍袍,隻著一身素白中衣,站在心鏡前,掌心的血珠正一滴滴滲進卷軸。
“陛下,你這是……”太白金星駭然變色。張興東抬頭,目光越過眾仙,望向裂開的雲層之外:“朕要重寫天道。”他的聲音不大,卻讓整個天宮都為之震動,心鏡中倒映出他的身影,竟與雲端那道巨大的人麵重疊在一起,“就從這個書生的《問天神疏》開始。”
此時,豫州城的城隍廟中,書生忽然劇烈咳嗽起來,咳出的血珠滴在黃表紙上,竟將“叩首問青天”五字暈染成赤色。他抬頭望向漏雨的屋頂,卻見一道金光自天而降,在供桌上投下一行字跡:“明日辰時,可至昆侖山巔,吾當親見。”
書生揉了揉眼睛,以為是自己太過疲累產生的幻覺。可當他低頭時,卻發現方才寫下的奏疏已不知所蹤,案上唯有一片沾著露水的桃花瓣,嬌豔欲滴,恰似天際剛泛起的魚肚白。
喜歡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請大家收藏:()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