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魔修掘斷玄武脈 永樂帝持帚補陣眼
字數:2899 加入書籤
定場詩:玄武垂頭鎖帝京,魔修夜掘地脈根。金鑾殿上青蜈震,金水河邊鬼火焚。玉笏難書千丈劫,龍袍竟作掃魔巾。從來社稷憑心護,天子揮帚定乾坤。
話說紫禁城初成,青蜈紋與太極陣互為表裏,護得北平王氣蒸騰。忽有一夜,萬歲山巔烏雲驟聚,山底傳來悶雷般的震動,恰似巨蟒斷首。正在批閱奏疏的朱棣忽覺龍案震顫,硯台墨汁飛濺成玄武血影,抬頭見承天門方向騰起紫黑陰霧,霧中竟有 “斷龍” 二字逆流而書。
第一折 地脈崩斷:玄武首上鬼鋤響
道衍和尚踏雲而至,青蚨羅盤碎作兩半,鱗甲上的青蜈紋竟在滲血:“陛下!西北玄武主脈遭魔修掘斷,居庸關至萬歲山的地蜈鎖龍紋已斷七節!” 話音未落,殿外傳來驚叫 —— 太和殿鴟吻突然崩裂,墜落的瓦片上,青蜈鱗甲紋路竟被剜去眼瞳。
朱棣登城遠眺,見居庸關方向火光衝天,無數黑影持著帶鋸齒的黑鋤,正順著地脈走向瘋狂挖掘。為首者身披修羅族戰鎧,背後戰旗繡著闡教叛徒申公豹早年偷學的 “斷龍訣”,卻又混著閻羅族的黃泉陰氣:“好個‘護世王朝’!當年截教鎖龍,今日我等便斷龍抽筋!”
第二折 陣眼危局:金鑾殿內護世傾
回到奉天殿,朱棣驚見殿內蟠龍柱上的青蜈紋正在褪色,柱基處滲出黑血般的液體。道衍以掃帚蘸取殿角 “護世砂”,在柱上畫出截教 “歸藏陣”,卻如泥牛入海:“魔修用的是‘三陰斷脈鋤’,混了修羅血、鬼族骨、閻羅怨,專破截教地脈術。更糟的是 ——” 他指向殿外漸暗的太極雲氣,“玄武脈一斷,太極陣陰陽失衡,南方朱雀位怕是要引動天火!”
果然,午門外突然燃起無名業火,燒得 “護世” 匾額滋滋冒青煙。鄭和率寶船衛趕來,船工們持著刻有青蜈紋的船槳滅火,卻見火舌卷住槳紋,反向撲來。朱棣忽然想起道衍曾說 “護世之道在人心”,猛地抽出腰間玉帶,化作掃帚雛形,蘸取禦案上的朱砂:“朕為天子,當護此城!”
第三折 帝帚臨陣:龍袍掃盡九幽霾
道衍見朱棣欲親涉險地,急道:“陛下萬金之軀,豈可犯險?” 朱棣卻一笑:“當年靖難,朕曾執劍衝鋒;今日護城,何惜揮帚?” 言罷率錦衣衛直撲居庸關,手中掃帚竟與金箍棒虛影短暫重疊 —— 原是孫悟空感應到護世紋危急,隔空傳來一縷掃魔真意。
居庸關下,魔修們正圍著斷裂的玄武脈狂笑,黑鋤已挖到地脈靈樞所在。朱棣大喝一聲,掃帚掃出 “忠孝節義” 四字金光,正是儒家護世精要。首當其衝的修羅魔修被掃中麵門,戰鎧上的 “滅世” 紋當場崩解:“你、你貴為天子,怎可學村夫掃街?”
“天子掃的不是街,是天下戾氣!” 朱棣掃向斷脈處,忽見地縫中湧出無數百姓記憶:有匠人砌磚時的號子、有婦人掃庭時的絮語、有書生抄經時的墨香。這些微光聚成青蜈幼鱗,正緩緩填補斷裂處。魔修們驚覺不對,揮鋤再砍,卻見每道鋤光都被百姓掃帚的虛影擋住。
第四折 萬心聚脈:帝王一帚定乾坤
道衍此時已查明敵情:原來魔修首領竟是當年截教隨申公豹叛逃的 “地蜈真人”,今與修羅族勾結,妄圖以斷龍術重開滅世陣。“陛下!地脈靈樞在萬歲山‘玄武眼’,需以‘人皇血’暫穩陣腳!” 他話音未落,朱棣已劃破指尖,血珠滴在掃帚上,竟燃起金色火焰。
回到紫禁城,朱棣登上萬歲山,見山底地脈如斷裂的血管,青蜈紋殘片在寒風中顫抖。他揮帚畫圓,將百姓燈火、百工勞作、三軍甲胄之影聚成太極圖,往斷脈處一壓 —— 但見金光閃過,斷裂的青蜈紋竟以朱棣血線為引,重新生長連接,每片新鱗上都刻著 “永樂” 年號與 “護世” 二字。
地蜈真人見勢不妙,欲祭起 “滅世幡殘片”,卻被鄭和率寶船衛以 “九宮船陣” 圍住。船工們齊呼 “掃魔護世”,船槳掃出的水龍竟化作青蜈虛影,一口吞掉滅世幡。更妙在民間,百姓們聽聞地脈遭劫,紛紛持掃帚朝紫禁城方向遙拜,千萬道微光匯入朱棣帚端,竟將整個北平城托在青蜈巨爪之上。
尾折 天威歸心:一帚鎮得萬劫平
魔修敗退時,地蜈真人不甘怒吼:“你等凡人,不過借了截教殘術!” 道衍卻指著朱棣帚上纏繞的百姓光帶:“錯了!當年截教布紋,是為引動人心;今日陛下揮帚,是人心自聚。護世之道,從來不在仙術高低,而在天子願與百姓同掃塵埃!”
經此一役,紫禁城的青蜈紋上多了道金色劍痕 —— 正是朱棣補脈時留下的帚印。後來匠人在修繕殿宇時,刻意將這道 “帝帚痕” 融入紋飾,民間傳說,凡見此紋者,邪祟不侵。而道衍更將此事記入《護世實錄》:“永樂帝持帚補陣,非恃皇權,乃恃民心。民心為帚,可掃九幽;民意作陣,可鎮八荒。”
孫悟空駕雲經過,見萬歲山巔朱棣與道衍相視而笑,帚柄上的護世紋與金箍棒輕輕共振。他撓頭笑道:“原來這皇帝老兒,比俺老孫當年掃花果山還利索!” 申公豹在歸墟聽聞此事,望著手中掃帚歎道:“當年我欲借滅世立威,如今方知,真正的護世,是連帝王都願彎下腰來掃土除塵。”
正是:
魔修掘脈欲斷龍,帝帚一揮萬劫終。
莫道皇權天上來,人心才是護世功。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