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我們等外祖父
字數:5029 加入書籤
管家也很頭疼,不知庫房何時被賊人竊過。
神不知鬼不覺的。
他每旬都會清點庫房,核對賬冊。幾日前他還對過賬本,是沒問題的,這怎麽就少了?
慕容循焦頭爛額的,這時候也沒心思追究了,隻問:
“少了什麽?”
管家說少了大米、布匹還有一些金條,數量還不少。
慕容循一揮手:“先走再說。”
他的封地在洪州,先往南逃去自己的封地再說。
慕容循看著行李都快收得差不多了,卻沒看見慕容婉和慕容銘。
“婉兒和銘兒呢?”慕容循問。
路過的婢女道:“郡主和世子還在王妃在那。”
慕容循揉揉眉心。
不知賀妍這個惡毒的女人又在給一雙兒女灌輸什麽念頭。
她是賀庭方的女兒,這個時候心裏還不知道怎麽想的。
慕容循大步去找賀妍的時候,賀妍正在屋門口躊躇。
她雖然知道父親沒死時感到欣慰,可是她想到胡人要殺入京城,還是會怕。
後宅裏那些伎倆和手段在軍國大事前根本用不上。
賀妍還沒做好決定,而慕容婉卻已經有了盤算。
慕容婉擋在門前,頗有寸步不讓的架勢:
“娘,我們不能走。”
“我們留下等外祖父。外祖父既然發了勸降信來長安,定然有辦法能保住我們。”
慕容婉很肯定。
賀家上下都被斬首了,三舅父幾年來在外麵生死不知,外祖父現在隻剩下娘這一個女兒,隻剩下她和慕容銘這兩個外孫,一定會想辦法保全。
“娘,哥哥,我們就算逃出長安也隻是一時安寧,若是鐵勒汗人南下追殺皇室宗親,父王手中沒有兵權,誰來保護我們?”
“我們隻能留在長安。”
慕容婉昨晚一夜未睡,已經想得很清楚了。
賀妍聽女兒說出這一番話,驚覺女兒今年真的長大了不少.
她這段時日被接踵而至的意外驚得思緒紛亂,根本靜不下來細細思考。
現在聽女兒這樣說,的確覺得可行。
別人怕父親,可她不怕,她現在是父親唯一的女兒了
慕容銘唇色發白,害怕得很:
“慕容婉你搞清楚,來的可是胡人!外祖父若也是被他們抓起來的呢,外祖父要是護不住我們呢?”
慕容婉直截了當:“外祖父不像你般等愚笨。”
兩兄妹又要吵起來。
“你們不想走?”慕容循的聲音從院門口傳來。
他聽見了院內的幾句對話,急道:
“婉兒,你以為那些茹毛飲血的胡人像中原人這般好說話?”
“他們隨時背信棄義,說反悔就反悔,誰知道會不會進京後大開殺戒?”
“京中那麽多人恨死了賀庭方,你們若不走,定然會有人來捉你們做人質同賀庭方交易,甚、甚至會把你們……”
慕容循急得麵紅耳赤。
這是在他身邊長大的一雙兒女,他自然是有感情的。
可是院內賀妍母子三人看著慕容循急成這副模樣時,眼神卻很冷淡。
自從上次在聽雨軒聽見慕容循說的那一番話,他們與慕容循的關係就疏遠了許多。
慕容循:“婉兒,你是最聰慧的,你聽父王的。”
慕容婉別開視線,不看慕容循。
大瑜若不在了,那她也沒有郡主的身份了。
父王想把他的一切給蘇知知,那麽她便一無所有。
她不能相信父王,不能指望父王。
這一次,她隻信自己的決斷。
就算有危險,她也鐵了心要等外祖父來。
眼看著天色就要晚了,慕容循一咬牙,想派人動手把孩子們強行帶上車。
可此時,戶部尚書付遷帶著一批人匆匆衝進了王府,護衛們一時攔都攔不住。
付遷命人抓了兩個下人在前頭帶路,徑直來了賀妍的院子。
他一見慕容循這一家子對峙的場麵,不用問也能猜到發生了什麽。
“王爺可是要離京了?”
付遷麵上掛笑:“依下官愚見,王妃此時離京不如留在京城。王妃若想留在京城,下官定然會傾盡全力保王妃安全,助王妃與賀大人父女團聚。”
他既然決定要留下賭一把,自然要給賀庭方做個人情,能在亂局中保下他僅剩的女兒最好不過。
“娘。”
“娘。”
慕容婉和慕容銘同時看向賀妍。
賀妍冷漠地看了一眼慕容循:
“你心中念著的不是我們母子,要走你自己走。”
慕容循見這番場景,明白已經勸不回他們的心意。
他知道付遷在打什麽算盤,他瞪著付遷:
“你若護不住他們,你在賀庭方討不了好!”
付遷笑容不變:
“這就不勞煩王爺操心了。天色將晚,王爺還是早些啟程吧。”
慕容循最後看了慕容銘兄妹一眼,一揮袖,憤然離去。
賀妍看著慕容循決絕離去的身影,冷笑時的眼有些紅。
罷了。
這輩子的孽緣到今日應當就斷了。
慕容循從恭親王府匆匆離開後,直奔向南邊的城門。
他其實走東城門或北城門更近,但是想到黑山府靠近南城門,他一定要去一趟。
知知還在黑山府。
他不知道郝仁是如何收養了知知,隻猜多半是璿兒臨終時將孩子托付給了當地的鄉民。
以郝仁這種油滑的性子,慕容循認為郝仁肯定會留在京城投敵求榮。
慕容循不在乎郝仁生死,但是他要帶他女兒走。
就算知知恨他,他也不能看著知知陷在京城的水深火熱中。
慕容循的馬車隊還沒到城門就被堵在路上。
他幹脆帶了幾個人先騎馬奔至黑山府門口,讓護衛將黑山府的大門叩得哐哐作響。
可是叩了很久都沒有人來開。
同一條巷子的蔡大娘帶著一家老小也正出門呢,
蔡大娘對慕容循幾人喊了一句:
“別敲了,他們家昨日就走了。”
慕容循轉頭也拔高了聲音:
“去哪了?”
“我哪知道?”
蔡大娘說完後,和家人一起擠上了一輛驢車。
驢車嘚啵嘚啵地載著一家人往前走。
蔡大娘的小孫子靠在奶奶懷裏:
“奶奶,我們去哪啊?”
蔡大娘摟緊了孫子:
“我們去南邊,離北邊越遠越好。”
民間亂了,皇宮內也要壓不住了。
淑妃雖在後宮把持大局,但也已經看到了大瑜頹勢。
她帶著人去了玉清宮,將裝滿金銀的包袱給了青陽道長:
“道長可以出宮了。”
“帶著禮兒走,帶他隨你入道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