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誅仙劍收萬魔息 海晏河清天下平
字數:2790 加入書籤
【定場詩】
神劍誅魔震八荒,妖氛盡掃日華昌。
截教妄圖翻巨浪,修羅豈敢逆天綱。
民心鑄作降魔杵,聖德凝成護世章。
試看乾坤澄清後,萬邦齊頌太平王!
第一折 金陵城重現誅仙劍 萬魔窟夜鬧鬼哭聲
卻說永樂十四年冬,南京秦淮河突然幹涸,河底露出截教「誅仙劍陣」殘圖,每道劍氣紋路皆以人骨為墨、人血為朱。三更時分,鍾山方向傳來萬鬼號哭,見二十四具「血魔傀儡」抬著鏽跡斑斑的誅仙劍,劍上纏繞修羅族「絞魂索」,索頭串著七十二顆西域使者頭骨,正往明故宮方向緩緩移動。
「此乃截教與修羅族合煉的『萬魔誅仙劍』!」金光仙急展北鬥護世旗,見旗麵星光被劍氣切割成碎片,護世金牌亦泛起裂紋。更駭者,故宮午門城牆上浮現截教「無當聖母」殘魂與修羅「萬魔君主」,前者持「六魂幡」指向成祖生辰八字,後者以「血河劍」剖開地麵,引出幽冥界的「餓鬼道」入口,無數青麵獠牙的鬼卒湧出,竟著元軍甲胄。
成祖登午門望之,見傀儡眼眶中流出「望歸血淚」—— 正是當年被截教用於血魂燈的西域使者之淚,如今被煉成「墮魔淚」,每滴淚落地便化出邪兵。城下鬼卒齊聲 chant:「朱老四,還我疆土!」聲浪震得城磚簌簌墜落。
第二折 道衍遺寶鎮魔窟 佛道聯手上雲台
道衍和尚圓寂前曾在靈穀寺藏「破魔七件寶」,分別為:闡教「斬仙飛刀」、截教「定海珠」殘片、佛教「牟尼珠」、民心「五穀袋」、太祖「皇陵香」、成祖「護世金牌」、鄭和「靜海令」。金光仙取寶至秦淮河,見誅仙劍陣殘圖已吸飽鬼氣,化作活物般蠕動,竟要將南京城卷入幽冥。
道成和尚登上大報恩寺琉璃塔,以「八寶功德缽」接住第一波鬼潮,缽中飛出《法華經》真文,每字皆化作金鈴,叮鈴之聲蓋過鬼哭。成祖親燃皇陵香,香煙竟凝成太祖虛影,手持「洪武通寶」砸向誅仙劍,錢幣卻被絞魂索纏住,漸漸變黑。
「需以民心五穀破其邪祟!」金光仙打開五穀袋,撒出江南百姓供奉的「太平米」「豐年麥」,穀物落地生根,瞬間長成金色麥田,麥芒竟如刀劍,刺向血魔傀儡。傀儡身上的「墮魔淚」遇穀氣蒸騰,顯露出底下的西域使者真魂,皆合十向成祖禮拜。
第三折 成祖罪己感天地 誅仙劍認主化祥光
千鈞一發之際,成祖忽記起道衍遺訓:「萬魔之亂,必因人心有垢。」遂解下皇冠,散發跪於午門,朗聲道:「朕承天命三十載,雖欲振中華威德,卻難免兵戈累及無辜。今妖邪犯闕,實乃朕德薄之故,願以心香洗罪,換天下安寧!」言畢以指血書「罪己詔」於黃綾,血字竟逆風而上,直抵九霄。
奇跡驟現:太祖虛影接過罪己詔,化作金色鳳凰衝向誅仙劍,絞魂索應聲而斷,西域使者頭骨紛紛落地,化作蓮花托起真魂西去。無當聖母殘魂驚道:「人間帝王竟能以誠心感天!」話音未落,誅仙劍突然發出悲鳴,劍身上「誅」「戮」等字逆轉為「安」「寧」,竟自動飛向成祖,劍柄刻著「順天者昌」四字。
道成和尚以牟尼珠照亮餓鬼道入口,見門內無數冤魂手持成祖所賜「護世銅牌」,牌上「大明友邦」四字金光赫赫,竟將鬼卒逼回幽冥。萬魔君主欲逃,被斬仙飛刀斬落一臂,其血竟成清水,澆滅秦淮河底的邪火。
第四折 萬魔平息天下定 海晏河清聖德彰
誅仙劍既被成祖收服,劍柄突然綻開蓮花,托出截教「封神榜」殘片,上有元始天尊新批:「魔由心生,亦由心滅,永樂皇帝,護世之責。」成祖將劍插入午門地磚,劍身化作「鎮魔柱」,柱身刻滿西域、南洋諸國文字的「和平咒」,柱頂立北鬥七星燈,永鎮妖邪。
是日,秦淮河重注清水,河底浮現「海晏河清」石碣,乃太祖當年為壓江妖所埋,今因成祖誠心重現。道衍法相從靈穀寺來賀:「陛下此役,以罪己心換民心,以民心合天心,真乃千古明君!」金光仙測天象,見紫微星大放光明,二十八宿重新歸位,形成「護世天垣」。
成祖命人將萬魔君主殘魂封入誅仙劍鎮魔柱,又在秦淮河畔建「靖魔寺」,供奉佛道諸神與西域使者牌位。每年除夕,朝廷以五穀祭祀鎮魔柱,謂「民心永固,魔障不生」。
尾折 神劍長懸安社稷 聖朝永固耀乾坤
戰後,成祖下詔大赦天下,減免受災郡縣賦稅三年,又命鄭和籌備第五次下西洋,旨曰:「今魔障已平,當複揚我中華德威,使天下知大明乃護世之邦。」道成和尚觀星象,見鎮魔柱金光與文淵閣、孝陵、寶船形成「四方護世陣」,知是「天地人神」共護大明。
百年後,崇禎帝吊死於煤山前,曾歎:「成祖有誅仙劍鎮國,朕卻無民心護駕,此天亡我也!」然民間傳說,誅仙劍在明末曾顯靈三次,擊退流寇與外敵,直至南明滅亡方隱入鍾山,待後世有德者再出。正是:
截教修羅起禍端,誅仙劍陣再臨凡。
罪己詔開天地眼,護世心鎮鬼魔關。
萬魔息處星河轉,四海清時日月閑。
試看金陵王氣裏,至今猶帶聖人顏!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