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出陳倉

字數:2569   加入書籤

A+A-


    天水郡已經在劉禪手裏,側翼已經完全安全,這時候從陳倉出兵取郿城進而取長安,已經沒有了任何風險。
    劉禪來到陳倉道,這裏不過是區區一條狹長道路,可是若論地理之重要,卻完全不亞於其他要塞。
    韓信當年明修寨道,暗度陳倉,讓這裏變得舉世矚目,也讓陳倉成為出漢中的又一新路線。
    在原本的三國曆史,因為馬謖丟失街亭,蜀軍無奈撤退,讓陳倉也落入了曹魏之手,隨後魏明帝認為諸葛亮若再出漢中,必從陳倉出,於是鎮守河西十數年的名將郝昭奉命鎮守陳倉,並在此築城,抵禦諸葛亮。
    現在曆史已經改變,陳倉並沒有築城,跟街亭一樣,隻是一條道路而已。
    至於劉禪為何明明已經出了秦嶺祁山,為何不從天水取安定,去長安,而是退回秦嶺以內,再又從陳倉出秦嶺,是不是多此一舉呢?
    當然不是,從魏境穿行上千裏去取長安,哪裏有在漢境走完大部分路程,取了郿城離長安隻有三百裏方便。(書的人氣太低了,作者已經不想像以前一樣詳細的解釋地理問題了。)
    在秦嶺的漢境一側行軍,劉禪走的輕鬆愜意,啥也不用擔心,要是走秦嶺的魏境那側行軍,每天都要擔心有敵來襲。
    她取天水,第一是為了得到薑維,第二是為了自己側翼的安全,從未想過要從天水去攻打長安,所以也沒有去攻打南安,隴西,安定等郡。從這些郡一路打到長安,那就真的中了司馬懿層層防禦以空間換時間的計了。
    現在的祁山,天水一線,都牢牢的掌握在她手裏,此時再從陳倉出兵,毫無後顧之憂。比起曆史上諸葛亮第二次北伐,被迫從陳倉出兵,她要輕鬆寫意得多。
    此刻,在郿城鎮守的曹魏大將,正是剛剛調過來的郝昭。
    作為漢中去長安的第一要道,郿城雖然是個小城,但城裏城外卻駐紮了五萬大軍。
    郿城與街亭一樣,說是城,實際上是山道中的隘口,五萬大軍不是全部駐守在城裏,而是分布在各個山口,與路中的城池遙相呼應,彼此為犄角。
    郿城在秦嶺主峰太乙山下,太乙山古稱嶽山,而後世被稱為太白山,是華夏青藏高原以東最高山峰,以高,寒,險,奇,富饒聞名於世。
    大軍拿下郿城,劉禪就算是徹底全據秦嶺,關中一線,再無任何險阻可擋劉禪了。
    劉禪雖然熟知地理,但畢竟是第一次來這裏,她依照以前的習慣,率領數十名騎兵,穿著普通將士的鎧甲,親自去看魏軍城寨。
    曹操,諸葛亮,司馬懿,周瑜等統帥,打仗之前,都喜歡親自窺探敵人城寨,這是一個優秀統帥所必須的膽略,劉禪在這方麵,比這幾位都更強。
    因為她的武力比這幾位強太多了,這幾位加一起也打不過她一根小手指頭,她窺探敵人營寨,壓根沒有絲毫風險。
    看著眼前的險峻地勢,劉禪也歎了一口氣,她以前的大小戰役,都是在荊州打的,那裏的地形,不需要吃這麽多苦。
    難怪曹操當年來漢中看了一眼就心生退意。
    不過這也是在秦嶺附近的最後一戰了,占領郿城,就算是完全出了秦嶺了,接下來就是關中平原了。
    盛名之下無虛士,當年曹仁以防守城池聞名於世,劉禪見識過曹仁的防守能力,確實很厲害。
    如今郝昭在防守方麵,絲毫不亞於當年的曹仁,這可是幾千人在陳倉能夠擋住諸葛亮大軍的神人。
    郿城附近的山頭,幾乎都有營寨,各條道上也都是柵欄擋路。各處營寨之間,皆可互相救應。
    鎮守郿城的,不僅僅有郝昭的五萬軍隊,還有剛剛從街亭逃出生天的司馬懿和張合,離郿城不過百裏,駐紮著五萬餘軍隊,隨時可以支援郿城。
    而劉禪的北伐大軍,剛出兵時一共也才十萬軍隊,俘虜的六萬軍隊被劉禪褫奪了武器盔甲,將中原士兵全部釋放回魏營,而雍州本地的士兵五萬餘人,則被劉禪收編了。
    劉禪對於收編的降軍,一概都視為自己的軍隊,從不打罵虐待,當然,必要的思想工作也是要做的。
    除了她自己的五萬最精銳嫡係軍隊,她從不往裏麵摻沙子,其他部隊,經常都有降兵補充。這些降兵會承擔安營紮寨等輔助性工作,等到戰爭結束,表現好的留在軍中,表現不好的直接解甲歸田。
    她的親兵部隊,人人都是她的死忠,而嫡係部隊,各軍司馬,軍侯,屯長都是她的親信死忠,至於其他部隊,她隻要營將是她的親信死忠就行,那些軍司馬和軍侯隻需要聽從他們自己的營將,劉禪也沒興趣去指揮自己麾下三四十萬大漢軍隊中的每一個人,她是大漢天子,不是軍校校長。
    喜歡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請大家收藏:()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