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安民
字數:3169 加入書籤
長安以前的皇宮已經被李傕郭汜毀了,後來曹魏在長安建有皇宮,但長安畢竟不是真正的首都,行宮比起比起洛陽真正的宮殿來說,還是差了很多的。
但是劉禪並不是很在意,這皇宮比起她的江陵的皇宮,已經更加大氣更加巍峨了。
劉禪也住進了皇宮,如今已經是十二月底了,若是往年,隻要她不在在軍中,必然去各地賑濟百姓去了。
對於賑濟窮人這件事,劉禪一直的看法就是,反正也是閑著沒事,能做一點算一點,管仲說過,君主好色貪圖享受,一樣可以治理好國家,魏征說過,皇帝隻要任用賢能,即使垂拱而治,國家也能興盛。
賑濟百姓,自然有官員去做,劉禪也不去幹擾官員們的職責,也沒有耽誤國家大事,占用的都是自己的遊樂時間,她自己親自去做,一方麵能救一人是一人,另一方麵也能更加知道百姓疾苦。
聖人的帽子既然已經戴上了,那就一直戴著吧。
可是今年,剛剛拿下長安,百廢俱興,糧草,財物,田冊,印綬,一切都需要她親自處理,還要讓長安的百姓習慣她的統治,她的事情很多很多,今年是不能去賑濟百姓了。
勿以善小而不為,雖然她一直都在認真踐行,但遇到了大事,還是要有輕重,不能因為小善而耽誤大善。
比如她正在前線打仗,到了年關,難道她要放棄軍中大事去賑濟百姓嗎?那豈不是拿幾十萬大軍的性命開玩笑。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安民。
長安本來有戶八萬,三十多萬人,而自從劉禪大破郿城之敵,準備攻打長安之時,長安的居民就逃得七七八八了,隻有五萬多實在無處可逃的人,才留在了城裏。
半年多時間裏,劉禪圍住了長安城,又曾經大破長安城中十萬魏軍,長安城中的百姓,都對大漢天子產生了畏懼之感。
甚至,大人嚇唬夜啼小孩,都用劉禪的名字。晚上三到七八歲的小孩不睡覺,大人隻要說一句,“劉禪來了。”小孩立刻就會嚇得不敢吵鬧,乖乖睡覺。
長安百姓如此懼怕劉禪,劉禪要定都於此,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哎,其實她也很想休息休息的,要是諸葛相父在就好了,處理內政他真的很厲害。
劉禪這半年攻城時,長安百姓都曾經協助魏軍守城,很多百姓都知道,圍城越久,破城之後,軍隊就越具備破壞力。
一方麵,士兵們需要搶掠來發泄這麽多天的艱苦,另一方麵,攻城隊伍會報複此前百姓幫助守城的行為。
可是百姓卻不能不守城,不守城,根本等不到城破被攻城軍隊殺,守軍就先把他們殺了。
戰亂,苦的是永遠老百姓。
長安城破,百姓都躲在家裏不敢出門,隻有極少數人不得不出門,在自己的攤位上擺幾個撥浪鼓,竹蜻蜓,希望能夠換點錢財或者布匹糧食,一邊擺攤,一邊戰戰兢兢的看著漢軍入城。
他們不想出門,可是不出門,就沒有糧食,就活不下去。
然而,結果是。
劉禪拿下長安那天,百姓市集如常,漢軍對百姓秋毫無犯。
劉禪對協助魏軍守城的全城百姓毫無芥蒂,輕而易舉的就原諒了他們,因為她知道,他們別無選擇。
會不會因為她輕易的原諒百姓,而導致以後她再攻城,百姓都會助魏軍守城,從而增加她統一天下的難度。
她不知道,她想不到那麽遠。
她隻知道,如果懲罰百姓,或者內心不忍懲罰,僅僅是恐嚇一下百姓,看著百姓驚慌失措,手忙腳亂的收拾他們那少的可憐的貨物,她都會很難受。
不但漢軍對百姓秋毫無犯,劉禪又早早的張榜安民。
漸漸的,城裏的百姓也放了心。
過了幾天,逃亡的百姓也慢慢的開始回城了。當然,都隻是一些逃到附近的百姓,逃得遠的,一時半會也回不來。
甚至還有些人,會逃到什麽深山老林,發現有未開墾的荒地,從此開荒住在深山不回來了。
桃花源的故事雖然是陶淵明虛構的,但曆朝曆代總有類似桃花源的故事發生。
長安城漸漸地開始有了生氣。
如今城中有了十多萬百姓了。
除了長安的事,各州各郡的事也都通過奏折送來了長安。
蠻地今年又產了百萬斤棉花,孟獲和祝融夫人已經將棉花送來長安了,這也是劉禪最欣喜的事。
之前劉禪已經給孟獲和祝融夫人送信,讓他們送棉花種子到涼州去,涼州土地貧瘠,很多土地產不了糧食,卻可以種棉花。
可這隻是權宜之計,涼州種植個百萬斤棉花不算什麽,可如果種植幾千萬斤,上億斤就不容易處理了。
這個時代,最麻煩的事情,就是運輸。百萬斤容易運送,但上億斤,那就是一百六十萬石,運輸起來就難了,一場大戰役,幾個月時間也就運送百萬石糧食而已。
明明華夏很早就開始利用煤了,為何百姓不用煤,每年都有人凍死?富貴人家還能說是不喜歡煤的煙,窮人呢?
當然是運輸的問題。朝廷的運力都會用在運輸糧食,布匹等更重要的東西上,誰會有多餘的運力來運煤。
朝廷不能運,商人就更不會為了賺那點錢去浪費運力了。除了煤礦附近的人,荊州的窮人能自己到並州運煤來燒嗎?他有那運力他還是窮人?別說跨州了,跨縣去運百斤煤來燒都不容易。
喜歡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請大家收藏:()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