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天壇陣光映寶船 天人共護萬邦和
字數:3128 加入書籤
【定場詩】
天壇瑞氣貫蒼穹,寶艦歸帆映日紅。
截教妖謀淆海宇,萬邦民念聚玄穹。
陰陽陣合三才妙,梵道光凝九域同。
且看金芒交匯處,妖邪盡掃世途通。
且說鄭和寶船擊潰九嬰噬浪妖,載著西洋諸國的護世信物返航,行至馬六甲海峽時,忽覺羅盤上的 "天壇陣光" 紋黯淡無光。探海鏡中,本應清澈的海水竟泛出血色,隱隱映出截教 "金鼇右使" 聯合修羅族 "天祭巫祝" 的身影 —— 二人正以 "血煞歸魂術" 汙染天壇與寶船的護世共鳴,欲借 "天人割裂" 再掀劫波。
第一折 歸航忽遇血光劫 天壇陣脈遭侵蝕
寶船 "清海號" 的主帆上,繡著的天壇圜丘壇紋突然滲出血跡,船首的 "鎮海將軍" 鐵錨也發出哀鳴。鄭和取出道衍和尚所贈的 "天壇護世符",但見符紙中央的 "天心石" 紋已裂成兩半,一半染黑、一半泛白,正是陰陽失衡之兆。"不好!" 隨船的西域僧人曇無竭驚呼,"妖邪在天壇地脈深處種下 " 血煞逆生種 ",若讓其吸幹寶船與天壇的共鳴之力,萬邦護世紋脈必斷!"
話音未落,海麵突現十二座血色祭壇,對應天壇十二時辰柱方位,每座祭壇上都插著截教 "周天星鬥幡" 與修羅族 "血月旗"。旗影交錯間,寶船的 "萬邦護世圖" 竟被割裂,滿剌加的貝殼紋、古裏的星石紋逐一剝落,化作血霧融入祭壇。
第二折 天人共鳴遭絞殺 三教聖物顯危機
應天府內,道衍和尚正在天壇圜丘壇推演護世陣,忽見天心石噴出黑血,貝葉經上的 "萬邦來朝" 圖紋扭曲如蛇。他急召張三豐、哈立麻國師共議,卻見武當山的 "玄武七截陣" 光色晦暗,西域傳來的舍利金瓶也蒙上血垢。"此乃 " 天人兩斷陣 "!" 張三豐以劍指天,"妖邪欲斷人間與天道的護世紐帶,讓寶船成無根之木,天壇變無火之爐!"
更險的是,鬼族閻羅王趁機打開 "黃泉海眼",將寶船航行過的水脈染成幽冥鬼域,船工們的潮歌餘韻被鬼哭吞噬,補網梭子、量水竹筒等護世器物紛紛龜裂。陳海兒的青蜈掃帚帚柄開裂,小猴印記幾乎熄滅:"大元帥,咱們與岸上百姓的念力聯係斷了!"
第三折 焚香遙祭啟天壇 萬邦齊心續靈脈
鄭和臨危不亂,命人在甲板上搭起臨時祭壇,供上天壇土、寶船木、西洋水三寶,親自捧起《永樂大典》"外夷傳" 朗聲道:"天地玄黃,萬邦共仰!昔我大明下西洋,非為威德,乃為萬邦同享太平。今妖邪斷我護世脈,望天壇垂憐,萬邦同心!" 言罷將各國君主所贈的護世信物埋入壇中,寶船底艙的 "永樂通寶" 銅錢陣應聲共鳴,在海麵顯化出天壇三層壇麵的虛影。
應天府百姓感應到護世危機,自發聚集天壇,將掃帚、耕犁、燈燭等物排列成寶船形狀,齊聲高誦《護世萬邦歌》。道衍和尚趁機以貝葉經引動天心石,張三豐用武當劍重連地脈,哈立麻國師以舍利金瓶凝聚月光 —— 天壇的 "三才陣光" 終於穿透血霧,投射在寶船主帆上,形成 "天人護世橋"。
第四折 陣光交映破萬邪 萬邦同輝護世航
當天壇陣光與寶船金光交匯,十二座血色祭壇應聲崩裂,截教 "周天星鬥幡" 被掃入《大典》"妖星篇",修羅族 "血月旗" 化作飛灰。鄭和抓住時機,命人將各國護世信物拋入海中,滿剌加的防浪貝殼激起 "平安潮",古裏的導航星石點亮 "北辰燈",錫蘭的蓮花燈化出 "淨水結界",與天壇陣光融合成 "萬邦共護陣"。
金鼇右使祭起 "金鼇吞日劍" 欲斬護世橋,卻見橋身由千萬條百姓念力光帶織成,每條光帶上都刻著 "萬國鹹寧四海會同 "等字。陳海兒的青蜈掃帚此時吸滿天壇陣光,帚毛竟化作天壇欄板上的雲紋,輕輕一掃,便將妖劍上的" 滅世 " 咒掃成齏粉。最震撼的是,西洋諸國的百姓在海岸遙拜,各自的護世禱文與天壇祭文共振,在海天之間形成金色穹頂,將鬼族的黃泉海眼徹底封死。
尾折 雲開霧散見天和 護世長留萬邦心
陣破之時,寶船主帆上的 "萬邦護世圖" 煥然一新,天壇圜丘壇位居中央,周圍環繞著各國的護世紋章,每道紋章間都有光帶相連,正是 "天人合一、萬邦和同" 的真意。鄭和取出成祖親賜的玉笏,在寶船龍骨刻下 "天壇為樞,萬邦為翼;護世之道,和光同塵",字跡中融入天壇土與西洋沙,從此寶船便成了移動的護世樞紐。
截教通天教主在碧遊宮目睹此戰,長歎道:"吾等費盡心思割裂天人,卻不知人間 " 和" 字,才是最牢不可破的護世陣。萬邦同心,便如天壇陣光普照,妖邪焉能近身?" 修羅族聖女見血河祭壇上倒映著寶船與天壇的交輝,方悟:"縱能斷海裂天,斷不了萬邦向往和平的心。"
百年後,馬六甲海峽的漁民常見寶船虛影與天壇金光同現,護佑過往商船。他們傳唱的漁歌裏有詞曰:"天壇光,寶船帆,萬邦一心護世安。妖邪散,海天寬,和字當關萬代傳。" 正是《封神榜後傳》所記:"天壇陣光映寶船,天人共護萬邦和 —— 和光所至,邪祟無存。" 正是:
寶船歸處陣光搖,血霧難遮護世標。
萬邦同心凝地力,天壇一脈貫重霄。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