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決死豐陽關七)
字數:5690 加入書籤
第314章 決死豐陽關七)
麵對大家注視的目光,廣朋毫不猶豫地站起來說:
“二十四小時吧。”
“你有把握在二十四小時拿下豐陽關嗎?”常執委問 。
“是的,有把握。”
“那麽,你可以說一下你的進攻方案嗎?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現在不是也沒有決定是哪支部隊擔負任務嘛,所以,也沒有確定的方案,即使有方案,那也是天機不可泄露。”他臉色平靜的說道。
這一句“天機不可泄露”,讓現場的大家一下子笑了起來,氣氛一下輕鬆了不少。
餘總指揮看了一眼廣朋,他明白他的意思,那就是不成熟的東西不會拿出來。再者,這是一個團內部確定的具體實施方案,也確實沒有必要在大會上七嘴八舌,那反而會誤事。
“那麽,你看多長時間可以拿下來?”常執委問那位師長。
“三天吧。”
“奧,時間也太長了吧。”
“而且還需要全軍的炮火集中使用。”
“其他人呢,有沒有具體的攻關作戰方案或者比一天更短的方案?當眾說一下,也是集思廣益。”郭主持說,他已經說過,自己的方案就是臨時想出來的,根本不是確定方案,因此也參與了這個討論。
這個發問,讓會場一下子靜了下來,再無人回答。
堅固設防,裝備優勢,兵力優勢,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官軍都占據著,要想突破,談何容易。
看大家不再回答,常執委說:
“這樣吧,今天參會的各位回去各自提交一個書麵方案,下午交上來,供總部研究討論。”
大家紛紛離開,廣朋照例走在最後,郭主持與他說:
“你感覺,我們能突破豐陽關嗎?不行的話,我們就進軍兵力較弱的蜀郡,也是可以打開局麵的。”
“隻要不是刀槍不入的死人鐵人石頭人把守,怎麽就打不開?”廣朋的回答非常直接。
“蜀郡不行嗎?”
“我覺得,先獲得充分的物資補給,站穩腳跟,比單純的消滅敵人,應該更有意義一些。”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補給比勝仗厲害的多,缺乏補給,軍心就會散掉。”郭主持有點感觸。
廣朋不再言語,與安執委一起走了出去。
慣例,還是安執委執筆寫方案上報。
“要寫上輕裝前進這一條,而且要放在第一位。”
“我們行軍方案還要突出這個嗎?”
“必須的,而且要突出。我們團是輕裝攻關,後續主力部隊必須輕裝跟進,否則的話,就失去了攻關的意義。”
安執委聽明白了,問:
“準備時間和攻城時間怎麽確定?”
“以總部命令為準,建議夜間,最好是晚飯前展開。”
“裝備帶多少合適,彈藥多少?”
“大刀每人一把,花機關槍,機關槍重點配備,步槍為主,手榴彈帶足。”
“炮帶不帶?”
“不要寫這個。就前麵那些就行。加上一條,一營二營三營,互為主力,互為掩護 互為預備隊。就寫這些,我先去吃飯了。”
廣朋走出總部所在的祠堂,看著外麵的風光。家家戶戶都已經開始冒出炊煙,街道上的人員也不多,戰士們也已經在就餐。
連續兩天,蜀郡那邊演習的炮聲沒有炸響,看來是進入演習休息時間,開始進入備戰了。
廣朋到了夥房,找了一個偏僻角落開始吃飯。這一次,他要的飯菜量不大,與以往論盆吃飯大不一樣, 讓炊事員也有點奇怪。
郭主持與安執委、餘總指揮他們也在一邊的會議室聚餐,一起討論著上午會議的事情:
“你一提出分散突圍,大家都有點炸鍋的樣子。”常執委說。
“也是突然想起來的,不這麽說,大家怎麽可能進行討論呢?”
“與你的身份不相稱啊,激起了驚天巨浪。”
“這幾天讓總部那些人折騰苦了,你不是也看他們發來的那些電報了,就沒有一點觸動嗎?”
“壓住火,至多不回複就是,他們自明白態度。”
“在河底會議上我替他們背了黑鍋,他們還在下達天書讓我執行,誰受得了?”
“看起來,洋人當顧問,或者那麽幾個毛頭小子們在白熊國對著地圖畫線,確實不行,做文學家可以,用於打仗不行,那可是人命啊。”餘總指揮也說。
“我在白熊國工作期間,曾經研讀過他們的一些戰例,幾乎全是人海戰術,就找不到幾個官渡赤壁那樣以少勝多的戰例。如果廣朋那在綠皮那樣以一個團控製一個師的戰例出現,在他們心目中,這個將軍就是可以封神的了。”郭主持繼續說。
”糧食已經不多,是該想辦法了。”常執委轉變了話題,不願意再談及那些讓他傷心的白熊國導演的事情了 。
“看廣朋的攻關報告過來後,我們馬上做決定吧,看起來,情況萬分緊急,實在等不得了。”郭主持點點頭,表示讚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不過,我感覺估計最大的爭議就是輕裝,也就是拋棄幾乎所有重裝備,以及物資。”餘總指揮說出了心裏話。
“沒有辦法,還是保住人最重要,沒有人,什麽都不會有,有了人,什麽都會無中生有。”
“平安縣就是現成的補給基地,廣朋的偵察工作確實做的不錯。”常執委稱。
“秦局長這一次要派上用場,那就是監督留下一切非必要裝備。”
“我還以為你要派他們去當督軍,當儒將呢。”常執委取笑說。
“儒將那些玩意,是唐明皇發揚光大的,弄了一些他信得過的太監當監軍,結果是去瞎指揮,搞亂了戰場再進讒言殺了軍事主官滅口,推卸責任,別人打勝了他們就自稱儒將,賞賜比軍官還多,不是寒心嗎?”
“這個我們也不懂,就是看到一些人自稱儒將,也就是會寫字,不會武功,手無縛雞之力,還以此為榮瞧不起軍官,隻會在地圖上畫圈圈,感到很搞笑。”
“李世民朱元璋造反沒有監軍,所向披靡,太平時期用上監軍看住軍官,就敗仗一個接一個,把自己江山都徹底的丟了。跟白熊國學來的保衛局那些人,就是幹整人在行,別的不行。我要讓他們幹雜活去,治治他們的傲氣。”
“要不我們也要列一個清單,明確哪一些必須留下,哪一些可以帶走。”餘總指揮再次岔開了話題。
“廣朋團例外吧,他們是當然的主攻,必須留出空間。”
“廣朋不會給自己留空間,他會主動要求和大部隊一樣的。”
吃完飯,三人收拾洗刷完畢,走到地圖前,開始琢磨上午會議上每個人提出的突破計劃。
總部電台發來的消息裏麵,送到指揮部的隻有敵情通報和人員消息,其他的電報一律要等待戰役後才送過來。這也是郭主持的安排。
東林軍持續向鹹陽省增軍,已經與大漠軍差不多的兵力,又有一個師離開鹹陽城,分散部署到了唐中地區。
蜀郡那邊沒有什麽變化, 還是幾個師在把守著山口,後麵不遠還有幾個師作為後備力量,梯次配置事態很明顯,就是不許外人進入他們的防區。
“不能再等,應該下決心了。”郭主持看完敵情通報後,兩個指頭輕輕敲擊著桌麵,再次說。
“廣朋的報告該到了吧?”
“報告,言團長派人送來報告!”警衛員在門口喊道。
“拿進來。”
“他怎麽沒有親自過來呢?”常執委說。
“言團長回到駐地,到連隊去了。”
“幹什麽?”
“說是去檢查裝備。”
三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點點頭。
“好吧,廣朋團長檢查完連隊,讓他不論早晚都要到我們這裏來一下。”
幾人看完廣朋的方案報告,感歎說:
“還是他這個方案踏實可行,文字不多,事情不小,符合他的性格。”
“他提出的裝備方案非常好,隻帶一天幹糧,全部作戰器材,就連炊事班的鍋也砸了。這就是典型的要破釜沉舟啊。”
“全軍也這麽做吧,你覺得怎麽樣?”郭主持問常執委。
“那,我們也要帶頭這麽做 。你那些寶貝書,可就一本也帶不走了,心裏會感覺怎麽樣?”郭主持是大學畢業,喜歡收集和閱讀古書,甚至到白熊國工作期間,也帶著一些古書閱讀,現在要全部丟掉,常執委理解他的心情。
“沒有辦法,就看村裏的先生和學堂那裏,就統統送給他們吧,也是有用的,起碼比燒了強。”他的眼裏噙著淚水。
“這就好辦了,電台室的所有東西是唯一全部帶走的,其餘的,統統丟掉!”常執委下了決心。
其他部隊也陸續送來了突襲的方案報告,他們大體看了一下,比較之後決定還是決定選擇廣朋方案,那就是以廣朋團為先鋒,選擇另一個團擔任輔助作戰配合任務,由廣朋統一指揮,攻關裝備由他們從全軍自己挑選!
眼看天已經黑下來,廣朋還沒有到來,他們決定親自到廣朋團駐地去見他,共同商議最終方案。
喜歡沉默的戰神請大家收藏:()沉默的戰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