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夢見王曉曉是王母女媧後土三合一道肉身
字數:8143 加入書籤
靈夢啟天闕
第一章 驚夢淩霄
淩霄寶殿內,祥雲翻湧如浪,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玉柱之上,將整個大殿照得如同白晝。玉皇大帝張興東端坐在九重天之上的龍椅,身披金龍袍,頭戴十二冕旒冠,手持白玉如意,神態莊嚴肅穆。然而,此刻他卻眉頭緊鎖,雙眼緊閉,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仿佛正陷入一場難以掙脫的噩夢之中。
在那混沌而奇異的夢境裏,一片氤氳的祥瑞之氣中,一位絕美的女子緩緩顯現。她的身姿婀娜,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帶著難以言喻的韻律,仿佛蘊含著天地的至理。她身著一襲潔白如雪的長裙,裙擺隨風飄動,上麵用金線繡著繁複而神秘的花紋,這些花紋時而閃耀著金色的光芒,時而流轉著柔和的銀光,似是蘊含著日月星辰的奧秘。她的長發如瀑,烏黑亮麗,垂落至腰際,發間點綴著晶瑩剔透的珍珠與散發著奇異光澤的寶石,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搖曳,仿佛天上的繁星墜落人間。
女子的麵容絕美無雙,肌膚勝雪,眉眼間透著溫柔與慈悲,又有著一種讓人不敢直視的威嚴。她的眼眸宛如深邃的湖水,倒映著星河萬千,眼中閃爍著神秘而深邃的光芒,仿佛能看穿世間萬物的本質。她朱唇輕啟,聲音空靈悅耳,如同天籟之音,回蕩在這片混沌的空間:“吾乃後土女媧王母之合,天命降世,將重塑天地秩序,開啟新紀元。”
話音剛落,女子抬手輕揮,頓時風雲變色。原本混沌的空間中,一道道金色的光芒迸發而出,凝聚成一幅幅奇異的畫麵。張興東定睛看去,隻見畫麵中大地崩塌,山河破碎,無數生靈在災難中苦苦掙紮,發出絕望的哭喊。然而,隨著女子的身影移動,她輕輕撫摸過破碎的大地,大地竟奇跡般地開始愈合,新生的草木破土而出,煥發出勃勃生機;她對著洶湧的洪水低語,洪水便如溫順的孩童般退去,留下一片肥沃的土地;她望向那些瀕臨滅絕的生靈,生靈們眼中的恐懼消散,重新獲得了生存的希望。
張興東想要開口詢問,想要靠近女子問清這一切究竟是為何,但他卻發現自己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束縛,無法挪動分毫,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女子的身影在光芒中逐漸消散。
“陛下!陛下!”一聲聲急切的呼喊終於將張興東從噩夢中喚醒。他猛地睜開雙眼,大口喘著粗氣,眼神中還殘留著恐懼與迷茫。眼前,太白金星李長庚焦急地站在龍椅之下,滿臉擔憂地望著他,“陛下,您可是身體不適?方才見您麵色蒼白,冷汗淋漓,在龍椅上輾轉不安。”
張興東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內心的波瀾,緩緩說道:“朕方才做了一個奇異的夢,夢中出現一位自稱是後土女媧王母三合一的女神,言稱將重塑天地秩序。”
此言一出,淩霄寶殿內頓時一片嘩然。眾神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臉上皆是震驚與疑惑之色。托塔天王李靖皺著眉頭,握緊手中的玲瓏寶塔,沉聲道:“後土掌大地輪回,女媧摶土造人、煉石補天,王母乃女仙之首,三位尊神合一,此事太過離奇,不知是吉是凶。”
觀音菩薩雙手合十,輕聲說道:“此等異象,定有深意。或許是天地將有大變,我等需謹慎以待。”
張興東微微頷首,心中卻愈發不安。他揮了揮手,示意眾神安靜,沉聲道:“傳朕旨意,即刻派遣千裏眼、順風耳下凡,探查世間是否有此女子蹤跡,一有消息,立刻稟報。”
“臣遵旨!”千裏眼、順風耳領命而去,身形化作兩道流光,迅速消失在殿外。張興東望著他們離去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禱,希望能早日揭開這個夢境背後的真相,化解即將到來的未知危機。
第二章 凡間尋蹤
人間,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江南小鎮上,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兩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築,白牆黛瓦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芒。潺潺的溪流穿鎮而過,岸邊垂柳依依,嫩綠的柳枝隨風輕擺,宛如少女的發絲。
千裏眼和順風耳化作兩個普通的遊方道士,身著灰色道袍,頭戴道冠,背著簡單的行囊,在小鎮上四處打聽。他們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目光銳利,耳朵豎起,不放過任何一絲可疑的線索。
“這位大哥,請問近日可曾見過一位身著白衣,氣質非凡的女子?”千裏眼攔住一位挑著擔子的商販,滿臉和氣地問道。
商販停下腳步,撓了撓頭,思索片刻後搖搖頭:“沒見過,這小鎮上平日裏也沒什麽生麵孔。二位道長,打聽這女子作甚?莫不是她犯了什麽事?”
順風耳笑著擺擺手:“並非如此,我二人雲遊至此,聽聞有位奇女子,心生好奇,便想一睹風采。”
二人繼續前行,走到一處茶樓前,隻聽得裏麵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順風耳眼睛一亮,對千裏眼說道:“此處人多嘴雜,或許能聽到些有用的消息,進去看看。”
他們走進茶樓,找了個角落坐下。小二很快端上兩杯香茗,茶香四溢。周圍的茶客們高談闊論,說的大多是家長裏短、市井瑣事。就在千裏眼有些失望之時,鄰桌一位老者的話引起了順風耳的注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們聽說了嗎?城外的桃花穀,近日總有奇異的光芒出現,到了夜晚,那光芒把半邊天都照亮了,不知道是不是有神仙顯靈。”老者抿了一口茶,神秘兮兮地說道。
其他茶客紛紛來了興致,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莫不是有寶物現世?”
“說不定真的是神仙下凡,咱們這小鎮怕是要有福氣了。”
千裏眼和順風耳對視一眼,眼中皆是驚喜。他們放下茶錢,匆匆離開茶樓,朝著城外桃花穀趕去。
桃花穀中,漫山遍野的桃花開得正盛,粉色的花海如雲霞般絢爛。微風拂過,花瓣紛紛飄落,宛如一場粉色的花雨。千裏眼和順風耳小心翼翼地在穀中搜尋,突然,前方不遠處一道耀眼的白光閃過。他們心中一緊,加快腳步趕了過去。
在一片桃林深處,一位身著白衣的女子正靜靜佇立。她的模樣與張興東夢中所見分毫不差,周身縈繞著淡淡的祥瑞之氣,周圍的花草樹木在她的氣息籠罩下,生長得格外茂盛,花朵更加嬌豔,枝葉更加翠綠。
“可是王曉曉姑娘?”千裏眼壯著膽子開口問道。
女子緩緩轉過身,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點頭道:“正是,二位仙官前來,所為何事?”
順風耳驚訝於女子竟然知曉他們的身份,定了定神後說道:“我二人奉玉皇大帝之命,前來探尋姑娘蹤跡。陛下夢見姑娘,言稱姑娘乃後土女媧王母三合一,不知姑娘可否解釋一二?”
王曉曉輕輕歎了口氣,眼神變得深邃而悠遠:“天地即將麵臨一場大劫,我乃三神合一,道成肉身,隻為化解此劫,重塑天地秩序。還請二位仙官回去轉告玉帝,讓他做好準備,屆時需眾神齊心協力,方能渡過難關。”
說罷,王曉曉周身光芒大盛,眨眼間便消失不見,隻留下還未回過神來的千裏眼和順風耳。他們望著女子消失的方向,心中震撼不已,不敢有絲毫耽擱,化作流光返回天庭複命。
第三章 天庭議事
千裏眼和順風耳一路疾馳,很快便回到了淩霄寶殿。此時,淩霄寶殿內眾神齊聚,張興東端坐龍椅,神色凝重,正焦急地等待著消息。
“陛下,臣等已找到那女子!”千裏眼和順風耳跪拜在地,大聲稟報道。
張興東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連忙說道:“快說,那女子究竟是何人?現在何處?”
順風耳將在凡間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稟報給張興東和眾神。當聽到王曉曉承認自己是後土女媧王母三合一,且提及天地大劫時,殿內頓時一片寂靜,眾神的臉上都露出了擔憂和凝重的神色。
“這可如何是好?天地大劫,絕非小事,若是應對不當,三界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天蓬元帥愁眉苦臉地說道。
“那女子既然自稱三神合一,擁有通天徹地之能,為何還要告知我等?難道她需要我們相助?”卷簾大將疑惑地問道。
觀音菩薩雙手合十,閉目沉思片刻後說道:“此女雖有大神通,但天地大劫,牽扯甚廣,她或許是希望眾神攜手,共同抵禦劫難。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唯有團結一心,方能度過此劫。”
張興東微微點頭,沉吟片刻後說道:“不管如何,我等不可坐以待斃。傳令下去,三界各仙宮加強戒備,提升防禦;眾神勤加修煉,提升法力。同時,邀請各方大能前來天庭,共商應對之策。”
“臣遵旨!”眾神領命而去,淩霄寶殿內頓時忙碌起來。
不久,各方大能紛紛受邀來到天庭。如來佛祖、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等一眾仙佛齊聚一堂,共同商議應對天地大劫之法。
“依貧僧之見,我們需先了解此次大劫的根源,方能對症下藥。”如來佛祖緩緩說道。
元始天尊捋了捋胡須,點頭道:“佛祖所言極是。或許我們可以從王曉曉姑娘身上入手,探尋大劫的真相。”
眾人商議許久,最終決定由張興東親自前往凡間,與王曉曉會麵,了解詳細情況,同時眾神繼續籌備,做好應對大劫的準備。
第四章 凡間會麵
張興東化作一位儒雅的書生,身著一襲青色長衫,頭戴方巾,手持折扇,腳踏祥雲,悄然來到了凡間。他按照千裏眼和順風耳所說的位置,來到了桃花穀。
此時的桃花穀,依舊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張興東漫步在桃林之中,感受著這裏寧靜祥和的氣息。突然,一陣輕柔的微風拂過,空氣中彌漫起一股淡淡的清香,王曉曉的身影出現在他的麵前。
“玉帝大駕光臨,小女子有失遠迎。”王曉曉微微福身,微笑著說道。
張興東連忙還禮,說道:“姑娘客氣了。朕此次前來,是想向姑娘請教天地大劫之事,還望姑娘不吝賜教。”
王曉曉輕歎一聲,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憂慮,說道:“此劫乃天地輪回之必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地間的濁氣日益增多,陰陽失衡,若不加以製止,三界將陷入混亂。我三神合一,便是為了調和陰陽,淨化濁氣,重塑天地秩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興東皺著眉頭問道:“那我等眾神該如何相助?還請姑娘明示。”
王曉曉沉思片刻後說道:“玉帝可率領眾神,在三界各處設立祭壇,以自身法力為引,匯聚天地靈氣,共同淨化濁氣。同時,需安撫三界眾生,避免因恐慌而引發混亂。我自會在關鍵時刻,施展大神通,引導天地之力,完成最終的調和。”
張興東認真聆聽,將王曉曉的話牢記在心,說道:“姑娘放心,朕定會與眾神竭盡全力,共渡此劫。隻是不知這大劫何時降臨?”
“時機已近,還望玉帝速速準備。”王曉曉神色嚴肅地說道。
張興東心中一緊,深知此事刻不容緩,於是向王曉曉告辭,匆匆返回天庭,準備傳達王曉曉的指示,組織眾神應對即將到來的天地大劫。而王曉曉望著張興東離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她知道,一場關乎三界存亡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而她,肩負著重大的使命,不容有失。
第五章 劫難降臨
在張興東返回天庭後的不久,天地間突然風雲突變。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間被烏雲籠罩,漆黑的雲層中電閃雷鳴,一道道粗壯的閃電劃破天際,仿佛是天空在憤怒地咆哮。大地開始劇烈震動,山巒崩塌,巨石滾落,河流改道,洶湧的洪水奔騰而下,淹沒了大片的村莊和農田。
三界之內,哀嚎聲、哭喊聲此起彼伏。人間的百姓們驚恐萬分,紛紛跪地祈禱,祈求神靈庇佑;妖魔鬼怪們則趁機四處作亂,燒殺搶掠,整個三界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張興東站在淩霄寶殿外,望著這混亂的景象,神色凝重。他大手一揮,大聲喝道:“眾神聽令!立刻按照計劃,前往三界各處祭壇,施展法術,淨化濁氣!”
“遵旨!”眾神齊聲應道,紛紛化作流光,朝著三界各處飛去。托塔天王李靖率領十萬天兵天將,前往人間平亂,鎮壓那些趁亂作惡的妖魔鬼怪;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一眾菩薩,則前往各地,安撫受驚的百姓,為他們送去希望;而如來佛祖、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等大能,則坐鎮天庭,以防有其他變故。
張興東親自來到一處最為關鍵的祭壇,這裏位於昆侖山之巔,是匯聚天地靈氣的絕佳之地。他雙手結印,口中念念有詞,周身散發出耀眼的金色光芒。在他的帶領下,其他眾神也紛紛施展法力,祭壇上光芒大盛,一股強大的力量朝著四周擴散而去,試圖淨化彌漫在天地間的濁氣。
然而,濁氣的力量遠比想象中強大。每當眾神淨化一部分濁氣,又會有新的濁氣從地底深處湧出,仿佛無窮無盡。隨著時間的推移,眾神漸漸感到力不從心,法力消耗巨大。
就在此時,王曉曉的身影出現在天際。她周身散發著柔和而又強大的光芒,光芒所到之處,濁氣紛紛消散。她雙手高舉,口中吟唱著古老而神秘的咒語,天空中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漩渦,無盡的天地之力被吸引而來。
“眾神聽令!全力協助我,引導天地之力,淨化濁氣!”王曉曉的聲音響徹三界。
眾神聽聞,頓時精神一振,紛紛集中精力,與王曉曉一同引導天地之力。張興東咬緊牙關,拚盡全身法力,將自己的力量融入到這股強大的力量之中。在眾神和王曉曉的共同努力下,濁氣的增長終於得到了遏製,天地間的混亂也逐漸平息。
第六章 重塑秩序
隨著濁氣被逐漸淨化,天地間的陰陽開始慢慢恢複平衡。天空中的烏雲漸漸散去,陽光重新灑向大地;震動的大地也停止了顫抖,崩塌的山巒重新穩固;洶湧的洪水退去,留下一片充滿生機的土地。
王曉曉深知,此時還不是放鬆的時候。她的身影在空中不斷閃爍,雙手快速舞動,施展著更為強大的法術。隻見她指尖輕點,破碎的山河開始重新愈合,斷裂的山脈緩緩連接在一起,幹涸的河流重新流淌;她輕輕一吹,枯萎的草木重新煥發生機,漫山遍野的花朵競相開放;她目光所及之處,那些在劫難中死去的生靈,靈魂得到了安撫,重新進入輪回。
張興東和眾神在一旁全力協助,他們將自身的法力源源不斷地輸送給王曉曉,支持著她施展法術。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三界開始呈現出一片嶄新的景象。
人間,百姓們從避難的地方紛紛走出,看著眼前煥然一新的家園,眼中滿是喜悅和感激的淚水。他們重新開始耕種、建設,生活逐漸恢複正常。妖魔鬼怪們也被天兵天將們製服,那些願意改過自新的,被收歸正道;冥頑不靈的,則被封印起來,再也無法為禍人間。
仙界,仙宮樓閣在光芒的照耀下更加輝煌,仙氣更加濃鬱。眾神經過這場劫難,彼此之間的配合更加默契,關係也更加緊密。他們繼續各司其職,守護著三界的和平與安寧。
地府,閻羅王重新梳理生死簿,安排著眾生的輪回。那些在劫難中枉死的靈魂,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地府的秩序也逐漸恢複正常。
終於,在王曉曉和眾神的不懈努力下,天地秩序得以重塑。王曉曉的身影漸漸變得虛幻,她望著煥然一新的三界,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玉帝,三界已恢複太平,望你與眾神繼續守護好這來之不易的安寧。”王曉曉的聲音在空中回蕩。
張興東連忙躬身行禮,說道:“多謝姑娘相助,朕與眾神定當不負所托!”
話音剛落,王曉曉的身影徹底消失,化作點點光芒,融入天地之間。張興東望著她消失的方向,心中感慨萬千。這場天地大劫,讓他深刻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也讓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他相信,在眾神的共同努力下,三界必將迎來更加繁榮昌盛的明天。
喜歡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請大家收藏:()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