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必定會出現

字數:5710   加入書籤

A+A-


    琳達財富已籌集超過五億港元,8月公布的年化收益率均超20。在全港股市與樓市低迷之際,琳達財富卻逆勢增長,令人矚目。
    喬琳琳的名字與形象頻繁出現在財經雜誌中,廣受關注。然而,外界或許不知,她曾隻是匯豐銀行高級客戶部的一名普通職員。
    這一切成就源於她背後的支持者——吳耀祖。弋徳作為知情者,深知吳耀祖及其投資公司的重要性。僅過去數月,吳耀祖的投資便為匯豐證券部門創造了超出去年全年收益的成績。同時,匯豐銀行新設的高級客戶服務部因吳耀祖的努力迅速脫穎而出。
    因此,弋徳與該部門主管對吳耀祖極為敬重。在他們的努力下,吳耀祖的耀祖投資得以在匯豐臨時總部擁有寬敞的辦公空間,並使用其股票交易係統及電話交易賬戶,實現低調發展。
    盡管吳耀祖計劃在未來收購一家持牌證券公司以擺脫對匯豐的依賴,但他並不打算與匯豐交惡。畢竟,在港島範圍內,匯豐短期內仍將是他的重要資源。正如其他成功人士依靠匯豐成長一樣,吳耀祖也希望借助這一平台提升自身實力。有匯豐支持,他在港島樓市和股市的布局將更加順利。
    匯豐雖在香港沒有央行之名,實則行央行之職。吳耀祖觀察到對麵恭敬的外國高管,思忖後決定再次借助匯豐的力量。
    他問弋德:"弋德先生,沈粥董事長今日可有空閑?"
    弋德稍作思考回答:"吳先生若要見董事長,她想必有時間。"
    此話非虛。在沈粥心中,吳耀祖的地位頗高。
    作為匯豐大班的沈粥,無疑是典型的資本家。他的名言便是:"於我而言,華人與英國人不過是兩艘船,我隻選那能讓匯豐盈利的一方。"
    這個視金錢如命的人,對國家歸屬感並不強,隻要能賺錢即可。正因如此,香港華資迅速壯大,英資逐漸撤離。
    在九龍倉、和記黃埔等商業爭奪戰中,匯豐始終支持華資,因其更慷慨,利潤更高。而匯豐的支持也讓華資愈發依賴其服務,即便回歸後,匯豐仍扮演著類似央行的角色,隻是將部分權力分予中國銀行。
    吳耀祖身為新興富豪,已為匯豐帶來豐厚收益,沈粥認為他可能成為下一個行業巨頭。因此,吳耀祖很快獲邀與沈粥會麵。
    兩人在怡安華人行頂層相見。當吳耀祖帶著文件袋到達時,發現包玉港也在沈粥的辦公室內。
    "我本約邁克爾喝咖啡,聽說你來,便留步。阿祖,需要貸款嗎?"包玉港笑著說道。
    邁克爾是沈粥的本名,全名為邁克爾·桑德伯格。沈粥隻是他在港島工作時使用的中文名。
    港島的氛圍如此,華人取英文名,洋人取中文名。
    包玉港出現在沈粥辦公室,吳耀祖雖感意外,卻也不算太吃驚。
    畢竟包玉港身為首位華人匯豐銀行董事,還持有部分匯豐原始股。
    他與沈粥私交甚篤,在某諷刺港島華資財團與沈粥關係的漫畫中,包玉港處於c位。
    “這不是貸款。”吳耀祖笑著回答,“即便我想貸款,匯豐也可能拿不出。”
    沈粥假裝不悅地說:“在港島,匯豐沒有貸不出的款!隻要你有實力,1000億港幣我也敢貸給你。”
    此話頗為豪氣,不過以匯豐的實力,確實可以做到。
    畢竟港幣就是由匯豐印刷的……
    當然,1000億港幣也太過誇張,那時已足以成為世界首富。
    “我不需要這麽多錢。”吳耀祖笑著說,“我隻需10億,美元,能貸到嗎?”
    “這……”沈粥沉默。
    他確實無法滿足。
    若在以前,10億美元匯豐完全可以提供。
    但如今特殊時期,匯豐的美元外匯受港府管控,無法自由流動。
    加之此時美元正大量外流,匯豐自身外匯儲備也不多。
    10億美元相當於90多億港幣,沈粥倒是能拿出這筆港幣。
    “好了。”包玉港笑著調解,“阿祖不缺資金,應該不是來貸款的。別戲弄我們這兩個老人了。”
    沈粥這才展顏。
    然而敏銳的陰國佬意識到,吳耀祖與包玉港的關係比他預想的更好。
    吳耀祖道:“今日前來,實則是想請桑德伯格先生及匯豐助我一臂之力。”
    “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是匯豐存在的根本宗旨,亦是我的行事準則。”沈粥言辭懇切,“吳先生若有需求,隻需吩咐,我們定當竭盡全力!”
    竭盡全力的前提,自然得是吳耀祖能夠承擔相應代價。
    吳耀祖輕笑一聲,從手中拿出一個文件袋,“希望桑德伯格先生能將這份文件遞交給港督尤德爵士或首席政務官夏鼎基先生。”
    此言一出,包玉港與沈粥皆神情微怔。
    “阿祖,找港督何事?莫非是要告狀?”包玉港好奇發問。
    沈粥未語,但從她眼底流露出的信息,與包玉港所思無異。
    吳耀祖笑意加深。
    “非也,我並非為了告狀而來。我隻是打算替港府與尤德爵士解決一件大事罷了。我這個人向來不喜默默行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如此,便希望港府知曉此事,並在適當時候給予回饋。”他繼續說道,“遺憾的是,我並無直接途徑通達港督府。不過聽聞桑德伯格先生可做到這一點,故而特來求助。”
    “這有何難,你直接找我即可。”包玉港略顯不滿,總覺得對方顯得疏離了些,“我對你是真心喜愛的,阿祖。尤其聽說你與我手下時知輕之女‘訂婚’之事,更是將你視作自家人。”
    更何況,包玉港的確有能力直接接觸港督,身為港島華人首富中的特例,他連陰國相都見得著。
    “我亦明白阿伯您能幫忙,但此事交由桑德伯格先生這樣的外國人處理更為妥當。”
    吳耀祖直言不諱。
    “因為此事對於港督而言,並非一件令人愉悅的事。”
    1983年9月5日。
    葉誌明加入後,完美娛樂旗下的完美唱片宣告成立。
    葉誌明果然名不虛傳,作為屢敗屢戰的破產專家,他在公司運營上頗有建樹。
    前期籌備階段,吳耀祖提供了部分人力、人脈及資金支持外,其餘事務均由葉誌明帶領兩名來自歐美唱片公司的助手,在城市中奔波籌建。
    如今,唱片公司已組建起一支成熟的音樂團隊,這支團隊原隸屬於剛破產的金音符唱片公司,而這家公司正是港島知名女歌手甄妮的所屬公司。
    完美唱片全麵接管後,該團隊共十六人,其中一半為外籍人士。
    音樂監製雷米高是一名在港發展的葡萄牙人,類似的外籍音樂人還有不少。
    六十年代,隨著西洋流行音樂席卷全球,香港樂壇受到波及,步入萌芽階段。
    期間湧現出眾多本地音樂人,如泰迪羅斌的花公子樂隊、許貫傑的蓮花樂隊、李震輝與林震強的雷鳥樂隊、陳仁和蘇基郎的威嚇樂隊以及羅聞的四步合唱團樂隊,這些均為香江流行音樂的開拓者。但彼時他們僅發行英文專輯,並未涉足國語或粵語歌曲。
    由於殖民地背景,一批西方樂手亦參與了香港樂壇的發展。
    聶安達的盟約樂隊、雷米高的神秘主義樂隊以及尊尼亞的副作用樂隊均對港島樂壇有所貢獻。
    進入七十年代後,隨著粵語歌的崛起,這批音樂人逐漸淡出前台,大多轉為幕後創作者,在香港歌壇編織起一張緊密的關係網。
    目前,香港所有與音樂相關的產業背後都有他們的身影。
    寶麗金高層鄭冬漢、關偉麟皆出身樂隊,鄭冬漢正是後來演唱《無賴》的鄭中基的父親。
    百代唱片高層聶安達來自盟約樂隊,填詞名家林震強則來自雷鳥樂隊。
    國際唱片協會香港分會會長馮添誌亦出自雷米高的樂隊。
    雷米高現年四十歲,與港澳兩地的外籍音樂人交往密切。
    實際上,吳耀祖並未給予雷米高重任。
    他不信任外籍人士,待唱片公司初期幾張專輯完成後,他會再招一位本地人擔任公司製作總監,雷米高隻能充當副手。
    相比港島唱片公司的進展遲緩,霓虹那邊的吳耀祖公司卻發展迅速,成績斐然。    該事務所自身具備錄音棚及完善的配套設施與人才資源。
    上個月中森明菜加入後,首張由吳耀祖主導製作的專輯迅速麵世。
    專輯名為《its中森明菜》,一經發布即席卷霓虹,僅三天便登上orin排行榜。
    orin為日本公信榜,自1968年1月4日起成為當地最知名的音樂榜單。
    榜單不僅每日更新,還按周、月統計總銷量,並細分流行、演歌、西洋樂等多種類型排名。
    此外,還涵蓋dvd、遊戲銷售及電視廣告好感度等數據。
    因其數據詳實、公開透明且具有國際影響力,備受關注。
    中森明菜的專輯在上市16天後,榮登orin八月專輯銷量榜首。
    其中八首歌曲中有六首進入單曲排行榜前十,其餘兩首也在前二十之列。    已有霓虹媒體和電視台在新聞中提到,今年的霓虹唱片大賞必定會出現兩者的身影。
    否則便是意外!
    喜歡港片:勝男,我真的是臥底請大家收藏:()港片:勝男,我真的是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