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全麵封賞
字數:7288 加入書籤
十月,殿試之後,嚴洛仔細思慮了一番,還是決定讓殷勝隻作為第四名傳臚。
倒不是對殷勝的能力有意見,而是嚴洛認為,殷勝本身已經是正八品官員。
科舉製度,針對的應該是沒有考取功名學子,為國家選拔新鮮的人才。
雖然殷勝整個科舉過程全憑自己本事,但一個當官的和白身一起上考場,總歸顯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因此嚴洛在此次科舉之後,也特地注明了今後科舉學子身份的純潔性。
第一名狀元許清,原召國庶民出身,雜家學子,在水利一道上頗有見地,嚴洛準備將其派往李冰麾下任職。
第二名榜眼步安國,原嚴國上大夫步暘族人,喜好工匠之術,鑽研格物、算術,嚴洛準備讓他在工部任職。
第三名探花李子暇,原衛國庶民出身,儒家學子,年紀輕輕便遊曆天下,有一手不俗的劍術,文采飛揚,且相貌英俊。
嚴洛準備讓他在吏部諸葛亮麾下任職。
第四名的殷勝,則入戶部任職。
其餘進士,皆暫時作為各部編修,學習國策,提升能力。
前三名,嚴洛特別賜其跨馬遊街,宣揚榮耀,並賞賜袍服玉帶。
許清直接封為正六品豐州治水少監,在李冰麾下聽命。
步安國則封為從六品工部員外郎,專門負責匠作營造事務。
李子暇則封為從六品吏部員外郎,輔助諸葛亮。
殷勝則任命為正七品戶部核準司司務郎,組建審核部門,對戶部監督審查。
當然,新人考試上位,嚴洛自然也要提拔舊人。
孔丘,原正六品學部員外郎,代學部尚書,一直以來工作做的十分到位,因此擢升為正四品學部左侍郎,繼續代學部尚書。
賈思勰,原正六品農部員外郎,代農部尚書,擢升為正四品農部左侍郎,繼續代農部尚書。
桑弘羊,原正六品商部員外郎,擢升為正四品商部左侍郎,代商部尚書。
宋慈,原正八品大理寺評事,擢升為從五品大理寺正,代大理寺卿。
霍峻,原乾州鎮胡城從六品振威校尉,縣士,鎮守關隘、協調往來軍政後勤事務有大功,擢升為從五品靖邊將軍,晉新爵為正六品荊縣縣男,虛授食邑五百戶。
霍商,原乾州柳林郡正四品郡守,邑卿,治理地方有功,晉新爵為正五品林縣縣子,虛授食邑千戶。
墨砦,原乾州柳林郡從六品忠武校尉,縣士,駐守地方,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晉新爵為正六品繁縣縣男,虛授食邑五百戶。
徐晃,原乾州囚胡關從八品禦武校尉,鎮守關隘、協調往來軍政後勤事務有功,升為正八品保義校尉。
關羽,原乾州瀚陽城從五品遊騎將軍、瀚陽司馬、縣士,駐守地方,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升為正五品懷化將軍,晉新爵為正五品成縣縣子,虛授食邑千戶。
周倉,原乾州瀚陽城正七品致果校尉,鄉士,協助關羽有功,升為從六品懷化司階,晉新爵為正六品楊縣縣男,虛授食邑五百戶。
李冰,原豐州從五品長史,代州牧,正五品朱縣縣子,治水有功,豐州政務清明,擢升為正三品豐州牧!
子產,原豐州從六品通判,代豐州刺史,任職期間政務清明,擢升為從五品豐州長史,繼續擔任代豐州刺史。
周亞夫,正四品壯武將軍、中憲大夫,正四品朱縣縣伯,正四品豐州防禦使,駐守豐州,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升防禦使職為從三品豐州都督。
黃蓋,原豐州碧波城正八品宣節校尉,駐守當地,肅清治安,訓練水軍,督造戰船有功,擢升為正七品致果校尉。
簡無疚,原豐州葦河城正八品保義校尉,駐守當地,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升為從七品翊麾校尉。注:鄭國上大夫簡義之子。)
丁奉,原豐州邢城正五品寧遠將軍,正六品開縣縣男,駐守當地,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晉新爵為正五品開縣縣子,虛授食邑千戶。
包拯,原晏州正三品州牧,正議大夫、正五品奉明縣子,治理地方有功,晉爵為正四品奉明縣伯,虛授食邑兩千戶。
展昭,原禦前正七品帶刀侍衛,護衛包拯、協助處理政務有功,晉升為禦前正六品帶刀護衛。
蔣琬,原晏州從八品承務郎、代晏州刺史,治理地方有功,擢升為從六品晏州通判,繼續擔任代晏州刺史。
姚符,原晏州從六品忠顯校尉,代晏州防禦使,駐守晏州,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升為正六品昭武校尉,繼續擔任代晏州防禦使。注:蔡國降將,曾主動協助甘寧攻取碧波城)
蒙恬,原晏州獨龍關從八品禦侮校尉,督造關外大橋、棱堡,打通補給通道有功,擢升為正七品致果校尉。
管仲,原平州正四品平丘郡守,代平州牧,縣士,治理地方功勳卓著,擢升為正三品平州牧,晉新爵正五品陳棧縣子,虛授食邑千戶。
觸羽,原平州正六品承德郎、代平州刺史,治理地方有功,擢升為正五品治中從事,繼續擔任代平州刺史。注:衛國降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存孝,從四品宣武將軍,正四品柘縣縣伯,正四品平州防禦使,駐守平州,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升為正四品壯武將軍。
長孫無忌,原從六品通判,縣士,代壽州州牧,治理地方功勳卓著,擢升為從五品壽州長史,晉新爵正六品古藺縣子,虛授食邑五百戶,繼續擔任代壽州牧。
張居正,原從八品承務郎,代壽州刺史,治理地方有功,擢升為從六品壽州通判,繼續擔任代壽州刺史。
王堅,原從八品保義校尉,代壽州防禦使,訓練士卒、肅清地方有功,擢升為正七品致果校尉,繼續擔任代壽州防禦使。
張騫,原禹州從八品承務郎,招降北漠各部、治理地方有功,擢升為從六品禹州通判,擔任代禹州刺史一職。
班超,原禹州從八品禦侮校尉,督造禹州新縣、棱堡有功,擢升為正七品致果校尉,領八千兵馬進駐陰山縣,統領周圍十二棱堡,肅清周圍敵對部落,並擴建通往臨川官道事務。
馬援,原禹州正八品宣節校尉,統管禹州軍政,功勳卓著,擢升為正六品昭信校尉,並以武職代禹州牧一職。
霍去病,原禹州從八品禦武校尉,擊敗草原敵對部落,拓土有功,擢升為從六品忠顯校尉,代禹州防禦使一職。
王彥章,原禹州落鷹關正五品定遠將軍,正五品灃水縣子,鎮守關隘、協調往來軍政後勤事務有功,升為從四品顯武將軍。
程堅,原禹州落鷹關正七品忠翊校尉,王彥章副將,功勳同上,升為從六品忠武校尉。
狄仁傑,原晉州從六品通判,縣士,代晉州牧,治理地方功勳卓著,擢升為從五品晉州長史,晉新爵為正六品驚蟄縣男,虛授食邑五百戶,繼續擔任代晉州牧。
趙湧,原晉州從六品通判,代晉州刺史,治理地方兢兢業業,升為正六品晉州主事,繼續擔任代晉州刺史。注:最早追隨嚴洛的嚴國濱縣縣令)
黃忠,原晉州正四品忠武將軍,正四品晉州防禦使、朝奉大夫,邑卿,駐守晉州、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晉新爵為正五品青銅縣子,虛授食邑千戶。
甘寧,原晉州隱城郡從五品武略將軍,正五品永德縣子,駐守當地,肅清治安,訓練水軍,督造戰船有功,升為正五品定遠將軍。
百裏奚,原雲州從八品承務郎,代州牧,治理地方功勳卓著,擢升為從六品雲州通判,繼續擔任代雲州牧。
陳宮,原雲州從八品承務郎,代州刺史,治理地方功勳卓著,擢升為正七品宣德郎,繼續擔任代雲州刺史。
趙雲,原雲州正六品昭武校尉、縣士,代防禦使,駐守雲州、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升為從五品武略將軍,晉新爵正六品商縣縣男,虛授食邑五百戶,繼續擔任代雲州防禦使。
廖化,原雲州海棠郡從九品陪戎校尉,駐守地方、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擢升為正八品保義校尉。
王猛,原欽州正五品治中從事,正六品天淮縣男,代州牧,治理地方功勳卓著,軍務謀劃、後勤運輸等皆有大功,擢升為正四品欽州磨城郡郡守,晉爵正五品天淮縣子,虛授食邑千戶,繼續擔任代欽州牧。
蕭何,原欽州從六品通判,正六品五穀縣男, 代州刺史,治理地方功勳卓著,後勤運輸有大功,擢升為正五品治中從事,晉爵正五品五穀縣子,虛授食邑千戶,繼續擔任代欽州刺史。
嶽飛,原欽州從四品明威將軍,正五品儲縣縣子,欽州防禦使,駐守欽州,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升為正四品廣威將軍,繼續擔任欽州防禦使。
夏魯奇,原欽州黑水關從五品武義將軍,正六品單塗縣男,鎮守關隘、協調往來軍政後勤事務有功,升為正五品定遠將軍。
袁可立,原宣州從六品通判,正六品菱山縣男,代宣州牧,治理宣州軍務政務皆有大功,擢升為正五品治中從事,晉爵正五品菱山縣子,虛授食邑千戶,繼續擔任代宣州牧。
周處,原宣州從六品通判,正六品常校縣男,代宣州刺史,治理地方政務有功,升為正七品宣州主事,繼續擔任代宣州刺史。
楊再興,原宣州從七品翊麾副尉,代宣州防禦使,駐守宣州,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升為正七品忠翊校尉,繼續擔任代宣州防禦使。
李泌,原蔡州從八品承務郎,治理地方有大功,擢升為從六品蔡州通判,任職代蔡州牧一職。
謝安,原蔡州從八品承務郎,治理地方、興建造船廠有功,擢升為正七品蔡州主事,任職代蔡州刺史一職。
周瑜,原蔡州正七品致果校尉,代蔡州防禦使,駐守蔡州,肅清治安、訓練水軍,督造戰船有功,擢升為正六品昭信校尉,繼續擔任代蔡州防禦使。
範蠡,原梁州從六品通判,代梁州牧,治理地方有大功,擢升為正四品梁州雲陽郡守,加爵正六品泰縣縣男,虛授食邑五百戶,繼續擔任代梁州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西門豹,原梁州從六品通判,縣士,代梁州刺史,治理地方有功,擢升為正五品治中從事,晉新爵為正六品曲縣縣男,虛授食邑五百戶,繼續擔任代梁州刺史。
尉遲敬德,原梁州鎮戎關從七品敦武校尉,鎮守關隘、協調往來軍政後勤事務有功,擢升為從六品忠顯校尉。
曹操,原趙州從五品長史,正五品當州縣子,代趙州牧,治理地方有大功,擢升為正四品趙州景陽郡郡守,繼續擔任代趙州牧。
賈誼,原趙州從八品承務郎,代趙州刺史,治理地方有大功,擢升為從六品趙州通判,繼續擔任代趙州刺史。
劉裕,原正五品武德將軍,正四品延平縣伯,代趙州防禦使,駐守趙州,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升為從四品信武將軍,任職趙州防禦使。
韓宿,正三品堯州牧,正五品北羊縣子,治理地方有功,加封正三品正奉大夫。
荀攸,原堯州從六品通判,代堯州刺史,治理地方有大功,擢升為正五品堯州治中從事,加爵正六品高台縣男,虛授食邑五百戶,繼續擔任代堯州刺史。
薛仁貴,原堯州從五品武略將軍,邑卿,代堯州防禦使,駐守堯州,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升為正五品定遠將軍,晉新爵為正五品茂林縣子,虛授食邑千戶,任職堯州防禦使。
楊黎,原堯州燭山郡正七品別將,正六品陰山縣男,駐守地方,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有功,升為從六品振威校尉注:趙國降將)
魯肅,原海州從六品通判,代海州牧,治理地方有大功,組建海防衛所,抵禦海寇有功,擢升為正五品治中從事,加爵正六品梧縣縣男,虛授食邑五百戶,繼續擔任代海州牧。
顧雍,原海州從八品承務郎,代海州州刺史,治理地方有大功,協助組建海防衛所有功,擢升為從六品通判,繼續擔任代海州刺史。
呂布,原海州從五品武略將軍、正五品石壁縣子,代海州防禦使,駐守海州,肅清治安,訓練士卒,抵禦海寇有功,升為正五品靖海將軍,任職海州防禦使。
其他瀾州、涼州,因為是剛剛冊封沒有多久,因此暫不為其文武封賞。
但如今祖逖坐鎮那各城,因此調瀾州黨楊郡正九品仁勇校尉周泰,前往婁煩關坐鎮,並晉升其為正八品宣節校尉。
如此一來,秦國各地文武,嚴洛按照吏部考評,都進行了適合的封賞。
而目前為止,得到爵位的人裏麵,已經全部都是新爵,舊有爵位的臣子盡數得到了合理晉升。
這次封賞,不僅僅隻是因為科舉之後有新人充實基層。
畢竟不出意外的話,數年之內,秦國都需要積蓄實力,不會主動對外用兵。
所以原本職位過低的文武升職一下,也算是表彰他們的努力。
這些人僅僅執掌一州、一郡之地,政務軍務上都是遊刃有餘,的確成效非常顯著。
喜歡召喚天下!從流亡公子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召喚天下!從流亡公子開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