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十三國相王合縱

字數:4324   加入書籤

A+A-


    齊國境內,歸海城下。
    一支數百人的車隊,停在了城門口。
    守城士卒連忙上前盤問,卻見車隊之中,還有一具棺木。
    “我等乃是趙國使者,奉趙王之名前往海陵麵見齊君。
    這棺木之中,正是貴國先君的遺體!”
    歸海城士卒悚然動容,連忙稟報守將不提。
    之前齊君被彭元興奇兵伏擊驅趕,被俘於蟠城之下。
    同時被俘的,還有於岩,大將成衡戰死。
    之後齊國一潰千裏,被衛國攻占了所有陸地上的城邑,隻有現任齊君齊昊逃亡到海島之上。
    被俘的齊國先君和於岩,被囚禁在衛國城邑之中。
    但之後,趙國攻打衛國,暗中得到齊君、於岩。
    之後趙、齊兩國,私下裏其實一直在磋商這兩位君臣的歸屬問題。
    齊昊那邊,自然是不願意齊君再回齊國。
    畢竟他這個君上,不過是臨危受難,本身隻是旁支小宗子弟,正常情況下,根本沒有資格繼承主君之位。
    至於於岩,他則有些一蹶不振,既不願意投奔趙國,也沒說要返回齊國,寧可自囚於陋室之中苟延殘喘。
    於是雙方暗中交流數次之後,便有了如今這一幕。
    齊君病死,遺體送回齊國。
    如此,無人威脅齊昊國君之位。
    趙勿親自招攬於岩,並以如今秦國勢大,諸國難以抗衡為理由,希望於岩能掛趙、齊兩國相印,組建大軍,抵禦秦國。
    而此時的於岩也終於被說動,他自認之前大敗,非自身過錯。
    而是主君被俘,以至於齊國全線崩塌。
    若想複出,無論是在哪一國,必須君主絕對信任。
    如今趙勿親自許諾,同時趙國與齊國暗中達成交易,以送回齊國先君遺體為條件,齊昊也同意拜於岩為相。
    此時已經臨近年關,於岩仔細研究了秦國這段時間的戰績。
    隨後便告訴趙王,秦軍非趙、齊聯軍可以抗衡。
    若想開年之後,能遏製秦國擴張之勢,並且力挫秦國兵鋒,至少需要集結當世大半諸侯國的兵力。
    尤其是東線諸侯,加上南方諸侯,隻要能讓趙、齊、魏、楚、孟、景、徐、申、董這幾個諸侯集中兵力,攻占秦國平州,大軍便可直指嚴城!!!
    之前衛國之所以敗的那麽迅速,就是因為天下諸侯共伐衛國,令其首尾難顧。
    一旦國都萬壽被破,衛人也就無心再戰,兵敗如山倒。
    同樣的道理,若能攻入秦國腹地,圍困嚴城,北方諸侯必定不會坐視不理,都會紛紛跳出,瓜分秦國地盤。
    這便是合眾弱以攻一強的合縱之法。
    類似的辦法,衛王修之所以未能成功,便是低估了秦國的國力。
    且與其他諸侯外交之時,也隻是約定各自為戰。
    如此,自然很容易便被秦國逐一擊破,難以奏效。
    “還請大王速速與列國展開外交,開春之前,調集物資、主力精銳齊聚趙國境內。
    以至少三十萬大軍,從梁、秦邊境攻入平州,其餘與秦國相鄰諸侯,則需要從此刻起堅壁清野,加強防守。
    隻要大軍攻入嚴城之下,秦國各地必定震動,無心侵伐諸侯,隻會一門心思救援嚴城!”
    趙勿卻有些遲疑道:“趙、齊聯軍,已是磋商許久,千難萬難。
    想要召集如此多的諸侯共伐秦國,隻有數月時間,恐怕難以奏效吧?”
    於岩卻是成竹在胸道:
    “若一家家單獨遊說,自然所耗時間漫長,且未必能奏效。
    但若大王召集天下諸侯一起相王,以此名義,列國之中但凡有些誌向的君主,誰人會拒絕?”
    如今除了大虞王室之外,衛王雖然國滅,但還有秦王、趙王以及苟延殘喘的封王。
    所以,現在已經沒有所謂槍打出頭鳥的隱患。
    天下諸侯,誰不想稱王稱霸,誰願意低人一頭,繼續做大虞王室的封臣???
    趙勿聽的倒吸一口涼氣:
    “與列國相王?好好好,於相此計,倒是驚世駭俗。”
    於岩平淡道:
    “自從大虞王室淪為笑柄以來,再無半點威信,王爵頭銜,不過是順應時勢。
    而且如此一來,大王您趙王的名號,也再無人生出質疑。”
    趙勿聽的連連點頭:
    “此計甚妙,此事便由於相全權籌劃,孤要在元辰佳節之前,與列國諸侯相王!
    屆時在相王盟會之上,合縱攻秦,大業可成!!!”
    ......
    十一月初,梁姬順利產子,此子一出生便咯咯笑個不停,嚴洛順勢給他取名嚴樂,正好和兄長湊成一個歡樂。
    秦國上下,自然也是喜氣洋洋,嚴洛賞賜了一番梁姬等人。
    如此,一月無事,今年的雪下的也不算大。
    整個秦國可以說是風調雨順,國力日漸強盛。
    等十二月嚴洛過完20大壽,這也意味著他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整整六年了。
    此時,從趙國等國傳來襄邑相王大會的消息。
    此次大會,由趙國發起,齊、魏、孟、景、徐、楚、申、吳、董、鄭、涼、蔡十二國共同參與。
    盟會表麵上的目的,便是這十三國互相稱王,從此正式從大虞封臣,成為獨立自主的諸侯王。
    這個消息本身就足夠勁爆,但卻無法掩蓋相王大會的本質。
    蔡國吳竺,已經暗中傳來當日大會的大概情形。
    這十三國竟然被於岩說服,令其掛十三國相印,同時列國之中齊聚至少三十萬大軍,在開春之前集結在趙國境內。
    其餘與秦國相鄰的國家,也將迅速堅壁清野,將鄉野、小縣人丁和物資盡數遷入主要城邑。
    很顯然, 這次相王大會的攻伐目標,便是異軍突起的秦國!!!
    趙國雖然丟失了冠城、流城兩郡之地,但如果有數十萬大軍,不但能夠輕鬆收複這兩處郡縣,而且還能長驅直入,攻破平州,直抵嚴城之下!
    山南、山北兩處堡壘,也無法徹底阻擋聯軍,因為梁國那邊,也有大把空曠土地與秦國接壤。
    而無論是梁國還是現在的封國,連單獨一個趙國都難以匹敵,更別說十幾國聯軍了。
    此次合縱大軍的統帥於岩,也並非浪得虛名之輩,之前大敗也是非戰之罪。
    很顯然,衛國被滅,隻是短暫震懾了一下諸侯,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讓他們更加恐懼秦國的崛起。
    喜歡召喚天下!從流亡公子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召喚天下!從流亡公子開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