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了解情況
字數:6370 加入書籤
但需注意,做空風險同樣不小。若德萊建業被莊家強力拉抬,使用杠杆將可能導致爆倉。
一切取決於藍水集團何時發布消息。
不過,風險與機遇並存,從金融專家記憶中得知,五倍以下杠杆做空德萊建業的風險微乎其微。
因此,吳耀祖對此並不擔憂。
況且,他這筆錢來得輕鬆,即便虧損也無妨。
思索片刻後,他來到匯豐投資部。
無視工作人員的詫異,全款配以三倍杠杆,籌集945萬資金,做空德萊建業。
並非他不敢加大杠杆,作為新客戶,在匯豐這裏三倍已是上限。
匯豐作為香江最大的銀行,在提供杠杆時較為穩健,絕不會過於誇張。相比一些中小型證券公司,麵對幾萬港幣本金便敢給予數十倍杠杆的做法,匯豐這類大型金融機構將杠杆上限嚴格控製在十倍以內。
在資本運作的世界裏,“資本為王”始終是不變的法則。股票交易中的“空單”與“多單”有著本質區別。除了專注於價值投資或資本並購的大型機構外,多數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更像是股市中的“擊鼓傳花”參與者,期望能在高位找到接盤者以獲取差價收益。而“空單”,則是先賣出再買入的操作方式,更接近於一種對賭行為,通常由機構間完成。
作為匯豐旗下的分支機構,其證券部門雖依托母公司的雄厚資源,但盈利能力卻並不突出。一方麵,由於匯豐自身根基穩固,無需承受巨大的業績壓力;另一方麵,這也導致該部門在金融市場中的競爭力較弱。對於追求高回報的投資者而言,匯豐證券並不是首選,因為它更傾向於保障資金安全而非追求高額利潤。然而,這種謹慎的態度有時反而會讓更具冒險精神的小型金融機構將其視為潛在目標,伺機而動。
匯豐掛出的巨額空單迅速吸引了機構接手。
對賭雙方就此確立。
吳耀祖處理完這些後便不再過問。
他買來筆記本與筆,找到座位坐下,開始記錄分析。
他決心深入了解當時的香港股市。
時光飛速流逝。
午間,tvb新聞播報了一則關於藍水集團的消息。
內容與吳耀祖的分析完全一致。
這家業內巨頭接受了某投資方的資金注入。
其董事長在采訪中宣布,公司將開拓本埠及歐美市場。
他們計劃將本地生產的水泥和鋼筋銷往歐美及本島。
從現代視角看,這顯得荒誕。
資源匱乏的香港如何出口這兩種商品?
這好比二十一世紀的新加坡冒出一家企業,聲稱要向深圳華強北銷售山寨產品。
然而在當時港人眼中,這是值得自豪的事。
成功與否尚不論,股民對這類擅長講故事的企業充滿熱情。
加之投資真實發生,監管機構已公布相關信息。
多方因素疊加下,
藍水集團的股價應聲上漲。
吳耀祖看到新聞時嘴角浮現笑意。
果然如此!
不出意外,下午開盤後,藍水集團股價一路飆升。
與此同時,同行業其他幾家公司則遭遇困境。
此領域規模有限,上市公司屈指可數。
藍水集團已是行業領頭羊。
如今老大發布利好消息,市場容量固定,藍水集團勢必搶占更多份額。
藍水集團的利好消息對整個行業而言並非全然正麵,尤其是對於同屬行業的其他上市公司,無疑是一記重擊。
不出所料,這些公司的股價迅速走低。其中,德萊建業因自身實力較弱、盈利模式單一,成為受衝擊最大的一家,其脆弱的抗風險能力使其前景堪憂。
藍水集團的利好不僅影響了市場格局,更讓德萊建業首當其衝,承受了大部分壓力。此時,又恰逢有機構惡意做空,導致德萊建業的股價一路狂跌,毫無止步之勢。
當德萊建業的股價崩盤之際,那些押注空單的機構才意識到事態嚴重,但麵對市場的洪流,他們深知繼續堅持風險過高,最終選擇抽身退場,避免更大的損失。
早在德萊建業股價下跌之初,吳耀祖便穩居幕後,靜待收益的到來。德萊建業的敗局已定,無力回天。
盡管篤定能獲利,吳耀祖並未懈怠。他依然依照既定計劃,深入研究股市動態,尋找新的投資契機。接下來的日子裏,股市持續運轉,而德萊建業的股價依舊節節下滑,負麵新聞不斷湧現,即便隻是在地方小報上曝光,也足以對其股價造成打擊。
吳耀祖心中明鏡似的清楚,這些消息必定出自做空德萊建業的機構之手。它們的目標隻有一個——最大限度榨取德萊建業的價值,推動股價進一步下跌,至於該公司是否因此破產,則不在其考慮範圍之內。
吳耀祖隻需坐享其成,無需親自動手,便能輕鬆分得一杯羹。這種優勢源自於他的能力,即使身為普通投資者,也能通過觀察市場動向,在規避風險的同時實現盈利。
反之,缺乏能力的投資者隻能聽天由命,依賴運氣和莊家的決策,往往難以預知何時會遭遇巨額虧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幾日以來,吳耀祖白天駐守九龍交易所,專注研究股票走勢,詳細記錄關鍵信息,手中的筆記本早已密密麻麻寫滿數據。
晚上,吳耀祖會在家中製定商業計劃。
三天後,當他平掉德萊建業的空單時,總資金已變為……
1152萬港幣!
這不僅是賬麵數字,更是他的實際所得!
除去315萬本金,他淨賺837萬港幣!
不得不承認,德萊建業的股價被莊家壓得很低。
若非人為操控,任由其自然下跌,吳耀祖絕無可能獲利如此豐厚。
這一點,從同期其他同行股價的表現便一目了然。
隻能說德萊建業過於弱小,成為莊家的目標。
資本市場的規則向來冷酷無情。
買空、期貨與外匯均屬對賭性質。
有贏家必有輸家。
吳耀祖所得,一部分來自德萊建業股東,另一部分則來自與他博弈的機構。
股市中,
買多如同接力賽。
買空則是零和博弈。
資本對失敗者毫不留情,卻對勝利者極為慷慨。
短短三天,從300多萬增至800多萬。
這樣的收益,在金融證券、和博彩三界才能實現。
這三者有一個共通之處——皆為賭博。
首次投資即大獲全勝,且收益頗豐,吳耀祖自然感到欣喜。
然而,重生前的他已是成功的商人。
雖不及老馬、小馬或老王那般顯赫,但也坐擁約十億資產。
重生後,又繼承諸多商界巨擘的記憶與能力。
麵對財富與事業的成功,他雖略感興奮,但仍保持從容。
重生於港島這個夢幻時代,作為伴隨港片長大的80後,他對霞玉、琳紅、欣琳、賢瓊等絕世女星自然不會無動於衷。
但此刻,他的心思全在賺錢上。
壯大資本,躋身這座城市的頂級富豪之列,是他當下最緊迫的目標。
5月13日,周五早晨九點,吳耀祖來到皇後大道的怡安華人行大廈。
這裏是匯豐銀行的臨時總部所在地。
由於香江匯豐銀行舊址已無法滿足發展需求,自1981年起便開始拆除重建。
新總部預計1985年完工,期間總行暫遷此地辦公。
吳耀祖資產千萬,皆為現金,悉數存於匯豐銀行。
驗證身份後,他受到熱情款待,獲專屬客戶經理對接。
這位名叫喬琳琳的女經理穿著職業裝,青春靚麗。
“吳先生您好,我行最新推出的高級客戶服務您已符合資格。今後您便是我們的高級客戶了。”
喬琳琳笑容甜美。
現實中,銀行常為高端客戶提供特殊服務。
國外以運通公司最為知名,國內則是招商銀行表現突出。
這類服務最早興起於80年代。
享受便捷服務,吳耀祖欣然接受。
他笑著詢問:“既然我是高級客戶,應該能訂閱專業財經雜誌或獲取市場信息吧?”
喬琳琳立刻回應:“當然可以,請問您需要嗎?”
“來聊聊吧。”
於是喬琳琳便開始介紹起來。
實際上,匯豐銀行內部針對個人高端客戶的服務,尚處於初步探索階段。
可以說,全球各大銀行都在這一領域進行嚐試。
匯豐能這麽早起步,得益於其真正的總部設在倫敦,可以方便接觸國際動態。
歐美銀行是最早開展此類服務探索的。
受總部影響,香港匯豐得以與世界頂尖銀行同步推進。
這是歐美銀行業正在試驗的新經營模式。
而這位剛從香江大學畢業的喬琳琳,因外貌出眾被調入新成立的部門。
但她與其他經驗豐富的同事不同,作為新人隻能做些基礎工作,從未獨立接待過高端客戶。
此時,一方是職場新手,另一方對銀行貴賓服務也不熟悉,兩人卻聊得十分融洽。
吳耀祖對此也無可奈何,盡管他腦海中存有銀行業巨頭的記憶。
然而在這個時期,全球各大銀行的相關服務才剛剛起步。
當時的銀行貴賓服務無論歐美還是亞洲,都顯得簡單粗糙。
他也不清楚此時的香港匯豐能提供何種高端服務。
因此需要通過喬琳琳這樣的新人了解情況。
喜歡港片:勝男,我真的是臥底請大家收藏:()港片:勝男,我真的是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