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吾輩女子楷模也

字數:4338   加入書籤

A+A-


    陸春娘眸中浮起疑惑,奇怪一個偏遠山村的村民會問起宮中妃嬪。
    但她感念蘇知知一家出手相助,盡力把自己能回想起來的都說了。
    桌上的油燈啪地爆開一朵燈花。
    在寂寂冬夜裏清晰可聞。
    陸春娘說完所有能想起的細節。
    一直低頭沉默的郝仁抬起頭,對陸春娘露出一個很淺很輕的笑。
    那笑容清淺得仿佛風一吹就要散去的水霧,給人心上無端蒙上一層濕意。
    “多謝陸娘子告知。時辰不早,我與瑛娘就不擾你歇息了。”
    “不妨事。”陸春娘送郝仁和伍瑛娘出門。
    梅花的枝影在月下搖動。
    郝仁的衣擺被夜風微微拂起,伍瑛娘走在他身旁,牽著他的手。
    夫妻二人在夜色中並肩緩行。
    背影透出幾分蕭瑟和相互扶持。
    人可以很強大,也可以很脆弱。
    這些年無數個失落迷茫的時刻,隻有他們自己知道是如何支撐著彼此度過的。
    站在門口目送兩人的陸春娘正要關門,忽然使勁揉揉眼睛,懷疑自己眼睛出了問題。
    她看見郝仁的背影好像顫了一下,而後伍瑛娘側身彎腰,把郝仁打橫扛了起來!
    然後就這麽一路穩穩地扛回屋子,抬腳一踢,關上了門。
    陸春娘瞪眼如銅鈴。
    陸春娘:瑛娘真乃吾輩女子楷模也!
    次日一早。
    蘇知知和薛澈解決了一樁大事,精神抖擻地去上學。
    秋奶奶去書院食堂幫工。
    伍瑛娘等人則去黑山食肆。
    家中小院裏隻有阿寶和陸春娘。
    陸春娘沒閑著,把院子裏掛晾的衣裳都修修補補了一邊。
    她修補過的衣服,修身好看了許多,換上後連幹活都更利落了。
    她把秋奶奶縫了一半的虎皮裙也縫好了,還加了一層柔軟的內襯。
    陸春娘開始還有點怕阿寶,但是後來發現阿寶沒有惡意,甚至會很通人性地幫忙做事。
    臨去黑匪山前,她用多餘的布料,幫阿寶做了條套頭的圍脖。
    郝仁一家在白雲縣都忙,是白洵從黑匪山來縣裏接陸春娘回村裏的。
    “陸娘子,在下白洵,郝村長讓我來接你去村裏。”白洵趕著一輛驢車。
    陸春娘提著個小包袱,坐上了驢車,一邊道謝:
    “多謝白大哥。”
    白洵隻有一條手臂,在路上遇見其他婦人的時候,對方要麽用異樣的眼光看他,要麽不敢看他。
    白洵對於這點已經習慣了。
    可陸春娘不但老是偷瞄他的斷臂,還想往他袖子裏邊瞧。
    白洵索性卷起了右邊的袖子:“陸娘子想看什麽便看,不必偷偷摸摸。”
    陸春娘見白洵右邊袖子裏藏著半隻手臂,手肘以下的位置缺失,像是被人砍去了一般。
    所以準確地說,白洵不是隻有一條手臂,是有一條半手臂。
    她忙帶著歉意道:“白大哥莫誤會,我隻是在想給你做衣裳時,怎樣做能省點布料。”
    白洵:……
    陸春娘以為自己到了村裏後,會先寄住在某個村戶家中。
    可白洵把她帶到一幢獨立的小屋前:“這是陸娘子的屋子,已經打掃好了。”
    陸春娘驚喜地發現屋內一塵不染,光線通明。
    床、桌椅等基本的用具一應俱全。
    “白大哥,不知灶房在何處?我可在哪裏做飯取水?”
    白洵指著村中夥房的位置:
    “村中有人專門負責做飯,到了飯點,你去取飯即可。至於用水,東邊有個蓄水池……”
    “往西邊的那幾間是存糧食的庫房,你盡量少去北邊,那邊是捕獵區,有捕獸夾……”
    陸春娘沒想到自己在這麽個偏僻山村裏,居然還能過上有人做飯的日子。
    她明明身處山頭,卻有種回到宮中的有序感。
    所有的事情分門別類,有專人負責,利用每個人的長處和優勢,達到效率最大化。
    但也更加理解了為何村裏會需要一個單獨的人做衣裳。
    而令陸春娘最震驚的是,白洵帶她去了一間堆滿棉花的倉庫。
    是棉花!
    她在縣城小院中看到過一點棉花,以為是蘇知知家偶然得的。
    大瑜棉花稀少,陸春娘在宮中見過,也用棉花做過一兩件衣裳,她很喜歡。
    她甚至在尚功局看過一本外邦使臣帶來的紡織書籍,裏麵講到了一種在大瑜還未推廣開的紡棉技術。
    但棉花量少,宮中主要還是用絲綿綢緞,她也沒什麽機會練手。
    現在這裏竟然有一整座倉庫的棉花。
    “這些我都能用?”陸春娘抓著棉花,有種陷入綿軟雲朵般的不真實感。
    白洵:“都可以,獸皮和粗布在另一間,隻要衣裳合身,你想做成什麽樣都行。”
    陸春娘一頭撲進了棉花堆裏,做夢都要笑醒了。
    她可以紡棉、可以織棉布、還可以設計自己喜歡的樣式……什麽都可以做。
    還不用擔心貴人不喜歡。
    否極泰來。
    她賺大了——!
    接下來的日子,陸春娘一頭紮進製衣的工程裏。
    飯點的時候,她搬個凳子坐在夥房門口,挨個給人量尺寸,然後細心地一一記錄。
    於是夥房門口越來越熱鬧了。
    忙活完一天的村民們排隊到夥房門口,先捶一拳小宋搬來的墨團,然後到陸春娘那量尺寸。
    最後端著滿滿一碗飯菜,圍著火堆一起吃。
    伍瑛娘和秋奶奶不在,山裏夥房換了人做飯,雖然味道不如之前,但是菜肉分量依舊足足的。
    熱乎乎地吃下去,身子都是暖的。
    篝火燃起的煙從山中嫋嫋升起。
    山頭的房子建好了一座又一座。
    “今年又能過個好年了。”
    “準備點爆竹煙花吧,知知又快放假回家了。”
    “……”
    冬夜裏的星星明亮又寧靜。
    懸在萬仞之上,是世上最堅韌不滅的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