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祭天禮成陣紋固 寶船歸港萬民歡
字數:2891 加入書籤
【定場詩】
寶船歸港鼓鑼喧,祭天台上紫煙翻。
三教聖物凝玄陣,萬邦信物列仙壇。
妖邪欲破護世脈,黎民齊護太平年。
且看禮成天地動,民心永固萬千年。
且說鄭和寶船曆經九死一生,終於載著西洋諸國的護世信物返回應天府。成祖朱棣早命人在天壇圜丘壇預備盛大祭天禮,欲將各國護世紋脈與天朝陣圖融合,永固海宇太平。道衍和尚親率青蜈衛清掃壇場,忽見天壇地磚上的 "萬邦護世圖" 隱隱發燙,知是天地共鳴之兆,卻也暗藏危機 —— 截教 "金鼇左使" 與修羅族 "血河大祭司" 正躲在幽冥血海,謀劃最後一搏。
第一折 寶船歸航萬民迎 祭天籌備現玄機
龍江港碼頭,十萬百姓持掃帚、燈燭、稻穗夾道相迎,寶船 "清海號" 桅杆上的 "萬邦護世圖" 在陽光下璀璨如金,滿剌加的貝殼、古裏的星石、錫蘭的蓮花等紋章交相輝映。鄭和手捧西洋君主所贈的 "護世金冊",冊中繪著各國陣圖與天朝紋脈的聯結,每道紋路都浸著百姓的血淚。
天壇之上,三層壇麵已按 "天圓地方" 之製擺好三教聖物:頂層供佛教舍利金瓶,中層置道教太極圖,底層陳儒家《禦製大誥》,更有西洋諸國的護世信物環列壇周,形成 "萬邦來朝" 的護世陣眼。道衍和尚以貝葉經丈量陣位時,忽見經中 "祭天篇" 多出一段批注:"禮成之時,必遭妖劫;破劫之法,唯在民心。"
第二折 祭天禮啟妖霧至 陣紋初合血光騰
吉時已到,朱棣身著十二章袞服,在鍾鼓齊鳴中登上圜丘壇,正要將西洋金冊供奉於天心石,忽聞西北方傳來鬼哭狼嚎,截教 "萬仙來朝幡" 殘片裹著修羅族血河霧,竟從祭壇地縫中湧出,瞬間染黑三教聖物。金鼇左使踏血浪現身,手中 "滅世金剪" 直指 "萬邦護世圖":"人間妄言萬邦和合?今日便教爾等陣紋斷裂,祭天成空!"
鄭和急率寶船水手列 "航海護世陣",船工們將補網梭、量水筒、導航星石拋向空中,與天壇的 "掃帚耕犁陣" 共鳴。豈料修羅族大祭司祭起 "血河祭天劍",竟將百姓的歡呼聲斬成碎片,寶船主帆上的天壇陣光紋黯淡大半。
第三折 萬民齊心續紋脈 三教合流破妖邪
危急時刻,道衍和尚振臂高呼:"鄉親們可還記得,當年塞北護邊用的是掃帚,海上護航靠的是船槳?今日祭天,便用手中物護世!" 話音未落,十萬百姓齊舉掃帚、燈燭、稻穗,朝天壇方向遙拜,千萬道念力如金絲銀線,重新織補被妖霧割裂的護世紋。
鄭和趁機將西洋金冊嵌入天心石,舍利金瓶射出的佛光、太極圖旋動的陰陽氣、《大誥》迸發的文字光,與百姓念力融合成 "萬邦同心盾"。金鼇左使的 "滅世金剪" 剛觸到盾麵,便被滿剌加貝殼紋震碎;血河祭天劍也被古裏星石紋引動的北辰光劈成兩段。
第四折 禮成陣固天地動 寶船歸港萬民歡
當朱棣將三教聖物與萬邦信物共祭於天心石,天壇突然升起七彩祥雲,雲端顯化出鄭和寶船、西洋城邦、塞北勒石、江南漕運等護世場景,正是 "天下護世紋脈一體" 的真容。道衍和尚趁機以貝葉經封陣,經中竟顯 "護世無國界,民心自為天" 十字,與《大典》"民本卷" 共鳴,震得幽冥血海為之沸騰。
截教與修羅族殘部見勢不妙,正要遁走,卻被陳海兒率青蜈衛以 "八麵掃陣術" 攔住,掃帚過處,血河霧散,妖幡成灰。鄭和望著壇下歡呼的百姓,忽然明白:所謂祭天,非祭鬼神,乃祭民心 —— 民心聚處,便是護世陣眼;民心固處,便是太平根基。
尾折 護世紋脈傳萬代 仙魔共歎民心堅
祭天禮成後,天壇圜丘壇的護世紋脈愈發璀璨,每道磚縫都嵌著百姓的護世物件碎屑,西洋金冊上的陣圖也與天朝紋脈渾然一體。成祖朱棣命人將此次祭天盛況刻入《永樂大典》"護世終章",末句書曰:"寶船歸港,非為炫耀武功;祭天禮成,隻為永固民心。萬邦護世,同氣連枝;千秋萬代,共守太平。"
截教通天教主在碧遊宮遙觀此景,對弟子們說:"吾等爭雄千載,終究輸給了 " 民心 " 二字。鄭和下西洋,不以武力服人,而以民心聚人,此等護世之道,才是真正的 " 萬仙陣圖 "。" 修羅族聖女見血河祭壇上再無波瀾,唯有百姓的歡騰聲回蕩,方知:"最可怕的護世之力,不是仙法妖術,而是凡人臉上的笑容、心中的希望。"
百年後,天壇祭天遺址前,老人們仍在給孩童講述寶船的故事,指著磚縫裏的貝殼碎片、星石粉末說:"這便是萬邦護世的印記。" 每當暴雨傾盆、海浪滔天,這些護世紋便會發出微光,護佑著人間的安寧。正是《封神榜後傳》所記:"祭天禮成陣紋固,寶船歸港萬民歡 —— 民心所祭,永垂不朽。" 正是:
寶船歸港萬民迎,祭天禮成護世寧。
萬邦同心紋脈固,妖邪從此遁無形。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