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陣分八門定關卡 驛站抄經護商隊
字數:2859 加入書籤
【定場詩】
玉門關外陣雲橫,驛站孤煙接鬼城。
截教八門囚日月,修羅七魄亂經聲。
抄經筆落民心聚,護世旗開帝策明。
且看文淵傳密詔,山河表裏複清平!
第一折 商隊夜宿風淩渡 驛站驚現血經台
卻說王景弘商隊行至風淩渡驛站,正值暮色四合,卻見驛站簷角掛著截教「鎖魂燈」,燈油呈黑紅色,映得門匾「永樂驛」三字滲出血珠。驛丞迎出時,雙目無神如傀儡,腰間係著修羅族「蝕心鈴」,引眾人至客房,卻見床上擺著《楞嚴經》抄本,字跡竟用活人血寫成,每字皆有黑蚊盤桓。
「此中必有蹊蹺!」玄真子暗捏劍訣,忽聞後院傳來木魚聲,循聲尋去,見七十二名僧人在月光下抄經,筆端蘸的卻是血水,抄經台竟是用人骨拚成的「八門金鎖陣」。陣中八個方位立著截教「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麵幡旗,旗角掃過之處,僧人瞳孔盡成白色,筆下經文自動扭曲成「截教當興」的邪咒。
王景弘輕撫護世金牌,牌上「永樂」二字突然發燙,照見驛丞後心貼著修羅族「血魂符」。未及反應,八幡齊動,驛站門窗轟然緊閉,抄經僧們持血筆撲來,筆尖竟化作蛇信,噴出毒煙。玄真子以三清鈴護住眾人,卻見毒煙中浮出截教「八門仙」虛影,獰笑道:「此陣借朝廷驛站設卡,用你們的『官脈文書』煉邪法,待八門封死,你們的護世體係便是我截教的囚籠!」
第二折 道衍閣中破陣圖 楊溥密遣金字牌
道衍和尚在文淵閣見西方驛星閃爍不定,急取《內閣驛傳全圖》推演,見風淩渡驛站處氣血衝天,八幡竟與朝廷「金牌急腳遞」的傳遞路線形成共鳴。「不好!截教用『八門截殺陣』鎖死絲路驛站,欲切斷朝廷與西域的文書往來!」道衍急召楊溥,二人啟開成祖密藏的「驛傳護世匣」,匣中露出當年鄭和下西洋時用過的「金字火牌」。
楊溥當機立斷,以文淵閣銀印加封八百裏加急文書,命飛騎傳遞至西域:「著王景弘以『官脈文書』破邪陣,金光仙速帶『護世驛符』馳援!」同時展開《永樂邸報》殘頁,邸報上「與民共治」的朱批竟顯化出成祖虛影,虛影手持驛卷,直指八門陣眼。
金光仙攜護世驛符至風淩渡,見驛站已化作血紅色堡壘,八幡正隨著更鼓聲變換方位。他祭出定海神針,卻被陣中「官脈文書」凝成的邪力反彈 —— 原來截教竊取了朝廷驛傳的「火牌勘合」之法,將公文往來的正氣扭曲為邪陣根基。
第三折 抄經換筆書民願 驛卒同心破八門
千鈞一發之際,王景弘忽憶成祖曾言「驛站乃官民血脈」,急令商隊取出隨身帶的《永樂通典》,與西域胡商的《商路日記》一同攤開:「截教用邪經汙我文書,我等便以民心正典破他邪法!」眾人撕去血經封麵,以唾液調朱砂,在空白處抄寫《護世安民詔》與各地民謠。
玄真子見狀,以三清鈴敲擊出「子午卯酉」四正時律,商隊中老驛卒敲響漏壺,胡商彈起龜茲琵琶,竟合著節拍吟唱出「黃河清,聖人出」的古謠。奇特景象出現了:眾人筆下的朱砂字化作金色信鴿,撲向八麵幡旗,旗上的邪咒竟被信鴿啄食殆盡。金光仙趁機將護世驛符拋入陣眼,符上「急如星火」四字與驛站的「飛魚服」繡紋共鳴,竟顯化出成祖當年整頓驛政的盛景。
當第八隻信鴿啄破「蛇幡」時,八門金鎖陣轟然崩解,抄經僧們頸間的蝕心鈴紛紛落地,露出被囚禁的西域譯經僧真麵目。為首老僧合十道:「我等被邪法逼抄偽經,今得見天朝正典,方知佛心與民心同輝。」
第四折 驛路重開金冊定 佛道共證護世文
破陣之後,驛站地下浮出成祖埋下的「驛傳護世碑」,碑身刻著「凡朝廷驛卒,皆係民心」的禦筆真跡,與眾人抄寫的《護世詔》殘頁共鳴,竟在碑麵顯影出天下驛站分布的「民心輿圖」。金光仙將護世驛符嵌入碑中,符上頓時流轉起各地驛卒傳遞文書的虛影,每道虛影皆與文淵閣的邸報卷宗相連。
王景弘將血經台改造成「護世抄經台」,命人用黃河水、祁連雪水混合抄經,墨汁中調入百姓獻來的五穀粉,謂「官民同穀,邪不侵正」。不空三藏率沙門為驛卒加持「平安咒」,玄真子則傳授道家「醒神術」,以防邪法再侵。消息傳回京城,洪熙帝下旨:「驛站驛卒皆賜『護世腰牌』,與州縣官吏同享考成,驛路即國脈,需官民共守!」
尾折 八門鎖鑰傳新製 萬裏郵程護太平
戰後,風淩渡驛站立「護世驛丞碑」,碑陰刻著成祖關於驛政的十六條訓示,陽麵則刻滿天下驛卒姓名。每年霜降,各地驛卒皆至此處交換「民心土」,以土培碑,謂「萬裏郵程,同根共脈」。文淵閣將驛傳護世之法編入《大明會典》,規定「凡遇邪陣阻塞,可拆邸報為兵,聚驛卒為陣」。
百年後,有郵差過風淩渡,見護世碑上的姓名已逾十萬,碑頂金光與文淵閣飛簷遙相輝映。忽聞驛外童謠唱道:「驛站深,邸報沉,八字金牌護遠人。官傳書,民抄經,八門開處萬家春!」方知永樂朝的驛傳奇謀,早已將朝廷的文書脈絡與百姓的人心向背,織成了貫通天下的護世金鏈。正是:
截教修羅鎖驛關,血經邪陣困商班。
抄經換筆書民願,護世飛符破鬼顏。
八門鎖鑰歸王化,萬裏郵程接聖頒。
試看永樂宏章裏,一紙風行鎮九寰!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