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各懷鬼胎

字數:3918   加入書籤

A+A-


    望著漫無邊際、隻有飛鳥掠過的茫茫海麵,他心頭亦是沒有底的。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已經擺足了姿態,斷然沒有中途打斷的道理。
    蕭成勳此刻一片悲涼無處訴說,盛滿了怒意,卻又不知到底該恨誰。
    是該恨老天造化弄人?還是該恨自己沒有趕在宇文斯賢之前見到謝妡竹?亦或該恨佳人芳心不在他身上?
    總之,他的情路怎麽就會如此坎坷?
    蕭成勳隻恨自己癡情錯付,他現在一門心思就想著怎麽才能追到他倆,然後好好理論一番。
    宇文斯賢和謝妡竹必須要給他一個說法,絕對不可能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敷衍他。
    端昭王的船繼續往前走了,隻留下一個遙遠孤寂的背影。
    可身後的北梁,尤其是皇宮裏,卻仿佛炸開了熱鍋。
    當蕭玉裴聽聞端昭王已經前往牡丹碼頭,要乘船追擊之時,他忍不住“啪”的一聲拍在禦書房的桌椅之上。
    “胡鬧!他要捉拿那兩個不要臉的狗男女,如實稟告朕就是了,朕自會派人為他出頭的。現在這叫什麽事兒?海上那種地方,向來是生死聽天命的,他就怎樣不管不顧的自己親自跟去了。萬一有個好歹,這讓朕怎麽跟皇後和他母妃交代呀!”
    蕭成勳派進皇宮回稟的人,眼見陛下動怒,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回話才能不在火上澆油,遂隻跪在地上連頭都不敢抬。
    蕭玉裴自知失態,也沒有繼續責怪他,就隻說讓他先回王府去,如實告訴越王妃,加派人手盯緊王府周圍,別讓人有機可趁。
    至於皇宮這邊,他決定召回羽林軍中郎將陳路,反正現在蕭成勳已經前往海上了,陳路他們繼續留在燕安城裏也不是最好的選擇,這部分人還是回來守衛皇宮才好。
    但海上的確變數太大,若派人也出船去尋找端昭王一行人,隻怕是來不及的。
    思來想去,他下了決心,同時派出使者前往大晉和南周,讓謝駿先和宇文仁各自都給他北梁一個說法。
    對於大晉,他希望謝駿先能攔截住宇文斯賢和謝妡竹的船,將人扣留在大晉,等待北梁的使者接回謝妡竹,畢竟婚約不能隨意作廢,否則兩國皇帝都將顏麵掃地。
    至於南周,不管宇文仁對宇文斯賢的行徑是否事先知情,他都不能置身事外。
    若是蕭成勳在海上一去不複返,令北梁失去了最得力的頂梁柱,那南周從上到下也都別想好過。
    這一次,蕭玉裴可是連國書都不想下了,直接讓人從燕安城出發去兩國。
    每次都是先禮後兵,這招卻是相當不管用,總是被人家蹬鼻子上臉,蕭玉裴越想越氣憤,順手拿起桌上的傳國玉璽就像砸下去。
    驚得身邊的內侍們不顧惹怒龍顏也要阻攔住陛下。
    眾人連連磕頭,又連連說道:“陛下萬萬不可,這可是傳國玉璽呀,請陛下三思。”
    蕭玉裴這才回過神冷靜下來。
    手中的玉璽完好無損的放回了禦桌上,然後冷哼了一聲,就出了禦書房,抬腳就往高皇後的玉坤宮走去。
    而他召進宮來準備前往大晉和南周的使臣,已經開始馬不停蹄的打點行裝,即刻出行了。
    南周皇宮,天威殿。
    宇文仁早在幾天前就得知了消息,宇文斯賢果然在離開豪州以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且現在他人在哪裏還是個未知之謎。
    但是宇文仁想想都能猜到,這個逆子定是去北梁了。
    雖然還是覺得有些不可理喻,但他並不是很生氣。
    宇文斯賢早就同他表明過心中所想,最後又的確是他這個當父皇的有所鬆口了,宇文斯賢才最終得以放心離開。
    說到底,不論事件結局會以何種方式結束,這還是他宇文仁自己釀造的苦酒。
    其實,他也是有私心的。
    眼看宇文斯德依然死性不改,宇文斯良亦是毫不掩飾自己的狼子野心了,他終於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再偏愛、再偏心也不能棄國家於不顧,宇文氏王朝的安穩才是最重要的,他宇文仁可以庸碌無為,但絕不能背上亡國之君的汙名!
    隻有宇文斯賢,才有一些英明君主的影子。
    這次南下治水,表麵上看來是他聽從了宇文斯德的建議,但其實他亦是有讓宇文斯賢手下的將士立大功的考量。
    一旦他們治水成功了,那就是給宇文斯賢長臉。
    日後冊立儲君之位時,才能夠堵上悠悠眾口。
    至於宇文斯德,他依然心愛他,畢竟是自己的發妻所生之子。
    但是這個兒子,的確不是當皇帝的那塊材料,太過有勇無謀、行事草率了。
    或許,不讓他當皇帝也是對他的一種保護,他這樣不求上進的紈絝子弟,隻有當個瀟灑一生的親王貴胄,才是最好的結局。
    宇文仁負手而立站在窗前,看著大殿深窗之後的茂密竹林出神。
    又是一年春夏,南周地處西北,若論風景秀麗,是比不了大晉那樣的江南春色的;氣候明朗,亦是比不上靠海而生的北梁。
    可是這大西北的竹子,卻是生長得比任何一處地方都要高大堅硬,怎麽砍都砍不斷。
    這就好像一個國家的命格,再繁榮富庶的魚米之鄉,若是沒有強大勇猛的軍隊來保家衛國,也終究隻會是砧板上的魚肉,落得個任人宰割的悲慘結局。
    沒錯,嘲笑得就是大晉這樣的內亂之國。
    這個謝駿先,委實不自量力,竟敢勾結北梁,妄圖圍堵南周。
    也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有幾斤幾兩。
    小國就是小國,就隻配在大國之間的夾縫裏生存。
    若想打破平衡,也得擦亮眼睛,看清楚誰才是真正的大拇指。
    否則,就等著狡兔死、走狗烹吧。
    一開始,宇文斯賢接近謝妡竹的時候,宇文仁還有些莫名其妙,區區一個和親公主,就能攪得三國不寧嗎?
    但現在,隨著端昭王從三皇子府搶走謝妡竹、宇文斯賢又為此偷赴北梁以後,宇文仁也慢慢改變了之前的想法。
    從謝妡竹下手,可能真的是一個改變三國關係的最好借口,如果成功攪黃了大晉和北梁的聯姻計劃,讓謝妡竹嫁給宇文斯賢,那麽之後能為南周所用的,就是大晉了。
    雖然大晉本身的力量不足為懼,但它依然有所價值。
    這個價值,就是成為左膀右臂。
    喜歡一生一世嬌寵她請大家收藏:()一生一世嬌寵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