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養馬島上的大舅哥
字數:5074 加入書籤
“你倒是無官一身輕,可是可能嗎?當年的蜀鹹軍第一戰將,會讓你生不如死,絕不會讓你一身輕。”傅副師長道。
“還真讓你說對了。”廣朋又拿出第一封電報,遞給他們。
這一下,二人真的驚呆了,幾乎是目不轉睛的看著廣朋,感覺如此壓力之下的他,為什麽還會談笑自若?
“看完了吧,這是一份撤銷的電報,所以才允許你們看一下。給我吧,我要收起來的。”
“那麽,我們怎麽應對才好?”
“應對什麽啊,趕緊放人,道歉。”
“可是,我們沒有開展這個事情。”
“那就什麽都不要做了,一會兒召開的會議上,把這份電報念一遍,此事宣告結束,避免大家慌裏慌張。”
“好的 。”
大家聚齊了過來,營長以上的幹部都過來開會。
廣朋把自己買的堯王山茶葉拿出來給大家衝上,這一次是放在一個大磁桶裏麵,下麵有一個小龍頭,可以用自己的茶杯接茶水喝。
加強團團長把奔赴萊東作戰的經過講述了一遍,傅副師長把在圍子縣和戲馬台縣牽製敵人的作戰情況講述了一遍,姚參謀長把永安鎮建設說了一遍。
最後,是廣朋把停止肅清所謂“瓷肌分子”的電報念了一遍,最後說;
“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要覺得自己沒有事就好。關鍵是不許背後議論組織的是非,如果有的話,那就是給自己找麻煩。以後,瓷肌不搞了,不見得不會有刺肉的活動,背後胡說八道,說不定下一次就是你自己找事了。”
這話一出 ,大家哈哈大笑,為廣朋的幽默感感到興奮。
“還不要急於笑,我現在宣布一件事情。從下個月開始,大家的津貼正式改為發放根據地貨幣,不再發放大洋。”
其實,大家已經不奇怪這件事的轉變,會場上沒有什麽議論。因為,大洋購買東西非常不方便,就是零錢一項就很難解決,現在隻好兌換成根據地貨幣。
因此,這也是大勢所趨。
會議很快結束,廣朋與傅副師長和姚參謀長在門口送別大家,然後開始醞釀下一步作戰行動。
“萊東作戰,牽動了東倭力量,估計有可能展開報複,而且在各個根據地都會展開,加強訓練,熟悉武器裝備,新兵迅速融入部隊,老兵發揮帶頭作用,非常重要。”姚參謀長說。
“對,這是不能有任何鬆懈的,朐山總部迅速改變方向,應該是認識到了軍事鬥爭才是根本原則的重要性,我們自己也不能迷糊。”傅副師長說。
“你們擬定一個大綱操作就行,我要到養馬島去看一下,我們不能隻顧永安鎮,養馬島那可是軍事後方基地,還有許隊長他們呢,萬萬不能忽視一點點。”
“好吧,言司令抓大放小,我們就做一些具體工作把。”
“這段時間,還不能讓你們安心,你們還要做好這幾件事。”
“第一,永安鎮建設的大略,整理出來,準備上報。
“第二,圍子縣和戲馬台縣牽製作戰要詳細做好總結,搞不好的話,以後會被某些人以攻而不克戰而不勝的戰例做文章,甚至扣帽子。一定要詳細。”
“為什麽你把這個牽製作戰,看的比萊東作戰還要重要,甚至還要嚴重?”傅副師長有點疑惑。
“因為啊,三省軍殺到了萊東,而圍子縣和戲馬台縣的敵人被我們牽製住了,一些人會非常不舒服。還是專門作戰時候幸福啊,現在卻被加上了這麽多的鎖鏈需要自己化解,必須認真應對啊。”廣朋道。
“也是,有些人沒事就是找事的,好證明他們的存在。”
“看白熊國吧,被打的那麽慘,部隊一潰千裏,那些不斷進行的肅清活動,是禍害了自己隊伍啊。可是,我們還有些人迷戀這東西,過分了,但是不能不應付。你們一定要好好寫,越客觀越好,越詳細越好。”
“好的,還要防止背刺,真是活得累無效勞動也要做。”
“第三,萊東作戰情況好好寫,多談萊東根據地的將士,多談加強團戰士們的英雄事跡,我的作用甚至可以不提。”
“不提你,戰事也離不開你啊,繞不開的曆史。”
“那就寫到團長為止,反正那些電報,在墾區這裏也有,你們找一下就是。”廣朋斬釘截鐵的說。
“好吧,我們理解你。”傅副師長道。
“第四,墾區根據地未來的規劃,把目前的策略寫清楚,未來建設目標上,就是突出要成為齊地、東華省,乃至整個東部海岸地區的後方基地。”
“這個都已經聊過了,好寫。可是還有一個非常難處理的事情,那就是總部安排來那些人,我們也惹不起也快養不起了,你看怎麽弄為好?”
“你不說我都快忘記了,這樣,你就這麽寫上,每個成年人,不論男女,一律五畝地,實現他們自己的自給自足。怎麽樣?”
“好辦法。可是還有小孩多的家庭呢,怎麽辦?”
“一切以成年人為標準,小孩子不要讓他們受累。”
“好吧,還有別的嗎?”
“別的嘛,等我從養馬島回來以後再說吧,我請老王爺寫一寫就是咯,到時候匯總 起來這些方方麵麵的東西,派專人送到朐山總部就是。”
“行。”
“那麽,我明天就到養馬島了,有事及時聯係。”
天未亮,廣朋就已經醒來,終於有時間可以活動一下身體了。
還是大鵬展翅,還是七星步,加上傳林刀,鞭杆,綿綿不絕,感覺在萊東得不到好好休息的身心有了一點恢複,神清氣爽。
警衛員和參謀已經得知了今天的活動,大家早早吃完飯,趁著人還少的檔口,縱馬向著養馬島奔去。
原本白色的鹽堿地,已經被成片的莊稼地、菜地、桑田所取代,點綴其間的是一片片池塘,池塘的邊上,是一架架水車。
這是根據廣朋從三角地帶帶過來的模樣重新生產製造,被墾區當地人當地人俗稱“擰不夠”,意思是人力可以控製上水量的多寡,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壓堿工作的開展。
看著一片片綠色從身邊掠過,他對於墾區的建設充滿了信心,因為他掌握的就是順應自然、適應自然的規矩,而不是搞什麽重塑自然,所以,墾區才從鹽堿地變得勃勃生機,。
養馬島周邊的蘆葦依舊,隻是半島部分被加寬加高,再也不會被潮水淹沒,實際成了陸地的一部分了,而且在路的兩邊還種上了桑樹,正值夏末的瘋長起,枝條向上舒展,四邊環生的桑葉也成手掌大小,枝葉茂盛的很。
老王爺已經帶著許隊長等人在路邊迎接言司令到來,一身幹淨整齊的軍服,配上長長的白色胡須,讓老王爺顯得別具一格。
許隊長站在老王爺一邊,長年的海上生涯,讓他的臉麵顯得黝黑,但是與初次見麵相比,他卻更加精幹一些。
雖然老王爺不過是團級幹部,但老王爺的造詣遠在軍中同仁之上,而且在軍中發揮的作用,也是獨特而不可取代的,所以,廣朋對這位王爺格外的尊重,剛剛登上半島他就下馬步行了 。
至於許隊長,雖然他的級別不過是營級,可是,他的作用與老王爺一樣,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而且在好多人根本沒有見過大海的時候,墾區已經有了自己的海上遊擊隊,許隊長是頭功。
看到老王爺他們站在一邊迎接,廣朋快走幾步,沒有等到他們舉手敬禮,一下子使勁握住了他們的手;
“還勞動王爺大駕,太慚愧了。”廣朋打量著老王爺的臉麵,十分謙恭的對王爺說。
“師長過來指導,怎敢托大。”許隊長也學會說話了。
“別客氣了,走,進去說。”廣朋左手拉著老王爺的手,右手拉著許隊長的手,一起向後麵走去。
“變化好大啊,你們真正的辛苦。”
“因為飼料充足,我們今年的馬匹在欄數量翻了一倍,而且全是純種的大洋馬壯著呢。”
“先去看看?”廣朋馬上道。
果然,馬廄翻了一倍,而且馬廄的後麵,重新平整出來了一片草地,裏麵長著五顏六色的雜花,可以看到馬蹄在裏麵踏下的印痕。
“這是你大舅哥的創意,把鹽堿地上自己生長的一些苜蓿、野豆等集中種到這裏,可以秋後割了當飼料,夏天就可以在上麵遛馬,讓馬吃的好,身上的就肉變得結實,格外有耐力。”
“好,你們配合的很不錯啊。今天,咋沒有看見他呢?”
“他可是養馬島上最忙的人了,在學校當著教官,附近村莊和駐防部隊經常請他去指導種菜種樹種莊稼。這不,這幾天沒有課,三天前就被請走了,說是請教摘桑葉養蠶的事情。”
“就應該這樣。”
因為與妻子同姓,廣朋就開玩笑的稱他為大舅哥,卻想不到在養馬島上發揮了重大作用,而且得到了軍民的共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