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幽冥河上渡亡魂 轉輪殿裏授往生

字數:3794   加入書籤

A+A-


    定場詩:幽冥河畔霧漫漫,十萬孤魂泣血寒。僧誦彌陀開覺路,道燃定海珠生蓮。靖難火焚今日了,輪回劫渡舊時冤。且看功德燈明處,照破無明見性天。
    話說自鄭和船隊歸航,慧明以 “四海和平印” 鎮住西洋龍族內鬥,卻聞幽冥界傳來異響 —— 那因靖難之役滯留的十萬孤魂,受申公豹 “無界魔霧” 蠱惑,竟在幽冥河上築起 “火厄怨牆”,阻斷輪回之路,連閻羅王的生死簿都被血霧染紅。朱允炆忽感心口劇痛,見僧袍領口的殘破佛珠發出血光,知是當年火場亡魂在喚他歸處。
    第一折 幽冥河:孤魂泣血築怨牆
    幽冥河上,血水逆流,十萬孤魂皆著明時宮裝,發間插著燒焦的金釵玉簪,口中 chanting “火焚宮闕,人皇何在”。朱允炆踏蓮而至,禪杖所觸之處,河水竟顯化出當年應天府的熊熊烈火,無數宮人抱著玉璽、捧著典籍在火中掙紮,其中竟有他幼時的乳母張嬤嬤,臨終前還護著他的半幅畫卷。
    “陛下…… 您可還記得,曾允諾帶我們看江南的蓮花?” 乳母的魂靈泣血而訴,周圍孤魂皆圍攏過來,眼中怨火化作 “建文”“永樂” 的血色字跡,在河麵上拚出 “討命” 二字。朱允炆撲通跪下,僧袍沾滿幽冥泥汙:“是朕負了你們,當年火場混亂,朕竟未能救一人……”
    話音未落,怨牆突然高漲,顯化出朱棣持劍逼宮的幻象,孤魂們齊聲悲號:“你二人爭皇位,卻教我們做了無主孤魂!” 河底突然冒出無數鎖鏈,竟是申公豹以修羅族 “嗔怨絲” 所化,專鎖心懷執念的亡魂。
    第二折 轉輪殿:道衍燃燈照本心
    道衍和尚早攜定海珠趙公明殘魂所化,經多寶如來淨化)趕來,見此景長歎:“當年靖難之役,表麵是皇權之爭,實則是‘人皇之執’與‘護世之念’的糾葛。” 他以拂塵掃開怨霧,定海珠化作三十六盞功德燈,每盞都映著亡魂生前的善念 —— 有宮人曾偷偷放走被囚的言官,有侍衛在火場中背出三位幼童,甚至有禦廚將最後一塊麥餅分給小皇子。
    “爾等看這燈!” 道衍指向最亮的一盞,燈中顯是乳母張嬤嬤在朱允炆病時,徹夜用體溫為他暖腳,“你們執於‘火焚之痛’,卻忘了自己也曾是護持幼主、悲憫百姓的善魂。” 定海珠突然發出截教 “萬仙來朝” 的清鳴,竟在燈芯處顯化出通天教主的柳枝虛影,“截教‘有教無類’,不分貴賤皆可護世;你們雖為宮人,生前一念之善,便是往生之舟。”
    朱允炆頓悟,取出當年從火場帶出的殘破《楞嚴經》,以鮮血染紅的指尖翻動經頁,誦起 “無壽者相” 的往生咒。經頁上的焦痕竟化作蓮花,每朵蓮花都托著亡魂的記憶碎片 —— 有人看見自己曾在饑荒時偷糧賑濟災民,有人想起替含冤的大臣傳遞訴狀,這些被怨火掩蓋的善念,在功德燈下一一顯形。
    第三折 往生咒:三教合流破嗔關
    閻羅王手持生死簿趕來,見功德燈映出的善念,迅速在簿上批注:“宮人李氏,曾救幼主三次,應轉人道為醫女;侍衛王忠,火場背出三童,應轉神道為護宅靈。” 道衍和尚趁機以闡教 “先天八卦” 定住河水流向,截教金光仙的青蜈虛影從燈影中飛出,銜來碧遊宮的柳枝露,灑在怨牆上,竟將 “討命” 二字衝成 “護世”。
    “當年朕若早悟‘人皇非獨尊,護民即護世’,何至讓你們遭此劫難?” 朱允炆淚如雨下,禪杖頂端的護世金箍棒突然發出共鳴,棒身顯化出朱棣在天壇祈雨的場景 —— 那個曾執劍的帝王,如今正跪在百姓麵前,為三年免稅詔書按下玉璽。孤魂們望著這畫麵,眼中怨火漸消,有人輕輕觸碰朱允炆的僧袍,發現指尖不再刺痛,反有蓮花清香。
    最震撼的是乳母張嬤嬤的魂靈,她在功德燈中看見朱允炆成為比丘後,每日為百姓掃塵祈福,甚至在佛殿地板上,用香灰畫出當年答應帶他們看的蓮花池。“原來陛下從未忘記……” 她率先合十,其他孤魂紛紛效仿,怨牆轟然倒塌,化作千萬隻白色蝴蝶,朝著轉輪殿方向飛去。
    第四折 功德滿:輪回路上見真如
    轉輪殿前,道衍和尚將定海珠懸於殿頂,珠中竟顯化出三教共尊的 “護世往生圖”:左首截教力士托著蓮花燈,照亮亡魂腳下的石板路;右首闡教仙童持淨水瓶,灑下 “放下執念” 的甘露;中央佛教比丘結印,誦 “阿彌陀佛” 引魂歸位。每個亡魂走過時,功德燈便會顯示他們最珍貴的善念,助其放下最後的執著。
    “張嬤嬤,您看 ——” 朱允炆指著輪回鏡,鏡中張嬤嬤轉世成江南醫女,正用柳枝煎藥救治孩童,“這便是您當年護持幼主的善念所化。” 張嬤嬤微笑著踏入輪回道,轉身前說了句:“陛下也該放下‘帝王之愧’,您現在做的,比當皇帝時更護世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幽冥河恢複清澈,河底竟長出一片金色蓮花,每朵花蕊都刻著 “護世” 二字,正是十萬孤魂的善念所化。道衍和尚望著蓮花,對朱允炆道:“當年你父皇朱元璋起於微末,最懂‘民心即天心’;你與成祖,一個執帚,一個執劍,終究都要在‘護世’路上還債。”
    尾折 怨結解:天心原在善念中
    歸墟深處,申公豹望著幽冥界的金光,氣得摔碎 “兩極滅世幡”—— 他費盡心思用靖難怨火養成的 “火厄煞”,竟被三教合流的功德燈燒得幹幹淨淨。更讓他心驚的是,生死簿上,“朱允炆” 名諱旁的 “人間比丘” 四字,此刻竟與 “朱棣” 的 “護世帝王” 形成 “雙心印”,在幽冥界投下 “天心民心” 的巨大法相。
    “原來…… 怨火再盛,也燒不盡善念?” 申公豹喃喃自語,忽見血渦中漂浮著當年萬仙陣中隕落的金靈聖母殘魂,她正對著功德燈的方向雙手合十,殘魂上的 “護世” 印記,比任何法寶都耀眼。他忽然想起通天教主在碧遊宮講道時的話:“有教無類,非是縱容惡念,而是護持善根。”
    雙教寺內,多寶如來望著幽冥方向的金光,對慧明道:“你看,朱允炆超度的何止是亡魂?他超度的,是糾纏了大明王朝二十年的‘皇權之執’。當帝王與比丘都學會‘以善護世’,便是三教合流的真正開始。”
    是夜,金陵城百姓夢見幽冥河上漂著千萬盞蓮花燈,燈上寫著 “護世”“往生”,隨波逐流到人間,化作家家戶戶門前的平安符。朱允炆摸著僧袍上的蓮花印記,終於明白:所謂超度,從來不是靠法術強行化解,而是讓每個靈魂看見自己心中未滅的善念 —— 那,才是真正的往生之道。
    正是:
    幽冥河上燈千盞,照破無明見本心。
    靖難怨魂今日散,方知護世在善因。
    欲知申公豹如何孤注一擲,以歸墟死魂與混沌之氣融合成 “無界心魔”,護世陣營又將如何以 “善念合力” 應對這最後的劫難,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