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玩好貨幣

字數:5634   加入書籤

A+A-


    “走, 一起去看看。”
    因為不是大集,街道上的人並不多,顯得有點稀稀拉拉。
    一直走完南北大街,也沒有集市日子上上的那種非凡熱鬧場麵。
    又走到東西大街,開門的店鋪不多,跟路上也幾乎沒有行人。
    看到堯王山茶葉的招牌,廣朋道:
    “一起進去看看,茶葉這個時候應該是最好行市的時候。”
    夥計看到是早就熟悉的言司令到來,趕緊衝上一壺熱茶,接著,迅速到裏麵喊來掌櫃的進行接待。
    “言司令,可是稀客哇,怎麽有時間駕臨啊?”
    廣朋一看,是在於陵結識的老熟人,孟家泉祥茶莊的老夥計,上一次就是孫排長帶過來與廣朋加見麵的。
    “怎麽樣,生意還好吧?”
    “初來乍到,生意馬馬虎虎,現在還是在開拓市場階段,沒有固定客戶。”
    “現在一個月能夠賣多少石茶葉?”
    廣朋對茶葉並不外行,直接就問及商業機密。
    “哪裏啊,現在好多人還不知道堯王山茶葉在這裏開設茶莊,僅有的幾個客戶,還是從於陵得知我們開了茶莊,才了解的。開業進來的茶葉,到春節就已經賣光了,現在我,明前茶還沒有賣光呢。”
    “看來,還是需要一個知名度的問題。最近回於陵了嗎,金七爺現在怎麽樣?”
    “一個月回去待三天,每一次都去拜望金七爺的。他老婆難產去世以後,現在已經從於陵城裏搬走回到老家劉橋村了,就是他自己天天來城裏做買賣。”
    “怎麽回事?”廣朋很是驚奇。
    “他沒有遇到東倭鬼子刁難,反而被他們請為座上賓,請他幫助維護市麵秩序,和那些二鬼子的事情。”
    “那怎麽還回老家呢?”
    “他說,東倭鬼子待不長,而且幹擾市麵開始厲害,怕家裏人受到牽連 ,才做出來的保全辦法。”
    “金七爺是精明人,八麵玲瓏,也難為他了。”
    “司令要是想他,我可以發電報給他,請他過來找你。”
    “不必。見到他給我帶去問候就行,他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太難了。”
    一邊說,一邊給警衛員示意。
    他把五塊大洋交給廣朋,廣朋轉手交給掌櫃,道:
    “表示一下我的心意吧,就說,有時間我會親自去拜訪老前輩的。”
    “前些天,他妹妹出嫁 ,那可是於陵一大盛事,陪嫁就是滿滿一桌大洋呢。”掌櫃的意思是,金七爺不缺錢。
    “那是金家老爺子給女兒的心意,這是我給金七爺的心願,不是一回事。他不是親兄弟七人嘛,一分家就是各個兄弟們個人過個人的了,現在東倭作亂,金七爺在於陵又這麽炸眼,拖兒帶女的,日子不會好過多少。”
    “那麽,我就替金七爺謝謝言司令了。”
    “你們放心經營,遇到有什麽為難的事情,就到司令部找我們中的任何一個都行,都會幫助你解決的。”
    “是啊,我們是幫助群眾解決問題的,別說是言司令的朋友,就是任何人可以找我們,也一樣都會幫助你解決的。”傅副師長和姚參謀長連忙說。
    “給我們三個一人包上二斤茶葉吧, 不要最貴的,中等的就行。”廣朋道。
    “好唻!”
    夥計走過來拿起一摞包裝紙,隨手一甩,櫃台上一下鋪上了十二張紙,平平整整,沒有疊壓,也沒有空檔,而是嚴絲合縫。
    接著拿起稱,下麵的秤盤準確勾起茶葉抓起茶葉,輕輕一提,幾乎不用二遍增減,馬上倒在包裝紙上,如是者十二次。
    然後,他用紅色的紙撚一折一扣,馬上就是方方正正,嚴嚴實實的茶葉包,整齊的放在櫃台上。
    緊跟著,又是稍小一點的三張包裝紙鋪下,還是秤盤抓茶,同樣大小的三小包茶葉包好,用紙撚捆紮好,分別拴在大包茶葉的一邊。
    “我們茶莊慣例,一斤茶葉贈送一兩品茶,二斤茶葉贈送二兩,老幼不欺。”掌櫃伸手取過來,分別遞給三位。
    “這麽一秤盤下去,會不會多稱了茶葉?”傅副師長接過來,有點疑惑的問。
    “於陵點茶莊學徒,都必須會一手清的本領,不然不能出徒。他還慢了不少,不然今年就會出徒當掌櫃的了,所以現在隻能還是學徒。”
    “啊,這麽厲害。”
    姚參謀長取過稱,想當場驗證一下。結果,他笨拙的動作,讓言司令哈哈大笑。
    “看我的吧。”
    掌櫃的接過來 幾乎沒有看清楚這怎麽回事,就已經全部稱好:
    “一斤,分毫不差。”
    他提著秤盤上的一包茶葉,走到三人麵前,道:
    “這是剛好半斤,你們隨手放上一包看看,是不是正好一斤。”他把手指卡在一斤的星星位置上,廣朋拿起手邊的一包蔡英文,站起來放到秤盤裏麵,馬上,秤杆稍微一翹,比一斤多出半量。
    姚參謀長馬上道
    “多了!”
    “多出的這半量,是包裝茶葉的紙撚和包裝紙的分量,茶葉保證分文不少,不信可以拆開再稱。”
    “真是服了。”
    “果然,於陵的工商業就是厲害,這麽好的夥計還隻是一個是學徒,你看人家於陵的買賣 和我們永安鎮比,高出了可不是一點半點,差遠了。”廣朋接過茶葉,道。
    “夥計出於陵,坐鎮京都城嘛。這就是於陵的本事。”
    “你看,你對我們這永安鎮的建設有什麽建議?”姚參謀長終於放下架子,開始虛心請教了。
    “我一個做買賣的生意人,懂什麽大事啊?”
    “是這樣,現在軍需物資非常緊張,作為墾區剛剛建設的一座新生城鎮,怎麽運作為好,尤其是軍民兼顧方麵,你經商多年,尤其在發達的於陵經營很久了,和我們交流一下經驗。”
    “我也就是一個掌櫃的,大的方麵也不懂,也就是說說自己的看法 。”
    “好啊 。警衛員,把鎮長喊過來一切討論一下。”廣朋道。
    “根據地建設非常重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還請你毫無忌諱的說一下。”廣朋道。
    “於陵所以有現在的規模,一個時辰就可以有鬥金進出的規模,就是從小買賣發展起來的,然後逐步發展到大規模的。”
    “就是說,現在的永安鎮太小,不成規模?”
    “言司令也不是外人,我就有啥說啥。以永安鎮現在的規模,別看大集時候的人數不少,可是大集一天的進出錢數,也就是於陵一個稍微像樣店麵,僅僅一早晨的量。太小了。”
    “啊?”傅副師長和姚參謀長真的是大吃一驚,他們也算是了解於陵一二的,但是想不到差距那麽大。
    “對,掌櫃的的說的不錯。”剛剛趕到的鎮長氣喘籲籲,馬上跟上一句說道。
    “那是為什麽呢?”傅副師長問。
    “墾區的老百姓太窮來,就連溫飽都解決不了,除了生活物資,他們怎麽可能有閑錢會進別的東西。”
    “對,應該讓老百姓先富裕起來,規模才會是實質性的擴大,僅僅看人數多少是不行的。”鎮長補充說。
    “我的觀點和鎮長一致。我的看法,鹽堿地種菜種莊稼,可以解決老百姓和部隊的生活,但是距離根據地繁榮距離非常大。還是要認真普及發展植桑養蠶,賺取於陵客商們的錢,才能讓老百姓富裕起來。”
    “你們看,永安鎮下一步怎麽辦才好,尤其是軍民兼顧才好。”廣朋聽了他們的話,也是心中有數,於是又把他最關心的事情說了出來 。
    “這個嘛……”鎮長不吱聲了。
    “我看,你們可以抓住貨幣這件事做文章,這是商民兩利的。”
    “怎麽運作?”姚參謀長向前彎了一下腰,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
    “現在有五種貨幣同時在永安鎮流通,向省長發行的,鄭三發戰前發行的,根據地發行的,東倭鬼子發行的,再就是大洋。”
    “對啊,怎麽操作才好?我們可都是外行,一點點也不懂。”姚參謀長道。
    “向省長、鄭三發、東倭鬼子的錢,其實都不值錢,根本沒人願意用 ,於是大洋就成了主要的。為啥?根據地的錢雖然堅挺,可是不好兌換,隻好用大洋了。”
    “好像明白了一點,就是用根據地的錢取代他們?是這個意思吧?”
    “不是取代所有這些,你們一個墾區自己也實現不了。是讓根據地的錢與大洋同時流通,自由兌換,擠走其他的。”
    “這個有點玄妙,能不能詳細說一下?”傅副師長聽的有點暈。
    “就是在根據地的永安鎮設立一家錢莊或者票號,經營現金兌換和與敵占區貨幣的匯兌。就是設立一個合理的比率,收兌那些不值錢的貨幣,兌換成根據地貨幣。”
    “應該這樣,這個聽明白了。然後呢?”
    “然後,當他們做生意賺錢以後,再兌換成大洋帶回敵占區兌換,或者直接用根據地貨幣匯票帶回敵占區,增加根據地貨幣的力量,讓大家都知道根據地貨幣和大洋一樣的值錢。“
    “這樣一來,根據地貨幣就走出根據地了。很不錯。可是我們軍隊的費用從哪裏來呢?”
    “票號的每一次匯兌和開局匯票,票號從中間收取一點匯兌費用,也就做到軍民商都有利可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