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幽冥殿內生死簿 轉輪台前功德碑
字數:4054 加入書籤
定場詩:“幽冥殿外霧漫漫,生死簿開血字寒。帝子泣描無字跡,閻羅驚悟輪回端。胎息化得人間善,業火凝為鏡裏丹。莫道皇權分勝負,須知天道重仁寬。”
一、生死簿裂驚幽冥
且說幽冥血海深處,閻羅王手持生死簿渾身顫抖 —— 但見第三千六百頁上,“朱允炆” 三字周圍爬滿蛛網狀裂痕,裂痕所過之處,“應天府” 轄下百姓陽壽竟在飛速縮減,分明是當年朱允炆投靠修羅族時,以 “人皇血” 篡改生死簿留下的反噬。
“大王,轉輪台功德碑在冒黑煙!” 判官崔玨抱著算盤衝進來,“人間金陵城近日多有暴斃,怨氣直衝天庭,怕是截教‘攝魂幡’殘咒與生死簿裂痕共鳴了!”
閻羅王望向血海方向,見無數鬼族正順著裂痕攀爬,每隻鬼爪都沾著朱允炆當年滴落的 “帝王胎息血”。忽有青光自人間來,道衍和尚踏定海珠而至,身後竟跟著麵色蒼白的朱允炆 —— 正是當年從南京皇宮消失的建文帝。
“道衍!你竟敢帶凡人闖幽冥?” 閻羅王拍案,手中生死筆化作毒蛇撲來。道衍不慌不忙,定海珠放出六道光輪,竟將毒蛇映出原形 —— 原是截教 “勾魂索” 所化,“王爺莫急,貧僧帶故主來,正是為了修補這生死簿裂痕。”
二、轉輪台前現因果
朱允炆望著生死簿上自己名字周圍的裂痕,忽覺胸口發緊 —— 那裏曾被修羅族種下滅世核碎片,此刻正與裂痕隱隱作痛。道衍引他至轉輪台,隻見功德碑上密密麻麻刻著人間善惡,卻在 “朱允炆” 一欄下,赫然寫著 “因篡天命,損德三千”,但下方又有小字:“永樂元年,應天百姓捐糧助修河,隱有代償之象。”
“看清楚了,陛下。” 道衍指著碑上流動的畫麵,應天府百姓正將建文帝當年未完成的 “惠民糧倉” 擴建完畢,“您雖退位,百姓卻念您在位時輕徭薄賦,這些功德,正一點點修補您與叔父的因果裂痕。”
朱允炆撫著碑上 “代償” 二字,忽憶起城破那日,他本欲縱火焚宮,卻被一老婦拉住:“陛下跑吧,留得青山在,百姓才有盼頭。” 當時隻道是修羅族幻術,此刻在功德碑前,卻見老婦真容 —— 竟是當年在鳳陽救濟過的農婦之女。
三、血書 “無” 字破邪咒
閻羅王突然盯著朱允炆胸口:“你的帝王胎息…… 竟化作功德金光了?” 原來朱允炆投靠修羅族時,體內 “人皇之氣” 本應被血河咒汙染,卻因人間百姓的善念反哺,胎息竟凝成米粒大小的金色光點,正緩緩吞噬滅世核碎片。
道衍合十道:“王爺可記得,當年燃燈古佛說‘生死簿上無真名,輪回鏡裏見真心’?這裂痕非筆墨可補,需以‘無’字破之。”
“無?” 朱允炆望著生死簿上自己的名字,忽然想起在金鼇島見過的通天殘魂偈語 “有教無類貴心謀”,又憶起普陀岩觀音大士說的 “法寶隨念轉”,心下豁然 —— 所謂 “無”,非是抹殺存在,而是放下執念。
他咬破指尖,以帝王血在裂痕處寫下一個狂草 “無” 字,筆畫竟如流水般滲入生死簿。奇異的是,“無” 字寫完後,他的名字並未消失,反而在裂痕周圍生出金色紋路,正是人間百姓功德的具現。
四、閻羅族悟輪回心
生死簿突然發出鍾鳴,第三千六百頁上的 “朱允炆” 三字化作青煙,卻在頁腳多出一行小字:“帝位雖失,德澤猶存,待輪回劫滿,再入人皇殿。” 閻羅王手中的生死筆 “當啷” 落地:“原來帝王之劫,不在龍椅,而在民心!”
崔玨翻查舊賬,驚道:“大王看!建文帝名下的‘損德’正在減少,反倒是修羅族的‘血河咒’功德值在暴跌 —— 他們用帝王血煉滅世核,竟成了‘借功德行邪術’!”
血海方向突然傳來慘叫,無數鬼族被功德金光灼成飛灰,金靈聖母的聲音恨恨傳來:“朱允炆!你竟敢用‘無’字斷了滅世核與人間的因果鏈?” 朱允炆望著功德碑上百姓焚香祈福的畫麵,忽然轉身對閻羅王拱手:“朕終於明白,為何叔父能坐穩皇位 —— 不是靠兵權,而是靠這人間煙火裏的‘無言之德’。”
五、胎息化盡血河咒
道衍趁機取出 “截佛同源印”,印麵與生死簿 “無” 字共鳴,竟在轉輪台顯化出 “帝王胎息” 的真正形態:原是一團由百姓願力凝成的光繭,當年朱允炆跳入火中時,光繭並未破碎,反而帶著他的一絲靈魄遁入截教。
“看清楚了,閻羅王。” 道衍指著光繭中若隱若現的《皇極經世書》虛影,“人皇之氣本就該與百姓功德相連,修羅族強行割裂,才導致生死簿裂痕。如今建文帝以‘無執’之心補全,反讓胎息回歸正道。”
閻羅王忽然想起封神大戰時,十殿閻羅因助闡教伐截被天罰,直到今日才明白:所謂輪回,不是定數,而是眾生心念的流轉。他摘下頭上 “判死冠”,對朱允炆深深一拜:“老臣執迷‘生死有命’,卻忘了‘因果隨心’,險些助紂為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六、功德碑現太平象
轉輪台功德碑突然大放光明,原本 “朱允炆” 一欄的 “損德三千” 竟化作 “積善八百”,且數字仍在緩緩增加 —— 原來南京百姓得知疫病平息,紛紛將建文帝當年的惠民政策刻成石碑,供在城隍廟中。
朱允炆摸著碑上百姓手書的 “允炆元年,減田租三成”,淚水奪眶而出:“朕當年總想著‘奉天承運’,卻不知‘天命’就在這一字一句的民生裏。” 他轉身對道衍說:“大師,幫朕帶句話給叔父:玄武湖的法相倒影,該換‘太平’二字了。”
道衍點頭,定海珠突然映出慧明在花果山的場景:五金靈根共鳴處,金箍棒虛影正與 “截佛同源印” 融合,而金鼇島送來的玉碟,此刻正懸浮在靈根頂端,映出 “有教無類,功德為基” 八字。
尾 聲
是夜,幽冥殿外的血河突然清澈三分,轉輪台開始顯化新的輪回 —— 有戰死的靖難將領托生為永樂朝的河工,有當年被誤殺的宮人成為應天府的接生婆。閻羅王命崔玨重刻生死簿,在 “帝王篇” 首句加了批注:“皇者,煌也,非龍袍加身,乃民心所煌。”
朱允炆離開幽冥前,在功德碑上留下一枚指印,竟化作蓮花印記,從此人間帝王更替時,若有百姓焚香禱祝,蓮花便會綻放。道衍望著這印記,忽然想起燃燈古佛的話:“最厲害的法寶,從來不是玉淨瓶或金箍棒,而是讓眾生願意焚香的那一點善念。”
金陵皇宮內,朱棣忽得一夢,見玄武湖中心升起一座功德碑,碑上 “朱允炆” 三字與自己的名字並列,周圍環繞著百姓笑臉。醒後他命人在玄武湖修建 “太平閣”,閣中不供神像,隻刻滿天下百姓的姓名 —— 這正是人間帝王對 “輪回心” 的最好回應。
正是:一紙血書消業障,半壺功德洗鉛華。帝王若解民心重,何須靈山問法華?
欲知慧明能否借功德之力徹底摧毀滅世核,朱允炆與朱棣的因果又將如何了卻,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