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貪腐鏈
字數:4398 加入書籤
“李奇怪的內弟?劉木齊,在陛下剛處理叛亂掌權時,接手了已經進展了一半的永和橋工程,
劉木齊為了趕工時,命令民夫不眠不休的勞作,但自身卻中飽私囊,一共貪汙了費用的一半之多,
而這座橋在上個月,在光天化日之下坍塌了,一共造成了10名百姓的死亡,10名百姓的重傷。”程仁一邊說著一邊遞上去一個折子。
楚歌凝眼望去上麵寫著,劉木齊的種種罪狀。
“還有。”程仁再次掏出了一本奏折遞了上去,“荊州重建費用,作用於戰後荊州重建,李奇怪嶽父劉慕作為這次的執行官,但他本次共貪汙贓銀20萬兩,
而這隻是他們其中一二,如今丞相的背後已經形成了一條龐大的貪腐鏈。”
楚歌看著眼前這一樁樁的罪狀,冷聲道:“他們做了那麽多事,就沒人發現?”
“李奇怪是當朝丞相,各處遍地是李奇怪的黨派,他們怎敢得罪丞相?”程仁搖頭道。
“錦衣衛呢?為何寡人沒有看到錦衣衛的情報?你所說的可為真?”楚歌眼神冷漠的盯著程仁。
朝廷官員可以瞞他,可錦衣衛有著係統技能在,那是絕對的忠誠,不可能瞞的。
“陛下的錦衣衛這段時間來,一直在處理摩尼教的事宜,根本無心調查這等貪腐案,並且丞相派係龐大,在官員的有心遮掩之下,錦衣衛也難以發覺。”程仁解釋道。
錦衣衛也是人,這段時間錦衣衛一直處於高強度的工作中,對於這種貪汙腐敗事件雖有調查,但在丞相一派的遮掩下也難以發覺。
楚歌閉上眼沉思片刻,隨即睜眼道:“讓李奇怪和受害人過來,寡人要當麵問質。”
是不是問一遍就知道了,沒人可以在他麵前說謊,說謊的代價是龐大的。
“是。”程仁躬身離去。
時間緩緩而過,程仁還未回來,李奇怪便在禁軍的引領下來到了皇宮。
“陛下。”李奇怪向楚歌行禮。
“看看吧!你有什麽想說的?”楚歌麵無表情,把手中的兩本罪狀扔給李奇怪。
李奇怪疑惑的接過來仔細查看,越看他眉頭皺的越深。
這上麵寫的兩件事他是知道的,但是他知道的這兩件事和上麵描寫的並不一樣。
永和橋塌了在他的報告中是上一朝官員的導致,費用也是上一朝的官員貪汙的。
對於自己的小舅子,這點他還是信得過的。
至於荊州重建事宜,有人貪腐是真,但他的嶽父也捉住了犯人。
他身為一朝丞相,學子遍天下,他的嶽父怎麽也不可能因為區區20萬兩而陷自己於此吧?
他對自己的小舅子和嶽父知之甚熟,兩人都是剛正之人,否則也不會被他委以重任,何來貪汙之說?
至於說他身後有一條龐大的貪腐鏈?這簡直是扯淡!
他為人兩袖清風這是天下皆知的,怎麽可能有一條龐大的貪腐鏈?
他覺得這是誣陷,一定是有奸臣誣陷於他!
“陛下,此事定當是有奸人所害!”李奇怪鄭重的道。
“丞相,您覺得我是奸人?”一道冷漠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隻見程仁帶著五六個身穿布衣的百姓向這裏走來。
“是你?”李奇怪看到來人微微一驚。
他萬萬沒想到居然是程仁這個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人狀告他。
“丞相大人,你剛才話中何意?莫不是以為本大人在陷害你?”程仁冷笑道。
李奇怪對他是有提攜之恩,可他才不管那麽多。
為了往上爬,他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況且,他也並沒有冤枉李奇怪的意思。
他就事論事!
李奇怪麵對程仁的步步緊逼眉頭一皺,同樣冷聲道:“本相並無此意,隻是言明查出真相,若是本相之過,本相定當承擔,若是有奸人,本相也定不留情!”
“嗬,事情屬實呢?”程仁冷笑。
“若真是如此,本相當場卸下丞相之位!”李奇怪同樣冷笑。
“好,陛下麵前不可輕言,望丞相說到做到。”程仁鼓掌大笑。
他所做的便是引李奇怪入坑。
李奇怪本可置身事外,可如今卻是未必了。
李奇怪身後確實有一條龐大的貪腐鏈,涉及的官員數量非常的龐大,大多都是和李奇怪有關係的。
可李奇怪知不知道他就不敢說了。
不過沒關係,李奇怪入坑了那就好。
李奇怪眼睛眯了起來,意識到自己遭到了算計。
這場算計如何他暫且不清楚,或許整個事件並不隻程仁參與了進來。
他的丞相之位看來是有人看上了,同時他的權威太大了,有人想要把他拉下來。
皇帝是一直不主持朝堂的,隻是有事沒事過來問候一聲,幾乎整個國家由他說了算,派往各地的官員大部分也默認是他的人,以他的學生自居。
如今他的權勢之大幾乎一手遮天。
隻有孫沒才才能比肩一二,甚至有所不及。
畢竟他不僅是一國之丞相,還是文國公,還聯姻著蕭家,皇帝還常年不管政事。
明知自己掉坑了,但此時他已經沒有了回旋的餘地,隻能冷聲道:“請程大人拿出證據,若是空口白牙,怕是無法取信於人。”
“證據本大人自然是有,不過本大人提醒丞相大人一句,人得權之後總是會變的。”程仁話有深意的提醒道。
李奇怪眉頭一皺並不發一言。
程仁對此也並未在意,而是轉頭恭敬的對楚歌道:“陛下,這幾人便是臣的證人,臣不僅有證人,還有他們的分配賬本!”
說著程仁拿出了一本賬本遞給楚歌。
“給丞相看。”楚歌冷著臉揮手。
此時他算是看明白了,這是文官的兩方勢力在政鬥。
不過李奇怪的罪名似乎是真的,這一點便足夠了。
“丞相大人,看吧!”程仁笑著把賬本遞給了李奇怪。
“哼!”李奇怪冷哼一聲,接過賬本。
這一看之下,他的眉頭徹底皺了起來。
上麵的賬本大多數是他這一派係的人,而且和他關係匪淺。
上麵明確記載了每一個人每一筆錢分了多少錢,甚至就連他的弟弟也參與了分贓。
甚至於就連他丞相府的管家,同樣參與了貪汙腐敗。
如果是真的,這真就是一條龐大的貪腐鏈,而他就是那個背後的靠山。
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一旦證實,他落馬事小,恐怕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被株連九族。
當今陛下的性格他最是清楚不過,這些貪汙的沒一個能活下來的,最低也是落下個發配的下場。
甚至就連他落馬也不能保全,也要受其牽連。
他府邸的人犯罪,他查不出便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