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悟

字數:4526   加入書籤

A+A-


    龍戰等人以及那些粉絲們十分興奮,沒想到跟著江月白可以進入到別人進不來的地方。
    “噓!”龍戰示意大家聲音輕點,這裏畢竟是佛門之地。
    江月白跟在祖明大師身後走進了一間房間,其他人立即跟上。
    但由於人數太多,大多數人隻能站在門口。
    “門前土地上那一首詞可是施主所寫?”祖慧大師垂詢道。
    “正是晚輩。”
    “阿彌陀佛,施主也修佛?”祖慧大師看向江月白的眼神中充滿了智慧與深邃。
    諸比丘亦投以好奇之色。
    “晚輩愚魯,不過粗通皮毛。”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經。
    ……”
    祖慧大師將那首詞輕聲吟誦了一遍,龍戰等人此時才知道,原來剛剛江月白在地上並非是亂畫一通,而是寫下了一首詞。
    雖然他們不懂,但聽上去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他們不懂,在場的幾位大師卻了然於心,心領神會。
    這首詞意為追求真理從來不靠神佛上帝真主,而要靠自己,直接獲取別人的結論也無法代替自己的修行。
    人生的悲喜、生死,並非是注定的。
    在寺院裏做和尚修行也好,在紅塵世俗裏做事也罷,燒香拜佛、誦經打坐都隻是修行的一種方式,皆是追求真理的一種方式。
    “敢問施主,什麽是真經?若修行不取真經,又修的什麽行呢?”祖慧大師目光淡然,似藏智慧無邊。
    江月白低頭一笑,隨即回應:“大師考驗晚輩,自在情理之中,晚輩就鬥膽妄言了。”
    祖慧大師慈悲地點了點頭。
    “真經者,乃是能夠達到寂空涅盤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
    “修行以行製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製心,有信無證者,雖不落惡果,卻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不得涅盤。”江月白這一段話,再次讓龍戰等人懵逼。
    隻是幾位女生的眼裏滿是崇拜。
    粉絲們的心中更是震撼,沒想到江月白還能跟住持大師辨佛。
    這樣的人放眼全華夏都沒有幾個。
    而且初聽看來,江月白說的話並非胡說,相反,其中蘊含的哲理甚多。
    而江月白這段話解釋下來,就是別人的結論是別人追求真理的過程,可領悟卻不可直接獲取。
    如果直接套用別人的結論,真理沒有過程,不符合客觀規律。
    走自己的路,去親身體驗,一步一個腳印,才符合客觀規律。
    因為相信別人,而自己沒有理解的人,雖然結果不差,但卻因為內心與行為不一致而流於表麵,無法持久。
    這種行為不過是臨時的,不持久的,終究是沒有得到真理天道。
    祖慧大師以及其他幾位大師微微點頭,顯然對於江月白的說法,他們還是認可的。
    祖慧大師心中大為震驚,接著問道:“若不為成佛,那什麽又是佛教呢?”
    “佛乃覺性,非人,人人都有覺性,不等於覺性就是人。”
    “人相可壞,覺性無生無滅,即覺即顯,即障即塵蔽,無障不顯,了障涅盤,覺行圓滿之佛,乃佛教人像之佛,圓滿即止,即非無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彌陀佛。”江月白坦然對之。
    門外的粉絲們已經有人拿出手機錄下了這一幕。
    在他們看來,江月白與大師論經辨佛的過程實在是太精彩了,應該讓更多人看到。
    主要是想看看網友們能不能聽得懂。
    江月白所說的這句話也很好理解。
    佛不是指某個人,而是真理的一種叫法而已。
    每個人都是真理的產物,卻不能說每個人都是真理。
    人可以做出違背真理的行為,真理卻在那裏一直沒變。
    沒有問題困難,真理就不會出現,處理問題客服困難的過程就是真理顯現的過程。
    懂得真理的人,就是佛教中所謂的佛。
    這種對真理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如果有止境,那就不是真理了。
    “佛法無量,既覺行無量,無圓無不圓,無滿無不滿,亦無是名,究竟圓滿。”
    “佛教以次地而分,從精深處說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來,不可思議,即非文化。”
    “從淺義處說是導人向善的教義,善惡本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即是文化。”
    “從眾生處說是以貪製貪,以幻製幻的善巧,雖不滅敗壞下流,卻無礙撫慰靈魂的慈悲。”
    所謂的佛法無邊,就是真理的力量無邊無際。
    圓和滿都隻是個形容詞,一種為了溝通而臨時用得說法而已。
    從深層次來說,它是追求真理;從淺層次來說,它是讓人變得更善良一些的教義。
    人有好壞善惡,不同文化產生不同的人,去引導文化,就可以得到讓人人向善的結果。
    從社會實踐的角度來說,隻要目的是引導人向善,用什麽手段都是可以的。
    出發點是慈悲,行為就可以使卑鄙下流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男人進女廁是不對的,但一個男人如果進女廁是為了救人,那就不一樣了。
    一種行為對不對,還是要看其目的。
    “月白好帥啊,跟高僧還能談天說地。”
    “雖然聽不懂,但感覺好厲害。”
    “人相,我相,眾生相,這都啥意思啊?”
    “我感覺月白在做一件很牛的事。”
    “這些話,隨便一句別人估計都要參悟很久。”
    “趕緊錄下來。”
    “還用你說?早就錄了。”
    “……”
    諸位大師聽後頻頻點頭,有些人修了幾十年的佛都悟不到其中的理,眼前這個年輕人卻可以一語道出真理。
    這讓他們心中汗顏的同時,也感到十分敬佩。
    “以施主之文筆言辭,斷不是佛門中人,但見解不拘經文,自悟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實在難能可貴。”
    “以貧僧看來,施主已經踩到得道的門檻了,離得道隻差一步之遙,進則淨土,退則凡塵,隻是這一步難如登天。”
    當祖慧大師的話語落下,人群中響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眾人交換著眼神,彼此確認著心中的理解。
    這句話,在場的人都看懂了。
    大意是祖慧大師稱讚江月白,說他對佛和佛教的理解,已經接近得道高僧了。
    在場的僧侶們心中也泛起了層層漣漪,對於江月白這樣的年紀能有這樣的悟性,感到既驚訝又敬佩。
    這也讓他們意識到,佛法的真諦並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個人的心性和努力。
    喜歡音樂才子,打造一支傳奇樂隊請大家收藏:()音樂才子,打造一支傳奇樂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