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黑山鄉!
字數:5340 加入書籤
伍瑛娘捧起郝仁的臉:“很好,就是有時會想你們。”
郝仁的手指撫上伍瑛娘的眉骨,輕輕地落下一個吻。
咚咚咚!
外麵敲門聲響起。
郝仁的身子一頓,眉頭下壓,想假裝沒聽到敲門聲。
咚咚咚!
敲門的人卻沒有放棄,還在激動地敲。
伍瑛娘:“我去開門吧,說不定是兩個孩子回來拿東西。”
郝仁按住伍瑛娘:“我去開。”
郝仁披上外衣沉著臉去開門了。
門一開,是賀三郎欣喜又燦爛的笑容:
“子……表兄,我剛聽說你回來了,這是我製好的第一批茶葉,我特意拿過來給你嚐嚐。”
賀三郎大半年的時間精力都投入在了茶葉裏。
茶葉記錄冊都寫完了三本,多次試驗後,終於有一批茶葉讓他覺得味道能入口。
“好,有勞你了。”
郝仁收下了茶葉,臉上擠出一個笑,然後就要關門。
賀三郎:“哎,我還沒說這茶怎麽泡呢……”
郝仁:“賀三,我有些累,要稍作休息,改日再泡茶。”
郝仁無情地關上了門。
從縣裏回村過年的老徐從這路過,招呼著賀三郎一起走:
“阿三,你杵這作甚?”
“你說你,人家郝村長和瑛娘久別勝新婚,你怎麽沒點眼力勁?”
老徐真是看得直搖頭。
賀三郎聽明白了後麵那句的意思,聯想到剛才子信阿兄急急關門的樣子,有點臉紅,訕訕地走了。
老徐拉著賀三郎: “也不怪你,誰讓你孤家寡人一個呢?你還沒娶親吧,要不我給你做個媒……”
屋內。
郝仁再次把門鎖好,擁著伍瑛娘說話。
兩人還沒說幾句,院外又傳來哐哐哐的敲門聲。
向來麵上溫和的郝仁臉色都陰成黑鍋了,他抱著瑛娘:
“瑛娘,我們不開門。”
聲音執拗,有些像過年時沒得到糖吃的蘇知知。
可門外敲得越來越大聲,比剛才賀三郎敲得還激動。
伍瑛娘看著郝仁生氣的樣子,覺得好笑:
“我去看看,要還是賀三的話,我就揍他一頓。”
這回伍瑛娘去開門了。
小院的門再次打開。
縣令宋平的臉在門口露出來,他一點不把自己當外人,抬腳就想進去:
“伍娘子,郝村長回來了吧?剛好,我們一起商量一下設鄉的事,今日就把這事定了。”
涉及到村裏的大事,伍瑛娘還是讓宋平進來了。
郝仁坐在屋裏長歎一口氣,拿著賀三郎剛送來的茶葉去泡茶了。
清冽的茶香四溢。
宋平接過郝仁遞過來的茶碗,一口沒喝,先把事情給說了:
“這兩年良民村附近的人越來越多,旁邊多了好幾個雜姓村,商鋪也都開起來了。年底的時候我核算了一下各處的人口,這一帶的人口已經可以設鄉了。”
“設鄉之後,黑匪山這一片的戶籍就可以統一管轄,之後可能還會在這裏設更大的趕集點,有更多人搬過來。”
伍瑛娘和郝仁對於設立鄉的想法都很讚同。
大家都看見這一片逐漸興旺起來,以後隻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搬過來,已經落腳的人也會成家生子,人口會進一步擴大,村子也越來越多。
人多的地方,為了維持秩序,就需要管轄。
宋平喝了一口茶,讚了句:“這茶不錯。”
讚完後,宋平又問:
“叫什麽鄉呢?”
這個問題,郝仁和伍瑛娘沒有直接回答。
晚上全村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村民們。
村民們第二日四散開來又告訴了長工們和開店的店家。
大家聽說要設鄉也都很高興,這意味他們來這裏來對了,這是越來越好的勢頭。
而且他們就希望良民村的人當鄉長,他們才信得過。
至於叫什麽名字,一度出現了幾種聲音。
有的說叫良民鄉,有的說叫黑山鄉,有的說黑匪鄉,有的說布墨鄉……
最後,黑山鄉以壓倒性的優勢被定下來。
很多人剛開始來的時候就是對黑山墨和黑山布慕名而來,現在日日在作坊勞作,領著不菲的工錢,他們對“黑山”二字甚是信賴。
黑山墨、黑山布、黑山酒樓都是他們的驕傲,以後他們走出去,就說自己是白雲縣黑山鄉的人。
正月過完後,山腳下小路的路口多了一塊大石碑。
石碑和成人一般高,刻上了“黑山鄉”三個大字。
字體被紅漆描過一遍,紅亮亮的,很顯眼。
蘇知知在石碑旁邊埋了花種子,等明年石碑邊就會開出一片花來。
郝仁從郝村長變成了郝鄉長。
還是很忙。
他從西北回來之後,常常去村裏的打鐵坊坐一坐。
村裏有更多的人去開采鐵礦了,打鐵坊幾乎每日都會產出新的物件。
之前村中決定過要給每位村民打造武器,現在終於陸陸續續打好了。
大小樣式都是根據每位村民的情況定製的,每個人拿到自己的武器都覺得很趁手。
至於那些不會使刀槍劍鏢的人,比如郝仁,則分得了一個彈弓,好歹也能頂點用。
秦嘯和魏大栓回來之後,琢磨起操練隊伍的事情。
他們和白洵商量著:
“以前村裏的護衛隊隻要巡邏村子,維護村裏治安,現在黑山鄉人多了,隻靠原來一支護衛隊肯定不夠。”
“現在我們村有了兵器、也有了武功底子,不如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訓練中,把眾人分成數支小隊,輪流訓練?”
白洵也道:
“不僅我們良民村,其他雜姓村的人手也可以利用起來,最好每個村都訓練一批人,這樣的話,就算出了什麽急事,支援人手沒到時,他們自己也能應付一陣。”
秦嘯、魏大栓和白洵商量出了一個大致的計劃,然後告訴了郝仁。
半個月後,黑山鄉就編成了一支黑山護衛團。
護衛團有近千人之多,內部劃分為不同支隊。
每日半天訓練,半天幹活。
宋縣令隔個十天半個月的就來黑山鄉看看。
他每次因公務而頭疼的時候,看見黑山鄉的大家安居樂業,集市熱鬧,就會覺得心中激昂,又有了為民效力的動力。
看過之後,就會來良民村討一杯茶喝。
他覺得上次在郝仁家喝到的茶提神醒腦,清冽有回甘。
蘇知知幹脆帶著宋縣令去茶園找賀晏青。
“等顧刺史回來看見黑山鄉成立了,定然也會感到欣慰。”宋縣令站在黑匪山的山腰,俯瞰絡繹不絕的人流。
在旁邊帶路的蘇知知問:
“顧刺史去哪裏了?”
宋縣令向北眺望:“顧刺史今年過年回京述職去了,還沒有回來。”
蘇知知也跟著往北看,隻看見綿延的青山。
“京城裏過年好玩嗎?”
宋縣令:“京城過年也很熱鬧,比黑山鄉更熱鬧。有些官員甚至能去宮中赴宴。”
蘇知知:“宮宴是什麽樣的?”
宋縣令苦笑搖頭:“我官職低微,從沒去過。”
蘇知知:“那等顧刺史回來,我們問問他有沒有去。”
……
長安,顧家。
顧景躺在榻上,嫌棄地捏著一封帖子:
“什麽賞春宴?縮在那吹冷風,有什麽好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