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金鑾殿暗湧業火劫 琉璃燈重燃眾生願

字數:2570   加入書籤

A+A-


    定場詩:龍禦中天紫氣開,金甌乍補劫塵埋。修羅計毒凝蓮瓣,佛子心堅煉玉胎。願力千重融寶器,梵音一炷破魔陔。須知萬法由心造,何懼幽冥鬼域來?
    卻說道衍和尚自東海歸返,算定朱棣登基大典在即,遂與慧明、陳武星夜兼程,趕至應天府。但見朱雀門前張燈結彩,禦道兩側金瓜鉞斧森列,唯有道衍眉頭深鎖 —— 他懷中琉璃佛燈雖已集齊三油,燈芯卻仍暗啞,正是缺了 “眾生願力” 這最後一味。
    “先生,大王已在華蓋殿等候。” 錦衣衛指揮使紀綱迎出,卻見道衍目光落在他腰間玉佩上 —— 那玉佩刻著修羅族的赤蓮紋,雖一閃而逝,卻讓殘燈碎片微微發燙。道衍不動聲色,隨紀綱入殿,見朱棣身著明黃袞服,正對著蟠龍柱出神。
    “先生,朕昨夜夢見金鑾殿柱生蓮,血色蔓延殿角。” 朱棣轉身,眼中隱有血絲,“莫非登基大吉之日,仍有劫數?” 道衍正要答話,忽聞宮外傳來山呼海嘯般的 “萬歲” 聲,登基時辰已到。他隻得將琉璃佛燈暗係於袈裟之內,隨駕至奉天殿。
    鍾鼓齊鳴,禮樂奏響,朱棣正要接過傳國玉璽,殿外突然狂風大作,漫天赤蓮瓣如利刃飛旋,割破侍衛甲胄。但見阿修羅女踏血雲而來,背後業火紅蓮已生九瓣,每瓣都映著百姓驚恐的麵容 —— 她竟以京城百姓的懼意,煉成了 “眾生劫相蓮”。
    “道衍!你以為收了三油,便能護這人間帝王?” 阿修羅女尖嘯著揮動手臂,九瓣蓮花各化出一尊業火明王,手持刀、劍、戟、鉞,直取龍椅。朱棣身旁的紀綱突然暴起,抽出腰間佩劍,竟向朱棣心口刺去 —— 原來早被修羅族種下 “弑主咒”。
    陳武眼疾手快,橫刀格開紀綱,卻被其反手劃中咽喉,鮮血噴灑在丹墀之上。慧明見狀,哭喚著撲向陳武,道衍卻大喝:“慧明!守住殿門,讓百姓願力入內!” 原來奉天殿外,萬千百姓雖驚惶,卻仍伏地不起,口中喃喃祈禱太平 —— 這正是最純的願力。
    道衍趁機取出琉璃佛燈,三滴燈油在燈體上流轉,卻因殿內業火彌漫,始終無法點燃。阿修羅女狂笑道:“你的佛燈缺了‘未來’,因為這人間的未來,即將葬在我的紅蓮之下!” 說著,她將業火蓮子按入蓮心,整個大殿劇烈震動,殿頂蟠龍竟被染成赤紅色。
    “錯了!未來從不是定數!” 道衍忽見慧明正在殿門口結 “千手觀音印”,將百姓的祈禱聲化作金色光帶,引入殿內。他猛然頓悟,盤膝坐於禦階之上,雙手托起佛燈,朗聲道:“眾生苦,願力固;眾生願,佛燈明!”
    但見殿外百姓的祈願光帶如長河匯入,琉璃佛燈終於 “噗” 地亮起,燈芯騰起三尺金焰,燈體上的三世佛影同時睜眼。過去佛燃燈古佛抬手輕揮,業火明王手中兵器紛紛崩裂;現在佛如來佛祖蓮台下壓,九瓣紅蓮竟開始枯萎;未來佛彌勒佛開口大笑,紀綱身上的弑主咒應聲而解。
    阿修羅女驚惶欲逃,卻被佛燈金焰纏住蓮足。她望向道衍,忽見其背後浮現出朱棣登基、遷都北京、編修大典等未來景象,而每一幕都有琉璃佛燈的光影相隨。“原來…… 你早已在願力中看見了未來……” 她話音未落,便被金焰化作飛灰,唯有那枚業火蓮子,帶著 “未來” 二字墜入佛燈底座,成為燈芯的一部分。
    此時陳武已重傷垂危,道衍以燈油輕點其眉心:“你護主忠勇,此去當得善果。” 陳武掙紮著望向朱棣,忽然露出笑容,閉目長逝。朱棣悲痛欲絕,道衍卻道:“大王,陳千戶的忠魂,已化作願力融入佛燈,他的太平心願,便是這盞燈最亮的燈芯。”
    登基大典繼續,當朱棣將玉璽按在詔書上時,琉璃佛燈的金光照遍京城,所有被業火侵蝕的百姓皆恢複如初,連禦道上的赤蓮瓣都化作了雪白的蓮花。道衍望著燈中流轉的三世光影,忽然看見自己圓寂時,佛燈化作千萬光點,融入每個百姓的心中。
    是夜,道衍獨坐文華殿,慧明捧著陳武的佩刀來見:“師父,這刀上的血,怎麽擦都擦不掉。” 道衍輕撫刀身,見血跡竟凝成 “太平” 二字,長歎道:“眾生血,眾生願,這才是琉璃佛燈真正的根基。” 說著,他將佩刀懸於燈側,刀身與燈體相和,竟發出龍吟般的清鳴。
    忽然,佛燈底座傳來細微震動,那枚業火蓮子的殘片竟在燈油中發芽,卻長出了金色的蓮葉 —— 原來在眾生願力的淨化下,修羅族的業障,反而成了佛燈的護法。道衍合掌歎道:“善哉,魔障即菩提,業火亦佛光。”
    此後,朱棣敕建慶壽寺,道衍被尊為 “黑衣宰相”,卻常獨自在佛燈前禪坐。每當人間有災厄,佛燈便會自動亮起,金光照處,妖邪退散。而那盞融合了三世因果、眾生血淚的琉璃佛燈,終究成了人間不滅的光明,正如燈體上後來浮現的偈語:“一燈能破千年暗,一願可抵萬劫寒。”
    欲知佛燈之後又有何魔障現世,道衍如何度化修羅族最後的執念,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