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王命詔書、討衛檄文

字數:5373   加入書籤

A+A-


    二月中旬,張賢已經從玄京返回,他風塵仆仆,帶來了好消息。
    王室已經聽從他的建議,暗中派遣使者,前往董氏、令狐氏主邑之地頒布王命詔書。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甚至稍後一段時間,嚴洛旁敲側擊給郭開發了一封青銅密簡,對方也沒有聽到什麽風聲。
    很顯然,此次王室做事十分小心。
    而董氏、令狐氏,也果然包藏私心,又或者深知衛王的秉性,因此將王命詔書一事封鎖的密不透風。
    眼看春天即將到來,衛王在萬壽宮雖有美人相伴,但也沒有耽誤國事,將一道道詔令發出。
    首先是勒令彭元亮等到氣溫回升之後,迅速攻伐齊國,不要再僵持不下,空耗錢糧。
    隨後果然傳召令狐惰,命其在萬壽城召集令狐私兵,並衛國士卒,湊足五萬餘人,攻打涼國黑水關。
    而董照那邊,衛王暫時還沒有什麽詔令。
    但卻給了公子修一封措辭嚴厲的詔令,讓其作為副將,立刻奔赴與齊國作戰的前線,不得滯留國都。
    公子修無奈,隻能帶著一眾門客以及郭開,不情不願的離開萬壽城。
    而此時,已經有部分羽林衛的士卒潛入萬壽,成為其門客。
    這條消息,是郭開離開萬壽城之前,發出的最後一條密簡消息。
    言辭之中,他還有些擔憂衛王是否已經知道公子修私下正在招募死士、囤積兵甲弓弩。
    不過嚴洛卻感覺郭開想太多了,衛王真要已經發現兒子準備造反,怎麽可能放他離開眼皮子底下,去和出征在外的軍隊混在一起?
    這種組合下,彭氏如果稍微有點野心,豈不是正好和公子修一拍即合?
    大概率衛王隻是想要曆練一下公子修,因此才會催促其去前線,繼續做他的副將而已。
    不過這個就無需回信了,時間一長,郭開自然會回過味來。
    ......
    時間仿佛像頭野驢,跑起來就不停。
    轉眼,便到了二月二十八,月底時分。
    晏地之中,薑、鄭兩國倒是先打起來了。
    桃城區域,隨著秦國主動讓出桃枝縣,薑國便實際掌控了大半區域。
    但鄭國卻是直截了當的拒絕出讓葉縣。
    雙方不歡而散,隨後薑國也氣不過,直接開始不斷集結士卒,囤積糧草,準備以武力攻取葉縣。
    然後就當天氣稍暖之時,鄭國大將鄺伏,卻是趁機率領大軍奇襲西琉城,一戰便將城邑並兩座附屬縣城完全掌控。
    隨後鄭國軍隊迅速撤離葉縣,同時還將葉縣府庫錢糧早就搬運一空,連帶著不少青壯百姓都被抓壯丁,強行遷徙到鄭國境內。
    如此一來,薑國之前囤積重兵準備收複葉縣的行為宛若白癡。
    鄭國用區區一座幾乎被搬空的縣城,便吸引了薑國重兵集結此地,轉而拿下了薑國薄弱地帶的西琉城。
    這自然讓薑國上下大為火光,兩國如今各自集結重兵,一副想要打生打死的模樣。
    隸屬於衛國的城邑之中,不少庶民都被征了徭役,要奔赴齊、涼前線充作壯丁、輔兵和民夫。
    反觀秦國城邑之中,卻是安安靜靜。
    即便是寧城,也已經入駐了不少工匠,清除廢墟,建造磚瓦房舍,修繕城防。
    這讓晏地百姓不少舉家逃難,進入秦國城邑之中避難。
    秦國這邊,也是來者不拒,一律發放安置房屋、物資補助。
    大量偽造的衛國天命通寶,則在衛國境內,用於采買各類物資,比如糧食、銅鐵、布帛、粗鹽等等。
    以至於三月初時,令狐惰和負責籌集糧草物資的衛國軍需官,都不得不向衛王抱怨——
    衛國境內物資價格不斷上漲,國庫撥出用於采買軍需的錢財,根本無法買到預期數量的物資。
    衛王慍怒之餘,隻能一邊派遣精幹屬下探查,一邊撥付更多錢糧下去。
    如此折騰了將近一個月時間,令狐惰討伐涼國的先頭部隊,這才開始出發。
    三月下旬之時,整個部隊才算集結完畢,全體離開萬壽,向著前線奔赴。
    三月底,齊國這邊依舊和衛國大軍在海陵城死磕。
    此時彭元亮才知道,齊國不知道從哪裏征辟了一位名叫於岩的兵家學子。
    此人名不見經傳,隻不過是庶民出身,然後曾經短暫拜師齊國一名儒家師者。
    之後就是放棄儒家,周遊列國,一直以來也未曾有過帶兵打仗的經曆。
    沒想到在齊國卻展露出驚人的才華,以謀士之身,指揮海陵守城戰,進退有度,令軍民齊心協力。
    這讓所有人都以為,這於岩,恐怕就是曾經協助齊國攻滅召、寒兩國的臥龍先生!
    齊國那邊自然也不會多做解釋,反正他們以弱勢兵力,與彭元亮兩次交鋒,一次險些圍殺對方,這次又硬抗數月不分勝負,足以令天下諸侯振奮。
    果不其然,就當令狐惰大軍剛剛抵達黑水關下,準備展開攻勢時。
    趙國率先發難!
    這個趙國自然沒有嚴洛原本世界戰國七雄那種實力,城邑數量實際上和當初嚴國大差不差,連帶都城在內,不過五郡之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且趙國土地鹽堿地眾多,因此雖然國土麵積看起來比嚴國大些,但人口反而更少,糧食產出更是差了一截。
    因此,這弱小的趙國,也一直在找各種機會,想要開疆拓土。
    如今的趙國國君28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
    諸侯合縱攻衛,趙國便索性率先發難,暗中聯合梁國,想要在衛國身上啃下幾塊肥肉。
    一時之間,天下震驚,就連在爭奪地盤的薑、鄭兩國,也以驚人的速度迅速和談。
    雙方不知道達成了什麽協議,原本劍拔弩張的態勢居然在短短一個月便歸於平靜。
    其餘各國,也多有軍隊調遣,開始抵達與衛國接壤區域。
    四月初,涼、齊率先以王室加上兩國名義,發出王命詔書、討衛檄文,以昭告天下:
    維大虞王廷五百七十七年春,天朗氣清,星軌錯行。
    天子乃昭告天下諸侯、中土黎庶曰:
    天道昭昭,禮法攸維。
    昔我先王肈基中土,封建萬國,以屏王室,爵分五等,各守其度。
    今衛逆豎驁狠,包藏禍心,棄捐王章,僭稱 "衛王",裂冠毀冕,罪逾三凶!
    昔者霸主頻出,天下猶知共主;
    今衛賊豺狼其性,蜂蠆作於王室 —— 斬王室上卿,奪天子節杖,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更甚者,衛逆憑陵甲兵,暴掠無度:東犯齊土,攻伐海陵;西蹂涼疆,侵暴黑水。
    驅黎庶為芻狗,視邦交如兒戲,戰車所至,井邑為墟,老弱填於溝壑,婦孺鬻於市朝。
    齊、涼二君,銜冤泣血,累表告急,王廷每欲申飭,反遭衛賊箭射王使、辱我旌旄!
    是其罪不止於僭號,實乃盜據神器、戕害萬邦之元惡也!
    今齊侯昭烈、涼侯忠武,率方國之賢,詣闕請命,願奉王命以討不臣。
    王廷乃與二侯歃血為盟,整飭六師,布此明詔:
    衛逆五大罪,天討所必加:
    一曰欺淩王室,犯蹕犯闕,視同寇仇;
    二曰擅興幹戈,滅人宗廟,絕其祭祀;
    三曰虐殺無辜,燔邑屠城,毒流四海;
    四曰毀棄禮法,蒸淫臣妻,烝報獸行;
    五曰妄稱天命,私鑄劣幣,奪利列國;
    凡我同盟,皆受先王之封;
    凡我赤子,鹹沐聖人之化。
    今衛賊不臣,實乃天下公敵!
    王廷特授齊、涼二君為首,並天下諸侯合討衛逆,賜彤弓矢、鉞斧,得專征伐。
    其衛地吏民,能反正來歸者,既往不咎,仍複舊業。
    當此之時,正宜共舉義旗,廓清妖氛,複王庭之尊,續天子之脈。
    凡我同袍,各宜奮力:
    "進則賞於祖,退則戮於社",可不勉哉!
    今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喜歡召喚天下!從流亡公子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召喚天下!從流亡公子開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