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嫪毪亂宮

字數:3308   加入書籤

A+A-


    第二卷:九鼎迷蹤春秋戰國)
    第二十九章:嫪毪亂宮
    太後趙姬的護甲套子磕在青銅燈台上,"當啷"一聲脆響。她眯眼瞅著銅鏡裏給自個兒梳頭的嫪毪,那太監的喉結在燭火底下分明鼓了個包。窗外飄來股子鐵鏽味兒,混著椒房裏熏的桂花香,熏得人太陽穴直跳。
    "娘娘的印璽該上油了。"嫪毪捏著犀角梳的手背暴起青筋,銅鏡裏映出他袖口暗袋的輪廓——裏頭鼓鼓囊囊塞著個青銅物件,棱角把綢料頂出個尖兒。趙姬突然伸手抓他腕子,鑲寶石的護甲套子刮破綢料,露出半截鼎耳朵造型的青銅印紐。
    子奚弓著腰在殿角擦地,抹布底下暗搓搓蹭過青磚縫。磚縫裏滲出的銅綠色水漬沾在布上,跟昨兒在都江堰石人腳趾縫摳出來的鏽跡一個色兒。他偷摸抬眼,正瞅見嫪毪袖口掉出撮青銅絲,細得跟頭發似的,在地衣上扭成個"毪"字。
    三更天的馬廄臭得嗆鼻子,嫪毪踹開草料堆,露出底下三百副黑鐵甲。他拿指甲蓋挑開甲片內襯,羊皮襯裏上朱砂畫的歸墟圖,線條跟活蚯蚓似的亂扭。有片甲葉子突然"哢嗒"彈起,露出底下夾著的半片鎖蛟鏡殘片,鏡麵映出趙姬印璽底下的"受命於天"四個反字。
    "公公這甲胄造得妙啊!"叛軍頭子拿刀尖挑開護心鏡,鏡背凹槽裏黏著坨青銅菌絲,正跟都江堰石人身上的一模一樣。嫪毪突然揪住他發髻往馬槽上磕,槽裏飲馬的水突然翻黑,浮起幾十隻青銅蛙,蛙背上刻著"呂"字篆文。
    子奚蹲在房梁上啃冷炊餅,餅渣子掉下去正落在叛軍頭子刀柄上。那人抬頭罵街的當口,梁柱縫隙裏簌簌落下些青銅鏽渣,混著馬糞味兒直往鼻子裏鑽。他腰間的符紋鎖鏈突然發燙,鏈子頭指著馬槽底下——那兒埋著個青銅匣子,匣麵星圖缺的那角,正跟都江堰鐵疙瘩上的蝌蚪文對得上。
    暴雨砸在琉璃瓦上跟撒豆子似的響,趙姬攥著印璽縮在鳳榻角角。外頭喊殺聲裏突然摻進聲野獸嚎,窗紙被個黑影"嘩啦"撞破——嫪毪穿著鐵甲衝進來,護心鏡讓刀劈裂了,鏡背黏著的青銅菌絲正往傷口裏鑽。
    "娘娘蓋印!快蓋印!"他滿嘴血沫子噴在趙姬臉上,抓著她的手往勤王詔上按。印璽底下的鼎耳朵紋剛沾上朱砂,突然暴長成兩條青銅鏈子,"嘩啦啦"纏住房梁。子奚破窗滾進來時,瞅見印泥裏滲出的不是朱砂紅,是都江堰蛟龍血的那種銅綠色。
    叛軍撞開殿門的瞬間,趙姬手裏的印璽突然炸了。崩飛的鼎耳朵碎片紮進嫪毪眼窩子,血還沒噴出來就凝成青銅渣。子奚的鎖鏈絞住兩個叛軍的脖子,鏈子剛扯緊就迸出串藍火——那倆人的鐵甲內襯突然自燃,羊皮歸墟圖燒成灰的當口,圖上的線條突然活過來,跟蚯蚓似的往地磚縫裏鑽。
    子奚一腳踩住條亂竄的朱砂線,靴底"滋啦"冒起青煙。那線頭突然暴起,毒蛇似的纏上他腳脖子,線身上浮出密密麻麻的蝌蚪文。趙姬癱在鳳榻上傻笑,手裏半拉印璽突然融化,青銅液順著她指縫往下滴,在地上凝成個相柳圖騰。
    "公公好算計!"子奚扯開叛軍屍首的鐵甲,內襯燒剩的羊皮灰裏浮出半幅星圖。他摸出都江堰撿的青銅蛙往上一按,蛙背紋路正好補全歸墟方位。殿外突然炸了個落地雷,震得青銅鏈子"嗡嗡"顫,鏈子上暴長的銅鏽簌簌往下掉,露出底下刻著的"始皇廿六年"小字。
    嫪毪突然跟詐屍似的蹦起來,獨眼裏冒著青銅光:"閹人?老子是給呂相爺打前站的!"他撕開胸甲,皮肉底下嵌著塊鎖蛟鏡殘片,鏡麵映出千裏外驪山地宮的偽鼎虛影。子奚的鎖鏈剛甩過去,鏡麵突然折射出三百道青光,把宮柱劈出《五蠹》裏的"法"字裂痕。
    趙姬突然咯咯笑著滾下鳳榻,手裏攥著的半拉印璽早化成青銅水。那液體順著地磚縫往殿外淌,流到丹墀下突然凝成九尊小鼎。嫪毪獨眼裏的青銅光突然滅了,撲通跪在鼎陣中間,胸口鎖蛟鏡碎片"哢嗒"掉出來,正嵌進主鼎的耳槽裏。
    子奚追出殿外時,暴雨衝花了鼎陣。他彎腰撿起塊鼎耳殘片,斷茬處黏著根青銅菌絲,細看竟是根刻滿《呂氏春秋》殘篇的銅線。抬頭望見宮簷角蹲著的嘲風獸,獸嘴裏叼著的銅鈴突然炸了,鈴鐺裏掉出卷焦黃的帛書——正是都江堰青銅匣裏失蹤的那卷"始皇廿六年"詔書!
    雨點子砸在丹墀下的青銅小鼎上,"叮叮當當"跟敲編鍾似的。趙姬癱在宮門口的青磚地上,護甲套子早不知甩哪去了,十個指甲蓋讓青銅液蝕得發黑。她瞅著雨幕裏那九尊小鼎,突然"咯咯"笑出聲——鼎耳朵上掛著的銅綠穗子,跟呂不韋書房裏那盞青銅燈的裝飾一個樣。
    "娘娘...娘娘的印..."老宦官哆嗦著捧來銅盆接雨水,盆底沉著塊鼎耳殘片。趙姬突然搶過銅盆往地上一摜,盆裏水花濺到小鼎上,"滋啦"冒起藍煙。那殘片突然跳起來,貼著她腳脖子往肉裏鑽,轉眼就凝成個青銅色的"毪"字刺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子奚蹲在簷角扒拉瓦片,昨兒雷劈開的裂縫裏卡著半截青銅鏈。他腰間的符紋鎖鏈突然自個兒繃直了,鏈子頭指著西偏殿方向——那邊堆著燒焦的叛軍鎧甲,黑黢黢的鐵片底下壓著卷帛書,書角讓雨水泡得發脹,露出個"徐"字紅印。
    "這他娘的是都江堰的玩意!"趕來的老趙頭一腳踹開焦甲堆,靴底粘著的馬糞甩在帛書上。那帛書突然跟活過來似的,"唰"地展開丈把長,泡爛的字跡在雨裏浮出相柳圖騰。老趙頭剛要伸手抓,帛書"刺啦"裂成兩半,裂縫裏鑽出幾百隻青銅蛙,蛙背上刻著"廿六年"小篆。
    子奚扒開蛙群,從帛書夾層摳出片鎖蛟鏡殘片。鏡麵反光照在丹墀小鼎上,鼎肚子突然"嗡嗡"響,震得滿地銅蛙直蹦躂。有隻蛙蹦到趙姬腳邊,她突然發瘋似的拿護甲套子砸,蛙背裂開露出半片竹簡——正是韓非在地牢牆上刻的《五蠹》殘篇,簡頭還粘著都江堰的腥臭淤泥。
    "哈哈哈...呂相的鼎...徐福的船..."趙姬揪著老宦官衣領狂笑,鑲寶石的護甲套子刮破對方脖頸。血珠子濺在青銅鼎上,鼎耳朵突然暴長三尺,跟蛇似的纏住廊柱。子奚的鎖鏈甩過去絞,鏈環刮下柱皮露出裏頭藏的青銅芯——芯子上細密的紋路,跟鄭國渠暗渠的鑄造圖分毫不差。
    雨停時,鹹陽宮跟遭了蝗災似的滿地青銅渣。老趙頭蹲在焦鎧甲堆裏扒拉,突然"啊呀"一嗓子——鎧甲內襯的羊皮灰底下,黏著片指甲蓋大的青銅鏡。鏡麵映出千裏外東海邊的場景:徐福的船隊正往歸墟方向開,船頭掛著的青銅鈴鐺,跟都江堰石人胸口嵌的一模一樣。
    子奚撿起塊鼎耳殘片對著日頭照,斷茬處的銅鏽突然剝落,露出底下刻的"三星堆"三個蟲爬字。他後脊梁骨突然發涼——這字跡跟李冰在江神廟供桌上刻的鎮水咒,分明是同一人的手筆!
    喜歡守史人:三千年歸墟紀請大家收藏:()守史人:三千年歸墟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