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夢見自己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字數:2445   加入書籤

A+A-


    九霄之外的叩問
    淩霄寶殿的鎏金香爐中,龍涎香嫋嫋升騰,將玉皇大帝張興東的身影籠在一片氤氳之中。他望著階下爭吵不休的仙神,隻覺那些關於蟠桃分配、天河修繕的奏報如蚊蟲嗡鳴,擾得他太陽穴突突直跳。三界安穩運轉了十萬八千年,可日複一日的瑣碎政務,卻像無形的鎖鏈,將他困在這九重天上。
    這日深夜,張興東卸下鑲滿星辰的冕旒,躺在用昆侖山千年寒冰雕琢的寢榻上。月光透過鮫綃帳幔灑在他眉間,恍惚間,他看見自己的影子脫離肉身,化作一縷青煙飄向殿外。
    混沌初開般的黑暗中,一個空靈的聲音悠悠傳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可敢?”張興東猛地睜眼,發現自己置身於一片純白虛空,四周漂浮著破碎的星辰殘片,遠處有一座巍峨古樸的牌坊,匾額上“無界之門”四個篆字散發著神秘幽光。
    “何人在此?”張興東抬手欲喚天兵,卻發現周身仙力竟如泥牛入海,毫無響應。牌坊下緩緩走出一位老者,鶴發童顏,身著素白道袍,手中竹杖輕點,虛空便泛起漣漪:“吾乃太虛散人,見你困於天規戒律,特引你觀這‘無界之境’。”
    張興東望著那道牌坊,忽覺心口發燙。自登基以來,他便被三界眾生的期盼與天條束縛,連呼吸都要合乎天道。此刻眼前的“無界之門”,恰似久旱之人望見甘霖。“若我跨過此門,當真能擺脫一切?”他聽見自己沙啞的聲音在虛空中回蕩。
    太虛散人撫須而笑,竹杖指向遠方:“且隨我來。”話音未落,虛空裂開一道縫隙,張興東隻覺天旋地轉,再睜眼時,竟已身處人間鬧市。車馬喧囂,叫賣聲此起彼伏,街邊老翁正用糖稀勾勒栩栩如生的花鳥。張興東下意識抬手,卻摸到粗布短打的質感——他竟化作了凡人模樣!
    “這是南瞻部洲的揚州城,你且看看,何為真正的‘自由’。”太虛散人負手而立,眼中含笑。張興東望著街邊嬉笑追逐的孩童,望著挑著擔子穿梭街巷的商販,突然想起自己上一次肆意奔跑,還是在尚未飛升的少年時。
    他漫無目的地遊蕩,在茶樓聽書人講述三界傳說,在酒肆看醉漢拍案高歌。當夕陽將護城河染成金色,他坐在石橋上,望著水中自己陌生的倒影,忽然聽見一陣啜泣。循聲望去,見破廟中一位農婦懷抱著高燒的孩童,正對著神像苦苦哀求。
    “大慈大悲的玉皇大帝,求您救救我的孩子……”農婦的聲音帶著絕望的顫抖。張興東心頭一顫,這才想起自己作為三界之主的職責。他本能地想要施救,卻發現體內空空如也,再無仙力可用。
    太虛散人不知何時出現在他身後:“這便是跳出三界的代價——你不再是執掌生死的神明,隻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張興東攥緊拳頭,指甲幾乎掐進掌心。那些被他拋諸腦後的奏章裏,不也記載著無數這樣的人間疾苦?
    夜幕降臨,張興東跟著流民隊伍前往施粥棚。寒風中,他看著老人顫抖著接過粗瓷碗,看著孩童分食最後一塊硬餅。恍惚間,他聽見自己的仙身正在淩霄寶殿劇烈咳嗽,那些被擱置的奏折堆成了小山,眾仙神焦急地圍在寢宮外。
    “回無界之門吧,玉帝。”太虛散人引他回到那座牌坊前,“三界雖有枷鎖,卻也有牽掛。你看——”虛空如鏡麵般映出瑤池景象,王母娘娘正手持藥碗,望著他的仙身暗自垂淚;千裏眼順風耳守在殿外,生怕錯過人間任何一處災厄;就連總愛頂撞他的托塔天王,此刻也在調撥天兵,準備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張興東的眼眶發熱。原來自己並非孤獨的統治者,在那些繁瑣政務背後,是千萬仙神與他並肩守護三界。他望向“無界之門”,那曾經充滿誘惑的自由,此刻竟顯得如此冰冷。
    “我……我願回去。”張興東挺直脊梁,聲音堅定。太虛散人欣慰地點頭,竹杖一揮,張興東隻覺一陣天旋地轉。
    淩霄寶殿內,張興東猛地睜開雙眼,冷汗浸透了龍袍。守在床邊的王母娘娘驚喜交加:“陛下終於醒了!您已昏迷三日,可急煞我等!”張興東望向殿外璀璨星河,忽然覺得那些曾經令他厭煩的星光,此刻竟如此溫暖。
    次日早朝,張興東做出了一個驚人決定:廢除部分陳舊天規,開放仙凡通婚限製;設立“三界民意司”,讓仙神定期下凡體察民情。當托塔天王皺著眉頭提出異議時,他隻是笑著說:“若連這九重宮闕都走不出去,又何談執掌三界?”
    自那以後,淩霄寶殿的奏報依舊繁多,但張興東的目光卻不再局限於案牘之間。他時常化作凡人模樣,穿梭於人間街巷,聽最真實的喜怒哀樂。而那座在夢中出現的“無界之門”,則化作他心頭的警鍾——真正的自由,從不是逃離責任,而是在枷鎖中開出花來。
    十萬年後的某天,一位遊曆三界的散修在昆侖山巔發現一塊石碑,上麵刻著兩行小字:跳出三界非超脫,心懷眾生即自由。傳說,這是玉帝張興東親自留下的箴言,訴說著一個關於責任與自由的永恒答案。
    喜歡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請大家收藏:()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