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大秦刑律和學宮投書

字數:4369   加入書籤

A+A-


    眼看已經是十一月時節,北方天氣逐漸寒涼。
    衛國攻滅了曇花一現的令狐國,然後便在與齊國的邊境駐紮重兵。
    大量糧草、輜重源源不斷的輸送到邊境城邑。
    但之後,衛國卻並沒有起兵。
    畢竟之前攻打齊國不利,就是因為冬天到來。
    一旦再遇到下雪天,攻城之勢一定又會受到影響。
    所以這一次,衛國全國轉運物資,就是準備在開春之後,再以雷霆萬鈞之勢攻伐齊國。
    而對於董國這邊,衛國倒是沒有列為第一攻掠目標,隻不過是將相鄰城邑之中的主將、軍隊清洗一遍,換上了值得信賴的將領。
    倒是封國開始有些飄了。
    自從和衛王相王之後,又聯合衛國攻滅令狐國,封王便將目標瞄準了僅剩一郡兩縣之地的趙國。
    同時駐紮在原趙國流城、遷北縣的封國大軍,也開始蠢蠢欲動,同時從各地囤積大量糧草輜重。
    很明顯,封王這老小子,還在記恨當初九峰大雪山會盟時被嚴洛生擒的恥辱。
    隻不過嚴洛對此倒是毫不在意,隻是陸續消耗1000召喚點,召喚出4萬青壯庶民,分別輸送到遷陽、曲陽兩郡以及附屬縣城中。
    這兩處文有範仲淹、狄仁傑,武有賈複、李存孝,加上兵員充足,嚴洛還巴不得封國來找死。
    畢竟眼下周邊鄰國之中,還真沒幾個能讓秦國找到起兵討伐的借口。
    不過封王還有些自知之明,目前隻是派人探查秦國兩郡的山川地理、城防狀況。
    雖然不少人因此被抓捕貶為奴隸,但對方依然樂此不疲。
    估計是準備探明情況之後再做打算。
    這急的賈複和李存孝,甚至故意放水,讓封國一些暗探能安然返回。
    畢竟如今秦國疆域逐漸擴張,在這大爭之世,武將之間也要爭奪功勳。
    君不見白澤城這塊肥肉,甘寧就是稍微耽誤了點時間,功勳便被趙雲拿下!
    這小子現在估計還在碧波城裏麵輾轉反複,每天照鏡子都要臭罵自己一頓。
    ......
    但十一月,風雪如約而至,雪片宛若鵝毛,紛紛揚揚。
    雪夜克敵、攻城,說起來的確傳奇,但有薛仁貴、丁奉攻取觀水城在前,索文山、黑蒲收複黑水關在後,如今各地大雪天城防也沒有那麽鬆懈了。
    因此這場大雪,倒是讓紛亂了一年的中土大虞,總算平靜了一些。
    嚴洛這些時日也就是處理政務,校場練武,然後就是陪著兒子女兒玩鬧。
    嚴歡雖然隻有一歲多,但已經是虎頭虎腦,平時精力旺盛,橫衝直撞,還非常皮實。
    女兒嚴雪則文靜多了,平時也很少哭鬧,笑起來也是恬淡可愛。
    整個秦國目前的事務,也就是除雪、預防雪災。
    有了之前總結的經驗,各地都已經提前刊印、發放《救災條陳.雪災篇》。
    各地官員,都需要熟練掌握並實行。
    而最讓嚴洛高興的是,在包拯等人的努力下,《大秦刑律》已經擬定完成。
    此律增減了現有的部分法律,再結合當下秦國國情、天下局勢,擬定了這本法律典籍。
    也首次開創性的將刑法獨立發布。
    《大秦刑律》,不包括民事內容,主要關注的是國家安全、社會秩序以及公共利益的維護。
    比如殺人、放火、搶劫等危害社會的罪行,這種即便受害者選擇不訴,刑部也要依法審理、判決。
    至於民法,則還在研究之中,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這涉及到的內容就比較多了,還要注意現實社會背景。
    因為民法主要在保護私人權益,而如今列國之中,宗族勢力龐大。
    哪怕是秦國這種已經嚴格打擊豪強、卿族的國家,在鄉野之中庶民遇到什麽家事,也隻會請德高望重的長者評判。
    什麽鄰裏糾紛、家庭矛盾、財產糾紛,隻要不嚴重的,很少會有百姓選擇報官處理。
    因此整個國家對於民法的需求不算大,民間或者整個社會約定俗成的道德秩序,倒是起到了主要作用。
    雖然這其中肯定也會有一些蠅營狗苟、見不得光的事情,但沒轍,真讓老百姓為了一些小事就告官,那除非整個秦國已經進入了高度富庶、開放的階段。
    到時候社會問題會更加複雜,會讓百姓對於民法的需求更為迫切。
    目前,則沿用原有的粗糙律法,就足以應對民法問題。
    此次編纂《大秦刑律》,功勞最大的是包拯,其次是已經調任的狄仁傑。
    因此嚴洛當下命人將《大秦刑律》內容鑄為大鼎,放置於嚴城刑部衙門之前。
    同時刊印成冊,供渾河學宮設置的圖書館收藏、傳閱。
    而後,便傳詔封賞、嘉獎包拯、狄仁傑兩人。
    包拯,原正六品刑部員外郎,縣士;拔擢為正四品刑部左侍郎,晉爵邑卿,食邑五百戶,加封內閣中樞司大夫。
    狄仁傑,原從八品承務郎;拔擢為從六品曲陽郡通判,加爵縣士,食邑百戶,代理曲陽郡全境事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外,再讓人賞賜金銀珠玉等。
    對於參與編纂刑律的其餘人員,皆有封賞。
    最後,嚴洛突然想到了什麽,隨後親筆題詞: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這句話出自五代十國時後蜀之主孟昶,後來宋太宗將這十六字刻石立在各地衙門前,讓辦公的官員抬頭就能看到這句話。
    當然,這種警句起到的作用有限,但能夠讓一些有底線的人產生共鳴,就已經非常難得。
    隨後嚴洛命人將這十六字頒布各州、郡、縣,刻為戒石,立在各地衙門堂前。
    一番操作下來,嚴洛仁義愛民的名聲,倒是更加響亮。
    秦國百姓對於嚴洛這位君主,更是敬愛有加。
    ......
    十一月底,突然有人奏報嚴洛,說渾河學宮之中,有人連續十幾日投書孔丘,聲稱能觀天象,測災厄,明年大虞北國各地,有大旱之征兆。
    而且未來很有可能會產生大規模蝗災。
    一開始學部並沒有當回事,畢竟自從邊衛為秦國勘探出石炭,被國君親自接見、封賞之後,每天都有五花八門的民間奏疏投來。
    但大部分其實都是沽名釣譽之徒,又或者純粹裝神弄鬼。
    眼下對於這類奏疏,第一關是要先在渾河學宮之中正統學子手上過一道,由專精該類的學子麵試投書者,然後評定是否可靠。
    之後若有些道理,奏疏會送到孔丘那邊,再由內閣中樞司進行鑒定。
    而此次投書之人,最初語焉不詳,但後來一封封投書開始逐漸詳細,有理有據,這才引起孔丘的重視。
    喜歡召喚天下!從流亡公子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召喚天下!從流亡公子開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