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十三歲
字數:4913 加入書籤
三年後。
昭慶十三年,西北。
冬去春來。
地裏種子發芽冒出了土,柔嫩的幼芽在風中點頭,莖稈纖細卻堅韌。
張副將蹲在瓜苗邊,粗糲黝黑的手指撫過瓜苗的嫩葉:
“阿澈你看,這瓜苗長得好啊,今年的瓜肯定跟去年一樣甜脆。”
想到去年夏秋時鮮甜多汁的瓜果,張副將咧開嘴,齒間還留著甜味。
“今年庭州的百姓們也都開始種瓜了,種的多了可以交給商隊賣到南邊。”
旁邊的小少年舉目遠眺,滿眼都是青綠的瓜田,無垠的黃土上如同鋪了許多塊綠絨毯。
他身上穿著去年換的鎧甲,腰間佩劍,眼睛熾熱明亮。
是正在長大的薛澈。
他的個頭比三年前躥高了不少,聲音也褪去了稚嫩,有點沙啞。
西北的陽光將他的膚色曬深,麵龐的輪廓愈加分明,雖然臉上還帶著幾分青澀,可眉眼間隱隱透出英氣。
這三年,他在邊疆同薛家軍一起種田、訓練、抗敵。
雖無大戰役,但他在一些小戰中與胡人交過手,有了些沙場實戰的經驗,也算是一名小將了。
奔騰的馬蹄聲傳來。
“籲——”雲靳在瓜田邊勒住馬,對薛澈喊:
“阿澈,走,將軍喚你過去。”
“好。”薛澈走到自己的馬邊,熟練地翻身上馬。
兩人騎馬進了軍營,進了薛玉成的帳內。
帳內,薛玉成和紫玄長老正在說話。
“將軍、師父。”薛澈在軍營中隻能和其他人一樣叫薛玉成“將軍”。
薛玉成:“阿澈,紫玄長老要離開西北了。”
薛澈驚訝:“師父為何要走?可是我哪裏學得不好?”
“非也非也,你學得很好。”
紫玄長老捋著長胡子,幾年前被燒掉的胡子又長出來了,捋得很順。
“就是因為學得好,老夫該教的功法和招式都已經教給你了,餘下的,就要靠你自己踐行和領悟了。”
薛澈的劍法的確小有所成,和多年征戰的薛玉成都能過上幾十招。
今年年初,他終於能拿起無涯為他鑄的那把劍了。
薛澈還想挽留,但是紫玄長老搖頭道:
“死小子,你也該讓師父歇會兒,在西北吹了這麽久的風,老夫要回嶺南休息去了。”
薛澈隻得對紫玄長老行了大禮:
“徒兒多謝師父這幾年來的悉心指點,日後定當好好習劍,不負師父期許。”
薛玉成:“還有一事,雲靳家中有喜,要回長安探親了,澈兒你也一同去長安。“
雲靳摟住薛澈的肩膀,喜上眉梢:“我媳婦兒生了個胖小子,我回去看看。”
雲靳在西北待了快十年,也是老大不小的了,去年回京終於娶了親,最近這兩日剛收到信,說是家中妻子已經生了。
“恭喜靳哥!”薛澈先祝賀雲靳一番,但轉而又收起笑,“我回長安是不是不太穩妥?萬一有人認出我,會有不少麻煩.”
薛澈說完,帳內其餘三人都笑。
薛玉成看著兒子:
“昭慶六年時,你六歲離開長安,之後在嶺南和西北一直沒回去。如今你已離開長安七年,長安眾人以為你已經不在人世,而且——
你自己照鏡子看看,你現在同六歲時的模樣像麽?”
紫玄長老先擺手:“別說六歲,老夫剛到黑匪山那日,你七歲吧?和現在完全是兩個模樣!”
紫玄長老說的也不誇張。
薛澈的眼型和小時候還是一樣,不過整個人的麵容和氣質確實變了不少,讓人很難想到這會是當年那個孱弱病態的孩童。
薛玉成:“你對外的身份是阿靳的親戚,也該與阿靳一起回去一次了,否則旁人也會生疑。你若實在擔心,路上可以遮麵,回到京城後請秋姐幫你稍作遮掩便可。”
薛澈這才道:“好,我同靳哥一起回長安看看。”
雲靳在薛澈耳邊笑:“嘖,剛好回去見你那小青梅,否則人家都不記得你什麽樣了。”
薛澈抿唇,把雲靳推開了一點。
知知的記性很好,才不會忘記他的樣子。
“你們這幾日料理好手中的事務,理好後,就出發吧。”
“是,將軍!”
……
長安。
黑山府。
“要遲了遲了!”
“娘,我出門了!”
蘇知知拎著自己的小書箱和蛇皮鞭子,從院子裏衝出來,一路箭步,飛撲進馬車。
“知知,你還沒吃早飯。”伍瑛娘對著院子裏閃過去的身影叫。
“娘,來不及啦!我要趕緊去武學館。”
少女婉轉的聲音從馬車裏傳出。
“不行,早飯怎麽能不吃?”倪天機一個飛身落到馬車邊,把用紙包好的煎餅從馬車窗口塞進去。
“這是你秋姨給煎的,還有豆漿,路上都趁熱喝了。”
“知道啦,倪伯伯,我會都吃完的。”
馬車窗口探出一個頭來,蘇知知一雙圓溜溜的杏眼似兩顆浸在晨露裏的黑葡萄,又黑又亮。
三月春輝跳躍在她的肌膚上,臉頰粉嫩如春桃,笑時若雲破月來,光華流轉。
十三歲的蘇知知,臉瘦了些,一張還未長開的美人麵有了少女的清秀。
骨子裏卻還透著一股子機靈活潑的勁。
“知知,坐穩了,我們出發。”白洵提醒了一句,駕馬往武學館的方向駛去。
蘇知知在馬車上一口煎餅一口豆漿,煎餅裏有菜有肉有煎蛋。
而且肉還是炸過的豬排肉,外麵裹了一層薄薄的麵粉,吃起來外酥裏嫩。
蘇知知吃得很滿意,身體裏攢了許多力氣。
武學館還沒有正式開學,今日還是招生的第一日。
蘇知知作為這三年來最優秀的學子之一,要像當初祁方一樣去幫忙,和來武學館報名的學生過招。
她向來睡得好,起得早,可是昨晚黑山府吃烤羊肉吃到太晚,她今早差點睡過頭,還好趕上了。
“周祭酒、林教頭、熊博士,早!”蘇知知走進武學館。
周祭酒幾人回頭,滿臉喜氣:“知知來了,人齊了,我們馬上開始。”
館內的考核場地已經布置好了,武學館的大門徐徐大開。
門外,已經排了一條長隊。
熊博士很看好今年的招生情況:
“我們武學館這幾年的風氣和名聲都好了不少,招的好苗子越來越多。”
林教頭補一句:“飯桶也比以前少,著實令人欣慰。”
因周祭酒鐵了心要整頓好武學館,冒著得罪不少人的風險,把那些紈絝子弟整治得服服帖帖的。
那些紈絝子弟回去後見人就罵,說武學館不是什麽好地方,勸人能跑多遠就跑多遠。
風聲傳開,大家都知道,武學館再也不是昔日可以混日子的地方了。
紈絝圈裏本來打算來武學館的人,要麽做好了吃苦的心理準備,要麽就打死也不肯來。
“我們下的功夫沒有白費,終於見成效了。”
周祭酒的三年目標達成,對此很滿意。
“招生考核開始,請第一位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