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絕佳之處
字數:4768 加入書籤
靡婆人殺進來了。
戍邊軍沒有守住。
那些正好從交州外出的百姓,不敢回去了,拚命地往北逃,驚慌地把消息帶到了嶺南各處。
與此同時,靡婆的軍隊也在不斷深入。
消息傳到潯州後,潯州人心惶惶。
有的人聽到消息後就跑了,包袱一拎,跑去外地投奔親友。
有的人決定不跑,覺得蠻夷不足為懼,等援軍一到,靡婆軍隊肯定會撤走。
大多數人都猶豫不決, 不想輕易離開,但同時又把家中的值錢家當收拾好,隨時準備跑路。
顧刺史也是頭疼。
嶺南各州的刺史都八百裏加急向長安遞了消息,長安那邊定然會派援軍來。
可援軍什麽時候到,靡婆會打到什麽地步,他們能不能撐到援軍來……無人知曉。
顧刺史聽說下麵有的縣令居然都先跑了。
他氣得命人把那縣令捉回來,狠狠打了幾板子:
“蠻夷還沒打過來,你身為父母官都跑了,那下麵的鄉裏村裏豈不是全亂了?!”
也有縣令積極應對,比如宋平。
宋縣令覺得自己在嶺南做縣令這幾年,人生經曆過於豐富了。
現在連蠻夷入侵都遇上了。
宋縣令聽說靡婆人打來的消息後,一整夜沒合眼,就坐在案前看了一宿的潯州輿圖。
他在規劃,如果朝廷援軍來遲了,他們要按照什麽路線逃?
如果逃不出潯州的話,要往哪裏躲?
朝廷援軍能及時到固然好,可萬一真到了最可怕的那一步,他絕對不能讓白雲縣的百姓困死在城裏。
他需要找。
找一個多山多林,方便藏匿的地方。
找一處易守難攻的地勢。
找一個能囤糧食,有水源的地方……
要滿足上麵所有的要求。
宋縣令的手指在輿圖上都快蹭破皮了。
黎明時分,他雙眼烏青地拿著筆在黑山鄉附近畫了一個圈。
……
蘇知知、薛澈還有孔武回到了黑匪山。
跟著他們一起回到山上的,還有一大捆顏色未轉紅的荔枝和邊境戰亂的消息。
黑山鄉各個村裏都學著良民村集議,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該怎麽辦。
黑山鄉才成立幾個月,他們好多人才搬進新屋沒住多久。
好不容易在這裏落腳紮根,這個時候又要因為戰亂逃跑。
更關鍵的是,他們就算逃也不知道該往哪裏逃。
他們要是知道更好的去處,當初就不會跑來這裏落腳。
日子眼見著過好了,他們不想走。
真的不想走。
各個村子討論到最後,決定還是先看良民村怎麽做,看郝鄉長怎麽說。
黑匪山頂。
蘇知知、薛澈、孔武還有阿寶走到村口的時候,良民村也正在集議。
郝仁和白洵站在前麵,幾百村民在地上圍坐了好幾圈。
老徐正在誇張地拿手比劃:
“……老子內力以一當百,想當年,老子在戰場上,一把能拍飛十來個!胡人二十萬大軍入大瑜的時候,老子都沒跑,現在更不可能跑。”
“老徐,眼下不是光靠你以一當百就有用,我們村有幾百人,整個黑山鄉有幾千人。如果要留下來,我們要守的是整個黑山鄉。”
無涯也站起身發言。他雖然也不想走,但是之前黔州暴動官民相殺的慘烈讓他心有餘悸。
陸春娘蹙著眉,兩手抓緊了衣袖:
“那我們為何不能守住黑山鄉?黑山鄉是我們看著一點點壯大的,是我們一日日辛苦建起來,我們有這麽多的人,有村民,有長工,有厲害的江湖高手,還有黑山護衛團……我們布坊的人都不想走!”
花二娘把手裏沒啃完的瓜子往虞大夫手裏放,叉腰道:
“春娘說得有理,敵軍還沒打來,我們何必滅自己威風?老娘釀一缸子鶴頂紅斷腸酒,一缸子潑下去,也是以一當百。”
秋錦玉問:“那萬一沒能擋住靡婆軍呢?”
花二娘:“秋姐,我們要是擋都擋不住,提前逃也未必逃得掉呀。”
“二娘,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說要提前逃。”
秋錦玉也站起來了,她的態度平靜些。
夥房隊的人手都看著秋錦玉,等秋錦玉發話。
秋錦玉遙指著黑匪山附近一片山頭:
“我的意思,不管是逃還是不逃,我們都應該在黑山鄉做好萬全之策。你們仔細再看看黑匪山的地形,想想當初剛到黑匪山的場景。”
“這裏就是最好的藏身之處,要逃也是別人逃到我們這,我們已經在最安全的地帶。”
秋錦玉這麽一說,大家都愣了片刻。
黑匪山這個名字不是良民村的人取的。
百餘年前,這裏就有過山寨,就有山匪聚居過。
他們在山裏稱王稱霸,剿匪的官兵來了也不怕。
因為這一片山峰環繞,山路和盆地周邊多有峭壁,自然形成了多個製高點。
隻需少量兵力駐守,就可以守住黑山鄉的入口,易守難攻。
後來,良民村最早的一批人選擇這裏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十幾年前的嶺南就是天災肆虐,盜匪橫行,他們找到這樣一個絕佳的避世之處,在此處隱居休養。
翠花嬸子連連點頭:
“對對對,秋姐說的有理,這一片山中洞穴多,我們可以把糧食暫時屯到洞穴裏,之後人就算躲進洞裏去呆十天半個月也餓不死。”
魏大栓和秦嘯也想到洞穴這一點了。
天時說不好,但地利他們絕對占了。
魏大栓:“除了屯糧食外,峭壁上的洞穴還可以做藏兵之處,我和豹子帶護衛團訓練的時候,找到過幾個適合的洞穴。洞口隱蔽,內部幹燥,足以容納數百人。隻要從山頂地麵上挖通地道,就可以埋伏其中。”
秦嘯道:“任敵方多少兵力,隻要進不來,我們就有勝算。況且我們隻是要拖延數日,等待援軍。我們護衛團有千人,若武器裝備能供應好,後方糧食醫藥充足,可以將敵軍堵在黑山鄉的關卡外。”
“諸位說的都在理。”
郝仁這個時候開口了。
村民們耳朵都豎起來了。
“靡婆五萬大軍兵分三路,我們跑也未必能跑得掉。跑出了黑山鄉,我們便是一盤散沙,但在這裏,我們還有勝算。”
“黑山鄉我們所知範圍內最佳的棲身之所,我們當務之急是要準備足夠的糧食、兵器、藥材、棉布,根據地形製定好抗敵的策略,分配每個人的任務。我們不自亂陣腳,黑山鄉就不會亂。”
一番討論後,村民們冷靜了很多。
聽完郝仁總結,大家更覺得有了主心骨。
對,他們不能慌。
他們不是沒吃過苦的人。
以前苦難來的時候,他們的力量不足以抵抗,隻能逃離,但現在他們有一群人,他們可以與之抗衡。
人群中,忽然有人叫:
“那孩子們怎麽辦?要不要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