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電影項目

字數:5751   加入書籤

A+A-


    但因處於1983年,一切尚有不同。
    全球外匯市場正值繁榮鼎盛時期,杠杆操作雖問世不久,卻已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吳耀祖剛到日本便輕鬆獲取高額杠杆。若放在四十年後,如此龐大的資金規模,能獲得百倍杠杆已屬不易。
    匯豐在日本分支成立近十年,加之日本金融市場正全麵開放,外資大量湧入,這些條件讓吳耀祖的開戶流程較為順利。
    借助匯豐的幫助,一千萬美元以平均500倍杠杆的比例分散至500多個賬戶,逐步進入日本匯市。由於賬戶分散,僅開戶便耗費兩天時間,直到吳耀祖抵日第三天,倉位才全部建立完畢。
    在這期間,他多數時間駐紮在匯豐分部或酒店。吳耀祖主要以2201的匯率即220日元兌1美元)開設賬戶,相當於用一千萬美元保證金換取50億x220日元,名義上賬戶餘額達億日元。
    這一激進策略令匯豐分部的川崎大郎深感不安。他認為吳耀祖並非普通投資者,而是冒險家。500倍杠杆意味著極高風險,稍有波動便會血本無歸。事實證明川崎判斷準確,次日日元小幅貶值,吳耀祖損失四百餘萬美元。高杠杆既能放大收益,也會無限放大風險,常規投資者極少采用此法,對衝基金亦是例外。
    秉承“細水長流”的原則,川崎大郎試圖用委婉的方式勸說吳耀祖降低杠杆倍數。
    還未想好措辭,第四天傍晚,事情便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電視新聞中,日本首相中曾根在接受美國財長訪問時公開表示,日本能接受190左右的日元兌美元匯率。這一言論震驚全球,標誌著日元升值徹底失去控製。
    次日,市場反應劇烈,日元快速升值。從220日元兌1美元降至200日元兌1美元。這意味著,吳耀祖的賬戶價值從原本需要億日元兌換50億美元,變成隻需億日元即可獲得55億美元,短短四天狂賺5000萬美元。
    意識到風險和收益成正比的吳耀祖迅速決定平倉。他知道,中曾根很快會采取措施穩定匯率。這位新上任的首相顯然低估了自己的話對市場的衝擊力。未來幾年內,日元將逐漸貶值,直到1985年的《廣場協議》出台後才再次飆升。
    雖然這種暴利機會不再,但吳耀祖已十分滿意,短短幾天便收獲5億美金,折合當時約36億港幣。
    但他絕不會在這個時候,將美金兌換成港幣。
    因為清楚記得,今年將是港幣自誕生以來貶值最嚴重的一年。
    高峰期時,港幣甚至貶值到9.36元才兌一美金。
    而現在才貶值到7.5,還有近兩元的下降空間。
    簡單說,現在把5億美金換成港幣,大約得到36億港幣。
    但再過段時間,同樣5億美金換成港幣的話,能換超45億港幣!
    之後港英政府才會出台一係列金融政策,強製設定港幣匯率在7.75至7.85之間。
    那時港幣才算真正穩定下來。
    吳耀祖對這些金融事件如此清晰的記憶,源於他腦海中有一位金融大亨的身影。
    可能是日本人,也可能是長期活躍在日本金融圈的美國人。
    否則他不可能對日本金融市場如此了解,對重要事件記憶深刻。
    這也使他對香港金融市場印象深刻。
    當時,香港金融市場並未完全跟隨美股波動,由於東京距離更近,港股走勢更多參考日股。
    這吸引了許多日本投機者涉足港股。
    於是,在吳耀祖的模糊記憶中,那位疑似日本金融巨頭的經曆裏,包含大量關於香港金融市場的數據。
    這也是他此前在香港市場屢戰屢勝的關鍵原因。
    他不僅具備超越當今所有金融從業者的實力,還擁有領先四十年的先知記憶。
    自然是以頂級高手的姿態踏入新手村,橫掃一切。
    在日本狠狠“割”了一輪後,吳耀祖對自己的未來和野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重生一個多月,最初的想法很簡單。
    金錢與美色,構築起人生快意篇章。
    在香港股市掘金與商業謀劃間隙,他對未來的方向始終思索著。
    目睹八十年代日本的繁榮與香港這座小城的鮮明對比後,他頓悟了一條可行之路。
    世間諸多事務,僅憑他的先見之明與能力,難以達到巔峰。
    高科技與製造業雖為當時工業技術的重要轉折點,但即便如半導體這般被視為未來產業的領域,也已初具規模。    問題在於,這些行業在進入2000年後才開始深刻影響世界。
    並且由於科技含量極高,這些企業帶有極強的政治屬性。
    在祖國尚處發展階段之際,作為港商的他,無論多麽優秀,也無法立即掌控這些產業鏈的核心。
    若要涉足其中,最好是在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後再從更高層麵介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他的策略。
    在此之前,唯有娛樂文化或傳媒是他大有機會的方向。
    用十年時間積累力量,掌控影響全球的傳媒,至少是亞洲範圍內的傳媒。
    待互聯網時代降臨,比任何人都早布局互聯網領域。
    屆時,憑借對傳媒的掌控力,將輕易成為操控世界信息渠道的巨人。
    這便是不涉獵政治之人所能掌握的隱秘巨大力量。
    從電影切入,構建覆蓋港島乃至全亞洲的文化產品銷售網絡,最終擴展至全球,同時積累出版、編輯及ip資源,這一切皆為此目標鋪墊。
    借文化產業發展之勢,靜候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自門戶網站起步,憑借專業團隊,成為信息集散地,滿足下一代年輕群體需求,成長為超越傳統傳媒巨頭的新媒介霸主。
    未來,無法掌控公權力時,成為能借由媒介影響力舉足輕重的人物,才是終極目標。
    他渴望成為不可忽視的第四權力掌控者。
    然而,在這條路上,他選擇了更愉悅的方式。
    權力、聲望、財富、女人……這條路,什麽都不缺。
    重生一次且有如此根基,怎能不野心勃勃?
    懷著這樣的念頭,他在港島的布局悄然展開。
    至於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怎會缺席?
    要知道,長久以來,日本始終是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場。
    想拍電影、發展文化產業卻難以打入北美市場,
    但同屬儒家文化的日本則更容易被接受。
    於是,吳耀祖在大賺一筆後並未立即離開。
    畢竟此行目的不僅在於收割利益,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雖僅成立五年,已有58名員工,躋身日本中型事務所行列。
    規模雖不算龐大,
    但旗下藝人的領域已相當多元,以培養音樂人與演員為核心。
    創始人大裏洋吉曾任職於大型經紀公司渡邊事務所。
    因理念分歧選擇獨立創業。
                東京,板橋區。
    霓虹燈點亮了夜晚的街道,東京在暮色中顯得格外繁華。    “情況就是這樣。雖然《aiko 16歲》的製作成本不算高。”
    “但今年我們的預算,大部分都投入到音樂部門了。演藝部門無法再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這部電影的拍攝。”
    “我們需要新的資金來源。”
    說話的是公司的創始人兼會長大裏洋吉的妻子,名叫大裏久仁子。她是公司的重要股東,掌握著財務和人事大權。
    作為會長最信任的管理者,大裏久仁子始終主導著各部門的預算分配。今晚的會議是因公司首部電影缺乏資金而緊急召集的。
    於是,第一個發言的自然是這位負責財務的董事。
    社長夫人的話音剛落,負責音樂部門的常務宮下昌之立刻站起來說道:
    “音樂部門的預算不能挪用給演藝部門。我們公司的收入八成來自音樂部!”
    “我們還計劃明年開設美國分公司,現在必須做好前期準備,這筆費用必不可少。”
    聽宮下這麽說,負責演藝部的常務工藤次郎坐不住了。
    “音樂部門的預算一直占公司總預算的七成以上。演藝部門多年來隻能分到三成。”
    若持續這般境況,公司根本無法推進電影拍攝,影視劇製作將始終停滯。
    為籌備三年的《aiko16歲》因資金短缺被迫中斷,這令眾人深感遺憾。
    三年的努力籌備,會長,懇請您務必支持我們公司的電影項目!
    宮下立即反駁:“資金不足可延後拍攝,又非完全放棄。”
    但若音樂部門缺錢,會影響全年公司收益!
    會長,請慎重考慮!
    喜歡港片:勝男,我真的是臥底請大家收藏:()港片:勝男,我真的是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