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千源保衛戰之強與弱
字數:5157 加入書籤
廣朋掃了一眼地圖,的確,根據地的範圍一下子擴大了一倍,以南山為界,荒草溝為連接線,北麵的紅色與南麵的紅色連成一片,西麵是嘉江,嘉江以東的大片區域都是紅色了。
這是打破六路圍攻後部隊迅速進軍的結果。
南麵是一大片藍色,有的是淺藍色,標誌著劉省長的非嫡係部隊,有的是深藍色, 那是標誌劉省長的嫡係部隊駐紮的地方。
很明顯,劉省長嫡係部隊的數量遠大於非嫡係部隊數量,而且是穿插於非嫡係部隊陣營中。廣朋從俘虜口中得知,這是他們在監視非嫡係部隊,並且督促他們在戰場上盡力殺伐,而不是說什麽嫡係部隊在進剿中起到了中堅作用。
剛剛取得勝利,大家的發言非常踴躍。
“大家看 ,非嫡係的蜀軍部隊力量最弱,按照我軍先打弱敵的一貫原則 ,首先拿下劉厚殘餘部隊 ,就可以打開缺口,然後向兩邊進攻,就可以把根據地徹底恢複。”
“我讚成先打弱敵,但是不讚成先打劉厚殘部,應該從地形最好的這裏入手,由騎兵再次出擊 ,直接向蓉城方向進軍,迫敵回援,這樣對根據地的封鎖也就打開了。”
“我還是讚成先打劉厚,這樣子孤軍南下風險太大,南線平原大地上蜀軍力量星羅棋布,搞不好會陷入蜀軍力量的重圍。”
“南下是最省力的方式,因為這個卡口的敵人最弱,而且地形有利於我軍騎兵展開,可以牽動敵人撤離,四兩撥千斤。”
“我反對孤軍南下,也是讚成先打劉厚殘部,因為他最弱,而且周圍也都是蜀軍非嫡係部隊,根本對我軍部隊形不成威脅,而且即使他們敢於增援,也很快成為我們桌上的飯。”
“對,這是徹底殲滅劉厚所部的最好機會。表麵上說是殘部,其實還是劉省長調過去的部隊占大頭,他就是一個象征性的頭目,周圍的非嫡係根本不會增援他。”
……
會場上逐漸形成了先打弱敵,尤其是手下敗將劉厚所部,然後再擇機左右橫掃的方案與共識,而且開始為如何調派兵力,如何牽製敵人開始討論。
郭主持在一邊聽著大家的看法,一邊不停的點頭,不時的在本子上記錄著什麽。
那邊,常執委和餘總指揮也在傾聽著大家的方案,同樣頻頻點頭。
眼看就要形成共識,一直不做聲的廣朋突然站了起來,走到地圖前,拿起竹棍指著地圖說:
“我認為,這一次應該首先打劉省長的嫡係部隊。”
這話一出,郭主持一下子停止了記錄,抬起頭看著廣朋。
“是這樣的,劉厚所部看似弱敵,其實他卻是常凱深親自指定的一部勁旅,雖然人員組成上是劉省長部隊劃進去的,但是裝備卻是東林軍的,戰鬥力並不弱而且有地形優勢,不好打。”
“對啊,他是常凱深在蜀軍中間插上的釘子,可以直接與常凱深聯係,這是蜀軍其他部隊不具備的。”常執委率先說。
“對啊,看似手下敗將的弱敵,其實卻是強敵,遭到攻擊的話,常凱深會親自下令周邊所有部隊直接支援,不僅很難全殲, 搞不好會陷入重圍。”餘總指揮也說。
“對啊,剛才怎麽就忽略了這個呢?那麽 ,廣朋副軍長, 你說說你的看法 。”率先提出先打劉厚,並且認定他是弱敵的那一位軍長說。
“是啊, 廣朋說說你的看法吧。”餘總指揮也說。
“大家看,劉省長的部隊是強大不假,而且現在劉省長的部隊分散在非嫡係部隊中間,起到了監軍的作用,其實也就是大家都非常討厭他的部隊 。大家說是不是?”
“那是當然,就是明擺著來欺負非嫡係部隊的嘛,誰喜歡他們啊。”
“所以,其實,這些部隊才是真正的弱敵。”
大家一下子笑開了,一下子都對廣朋的話不以為然。
“為啥說他是弱敵呢 ,那就是一個強弱轉化的問題。”
“怎麽轉化啊,全是盎格係的武器裝備,轉化不成弱敵啊。”大家的議論還是對武器裝備的方麵進行。
廣朋不為所動,繼續他的分析:
“如果我們首先打擊劉厚,蜀軍其他部隊會按照常凱深的命令增援,他就是轉化成強敵了 是不是啊?”
“對,的確如此,這是肯定的。”
“同樣,我們痛擊裝備更好,而且耀武揚威的劉省長嫡係部隊,夾雜在非嫡係群裏監視欺負他們的劉省長嫡係,會得到這些非嫡係部隊的全力增援嗎?”
“不會,即使他們出動也是象征性,不是真心和全力的。”
“對。而且,劉省長部隊是分散在非嫡係部隊群裏的,彼此距離都遙遠,而且要通過非嫡係部隊駐地,要增援也很難,所以 雖然這些部隊裝備好於非嫡係,但是被他們自己玩成弱敵了。”
“哈哈,還真是這樣。你看,劉厚的旁邊也是這樣,左邊是嫡係,右邊是非嫡係,打劉厚的話,他們都會拚命增援,如果我們去打右邊嫡係的話, 沒人增援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就是一個強敵弱敵轉化的問題,難怪廣朋打仗總是出乎預料,而且勝利的很輕鬆,你這個強弱轉化就是一個出奇製勝啊。”
“其實也是大家的討論啟發了我,我又沒有什麽文化,哪裏有這些大道理。”
常執委看了廣朋一眼,對於他的文化與非文化有些感觸;
“廣朋副軍長的話,再次讓我們學到了謙虛謹慎,他把他的見解歸功於大家的討論,了不起啊。另外需要特別指出一點,文化與非文化,不僅僅在於認字的多少,字寫的漂亮不漂亮,軍事鬥爭也是一種文化,克敵製勝就是文化的一種,大家以後也要注意掌握好這一點,別再拿會不會寫一篇洋洋灑灑的好文章與否,當成有沒有文化的唯一標誌了。那也太極端了。”
“對,做好打勝仗這篇文章,就是軍人特有的文化。當然,如果能夠同時寫出洋洋灑灑的好文章,就是錦上添花了,更好。”郭主持的話,也算是給有沒有文化定了性。
“說一下你的方案吧,具體兵力調配方麵,也可以說說。”
“那就是總部首長的本事了,我隻是談談我的分析。”廣朋放下竹棍,回到了自己座位上。
“嗯,那麽,大家討論一下廣朋的這個強弱轉化吧,有沒有什麽不同意見的,都可以說一下。
“廣朋已經分析的很透了,我們對這一點沒有反對意見。”還是第一個提出打劉厚的那位率先說。
看起來,他是一個直爽的人,對廣朋的分析心悅誠服了 。
“我們也沒有意見,就按廣朋的分析結論趕緊製定作戰方案,趕緊乘勝追擊吧。”
“對啊,雖然廣朋副軍長是出奇製勝,可是也要兵貴神速才好。”牟執委也說。
“既然這樣,我先提出一條,那就是這一次反擊,廣朋副軍長所在部隊進入第二梯隊,因為他們上一次打的太苦了。同意不同意。”常執委與郭主持餘總指揮商議後率先宣布轉這個決定。
“沒有問題,我們堅決同意 。”還是那位軍長說。
“是啊,他們需要休息補充,這一次也該我們先上了,別總是讓廣朋他們給我們收拾殘局。”軍人的話語非常直率。
“何軍長和廣朋副軍長,你們就在後方好好轉化俘虜,補充給養物資,做全軍的總預備隊吧。”
何軍長與廣朋副軍長交流了一下,道:
“謝謝首長們的關心,我們心領來。這一次攻破包圍圈作戰,任務重,路途遠,範圍廣,作戰對象複雜,如果安排我們進軍,也是沒有問題的。至於休整,我們一直都是三三製作戰,這一次打破六路圍攻,其實隻動用了三分之二兵力,還有三分之一始終沒有上前線,總部首長也可以安排他們出去鍛煉一下 。”
“什麽,打的那麽慘烈,而且一舉打破六路圍攻,竟然才隻用了三分之二兵力,你們的部署也太玄妙,太驚奇了。”成軍長說。
“這是正常的,突破豐陽關的時候,我就在前線指揮,廣朋當時是團長,他的部隊整個也隻是動用了三分之二的。後來不是作為文件下發了嗎?有沒有看?”常執委說。
“看是看了,感覺不敢相信,也不敢隨便用,因為沒有兵力可用,我們自己都恨不得上陣,有時間讓廣朋給我們講一下吧。”
“你們還是總部早就任命的指揮員,就連用兵也還是停留在白熊國那個人海戰術上,我看你們是白在戰場上指揮多年了,幹什麽吃的?”郭主持突然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
“還動不動拿自己是天子門生,白熊國派來的欽差大臣自居,瞧不起當地幹部,怎麽就連一個預備隊原理都學不會,還在這裏風言風語的,胡鬧!”
郭主持的態度突然嚴厲起來,接著說:
“戰場才是檢驗將軍的標準,別的都沒有用,那些白熊國的教材,在九州戰場上有用的話, 那就是結合九州實際才行,明白了嗎?”
他的語氣這才變緩了一些。
喜歡沉默的戰神請大家收藏:()沉默的戰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