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印堂發暗
字數:4754 加入書籤
和親隊伍終於要出發了。
兩千騎兵的鐵甲映著熹微晨光,護著朱漆鎏金的公主鸞駕。
八寶香車被四匹健碩有力的駿馬拉著緩緩離去。
最前頭的儀仗隊手持各色旌旗,旗子上的“瑜”字在晨風中抖動。
公主鑾駕後是長長的車隊,滿載金銀珠寶、綾羅綢緞。
不是嫁妝,而是給鐵勒汗的賠款。
寧安公主坐在馬車內,身上穿著厚重華麗的嫁衣,腦袋上沉重的頭飾快將她脖子壓彎了。
她揉揉眼睛,眼睛還是有幾分酸痛的。
她今早已經和母妃還有皇兄再三拜別了。
寧安本來打算和父皇告別的時候隻行禮,不說話。
可真正到送別的時候,父皇根本就沒有出現。王內侍說父皇身體不適,來不了。
寧安聽後,在心中冷笑。
她真是看清了。
這僅剩的一點父女情分,他都不珍惜,甚至不來見她最後一麵。
和親的隊伍如一條蜿蜒的長龍,出了宮門,遊移過朱雀大道,再出城門,最終連尾巴都消失在長安城內。
寧安回頭看了一眼長安城,心中湧起一種預感。
有些人,她也許再也見不到了。
蘇知知和薛澈在街道的窗邊看著和親隊伍離去後,才回黑山府。
蘇知知的心情悶悶的。
薛澈也不開心:
“割地賠款和親都不是根本之法,隻會助長敵軍野心,讓他們將來得寸進尺。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戰場上打敗他們。”
阿寶飛撲過來,張開翅膀,一下一下地拍著蘇知知的背。
蘇知知摸摸阿寶的頭:
“也不知道黑山軍什麽時候能到。”
從潯州到長安,路途遙遠,而且黑山軍人數眾多,行進速度無法與單人策馬的速度相比。
薛澈:“行軍不易,夏季路上又多雨,現在才兩個月不到,應當還要一段時日。”
蘇知知抬頭望著陰下來的天空:
“長安城現在更空了,北上的軍隊還在關內道,今日護送和親又走了兩千騎兵。”
天上的烏雲越聚越多。
黑雲壓城,壓得長安的宮城快要塌陷似的。
宮中才送走和親的寧安公主,又炸開了一個消息:
張太傅在東宮被太子氣暈倒了,被人送回府中的時候都還不太清醒。
太子在東宮也不省人事,危在旦夕!
東宮。
慕容禛躺在床上,眉頭緊縮,蒼白的麵上浮著一層虛汗。
疼,很疼。
仿佛有無數把刀切開他的頭皮,要劈開他的頭骨。
自從寧安那日來東宮罵了他一番,他心中存著怨氣,頭疼更難受了。
張太傅來給他講學時,他一個字都聽不進去。
張太傅見慕容禛麵色不好,便讓慕容禛好好休息:
“老臣知太子因胡人入侵和公主和親之事憂憤,太子不必勉強自己,萬萬保重身體。”
慕容禛在東宮待不下去,也打算去外麵走走。
他轉身走得急,撞上了正端茶水進來的宮婢。
嘩啦——
茶水潑了慕容禛一身,慕容禛衣擺和鞋子上都是水漬。
那宮婢嚇得麵如土色,立刻跪下來:
“婢子該死……求太子饒命!婢子……”
慕容禛耳邊嗡鳴,頭腦昏沉,看著那宮婢的嘴巴開開合合,卻聽不見她說的話。
煩躁像一張從天上撲下來的大網,束縛得他更加躁怒。
慕容禛順手抽出旁邊牆上掛著的佩劍,直接對著宮婢的脖子揮了下去。
宮婢潔白的脖頸當即開了一道駭人的血口子,血噴濺在慕容禛的衣擺處。
她睜著眼倒在茶漬和血水中,嘴巴再也不動了。
“太子、太子……”身邊的宮人瞬時跪了一地。
慕容禛卻在看見血濺一幕時覺得舒暢了不少。
尖銳的耳鳴聲停下了,頭疼了也好似緩解了一些。
還未離開的張太傅看見這一幕,氣得身子發抖,怒問慕容禛:
“太子!老臣教導太子數年,一直教太子寬以待人,將來做個仁德之君。太子豈可因小事便濫殺無辜?!”
張太傅若非親眼所見,簡直不敢相信他日日教導的太子會這樣隨意殺人。
他更不敢相信太子在濫殺無辜後,會冷冷道:
“孤若不好好教訓宮人,他們隻會一再犯錯。孤施以教訓,天經地義。”
張太傅顫巍巍地指著地上的茶水和血跡:
“敢問太子,這宮人何錯之有?犯了什麽大錯,竟讓太子下如此狠手?”
慕容禛聽著張太傅責問的語氣,心中的怨氣又升上來,頭疼也隨之回來:
“孤處置東宮的人,輪不到太傅來插手。孤不論做什麽,太傅都不滿意。太傅教了孤幾年是不錯,但莫忘了誰是君誰是臣。”
“太傅若仍要責問孤,便先問問孤手中這把劍!”
張太傅喉間堵了一團浸了血的棉花,難以置信地看著慕容禛。
他清楚地看見慕容禛眼中的恨意和怨憤。
他用心教了數年的學生竟如此恨他、不敬他,甚至想殺了他。
張太傅喉間發出一陣含糊不清的聲音,胸口驟痛……昏了過去。
慕容禛見張太傅昏倒也意外。
但他顧不上別人,頭疼得隻想立刻逃離。
他才提著劍走出殿外幾步,腳下發軟,也一頭栽倒,暈了過去。
太子這次暈倒後,連睡了三日都不醒,連米湯藥汁都是宮人捏開口灌進去的。
慕容宇拖著病體終於出了乾陽殿,親自來東宮看望太子。
太子和寧安是所有兒女中他最喜歡的。
現在寧安去和親了,太子又突然病重,再想到種種不順,慕容宇胸腔發苦,又開始咳血。
宮中人心惶惶。
宮城仿若一片平靜的湖麵,暗處激流湧動。
玉清宮裏的青陽道長現在是宮內最平靜的人。
上回沒能說服慕容禮跟他修道,這讓他有點遺憾。
但整體而言,他不悲不喜,在局外靜觀世事。
青陽道長從昨日起覺得有點不對勁。
來送飯的宮人麵色發黑、印堂發暗,似命數將近。
青陽道長以為這宮人要犯什麽事,會被砍了。
可他站在玉清宮門口隨意往外一看,接連見到幾個路過的宮人,每一個都有印堂發暗的凶相。
甚至巡邏的禁軍也是如此氣色。
青陽道長眼神微變。
若人人皆被不祥之氣縈繞。
隻有一種可能——
七日內,宮中必有血光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