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圓桌會議(一)

字數:4196   加入書籤

A+A-


    明玥和曾玨把菜一盤盤擺上桌,眾人依次圍坐在圓桌旁。
    “姐,家裏有酒嗎?”童少禹情緒低落,與熱鬧的氣氛格格不入。
    “對呀,今天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怎能沒有酒呢,怪我怪我!”
    覃西早一拍後腦勺,恍然大悟一般叫起來。
    這不是曾家母女的第一次團聚,在倒水河真正意義上的一家人已經團圓過一次,遺憾的是人團家不圓,而且還少了他這個準女婿,的確心有不甘。
    “瞎起什麽哄,剛出院你能喝酒嗎?”
    明玥不滿地說,無疑她是這個新家的主事人。
    “少禹,你有心事,吃完飯跟姐說說。”
    她提高聲調,“沒有酒,但有果汁飲料。今天趁阿姨在這裏,我們邊吃飯邊談點工作上的事情,不對的地方請阿姨指導。”
    她拿來飲料和紙杯,給每人斟上。“隨意啊,不勸酒,多少就這一瓶。”
    “昨天經過我們商討,確定了公司名稱,叫江寧市天鐸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少禹上班就沒打擾你。”
    她顧及到了童少禹的感受。
    童少禹沒說話,心想你們四個是一家,我就是個打工的,說話無足輕重。
    “我們還做了分工,曾玨是董事長總經理,覃公子負責銷售和對外關係,江子嶽和童少禹負責售後,我負責財務和辦公室。
    曾玨是公司創始人,有一整套思路和計劃,請你談談下一步的打算和安排。大家邊吃邊聊,飯後我會寫一份會議紀要。”
    明玥的發言承上啟下,言簡意賅。
    這丫頭比我厲害啊!
    曾令秀暗暗點頭,深感欣慰,苦難並沒有消磨她骨子裏的東西,反而讓她更加成熟睿智,一旦有機會,她一定風生水起。
    曾玨有點慌神,她沒想到明玥一上來就大談工作,還是趁大家吃飯的時候,好在她也是曾令秀的女兒,長期受媽媽的熏陶,身上自然充滿靈氣。
    她喝下一口飲料,穩穩神。“好吧,我談談跟錢有關的事情。”
    “都說談錢俗,但公司不談錢開不起來,不賺錢活不下去,辛辛苦苦連飯都吃不飽,那還忙個什麽勁?
    所以我想談談股東、股份和注冊資金的問題。
    股東毫無疑問就是我們在座的幾位,我們都是公司的創始股東,剩下的就是注冊資金和持股比例的問題。”
    果然她這麽長時間的準備沒有白做,她說的就是她的想法。
    “我們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既要體現公司的實力,又要考慮風險承受能力,我的意見是五百萬元人民幣,你們看多少比較合理。”
    江子嶽駭然了,別說五百萬,可憐我現在連五百塊都拿不出來,萬分之一,我占的股份有屁用啊。
    曾玨啊曾玨,你生來就帶著資本嗜血的本性啊!
    見沒人說話,曾玨微微一笑,知道他們特別是江子嶽在想什麽,便故意點將,“姐夫,你看呢?”
    江子嶽心裏不爽,明知拿不出錢還要單挑我來問,這不是故意為難我嗎,但曾玨問了又不得不說。
    “我做個簡單的算術,五百萬平均一人就是一百萬,我拿不出這麽多錢,隻有這個,今天特意花十塊錢買的。”
    他從口袋裏掏出彩票,幹笑著說:“明天才能開獎,中了我才有資格入股,沒中我隻能拿工資了。”
    “江子嶽,你這是幹嗎?”明玥不滿地瞪了他一眼,其實她也沒錢,心情比江子嶽好不到哪兒去,真正的談錢傷感情啊。
    “好啊,中了五百萬,公司都是你的了!”
    曾玨咯咯地笑起來,“忘了告訴大家,驗資的錢我來想辦法,你們都不用管,不用出一分錢。”
    “哎,早說嘛,我差點兒就要開溜了!”
    江子嶽、明玥和童少禹這才暗暗鬆了一口氣。
    曾玨又看向覃西早。
    他倒是自覺,“我個人認為注冊資金就是個形式,多當然好看,是實力的體現,少也未必是壞事。
    這段時間我讓寧可替我了解了一下,隨隨便便一套設備少則幾千上萬、十幾萬,多則幾十萬、上百萬甚至幾百萬上千萬。
    在沒有知名度、市場對你還不了解的情況下,以我們現有的能力想拿下幾十萬上百萬的設備不太現實,當然也不是完全沒這個可能,畢竟事在人為。
    我們不能隻考慮營利而忽視風險,所以我認為一百萬比較合適,將來業務拓展了還可以增資擴股,吸納更多的投資人。”
    “有道理。”曾玨想了想,說:“這樣吧,二百萬比較合適,不多也不少。”
    覃西早點頭,“可以,等會兒看看持股情況再適度調整。”
    “行!”曾玨看向三人,“你們看呢?”
    三人點頭,不出錢就能當老板,風險又可控,還有分紅,何樂不為。
    “好,下麵討論股權分配問題。”曾玨放下筷子。
    “股東一共六人,媽、姐、姐夫、覃公子、我……嘿嘿,完完全全的家族企業哈,還有童少禹。
    特別說明一下他救了我姐,就憑這一點我們不能丟下他,何況他還有技術,還是姐和姐夫的兄弟。”
    江子嶽心中感動,不錯,僅從這一點上看曾玨還是很仗義的,考慮得也很周全。
    “我就不做股東了。”
    曾令秀一直沒說話,全神貫注地聽。孩子們雖然有些稚嫩,但他們在思考、在探索,這是可喜的。
    “一是太專業我不懂,二是你們年輕人,我一個老太婆就別參合了,免得礙手礙腳。”
    “阿姨,要不你給我們做顧問吧!”
    覃西早的嘴永遠都是那麽甜、那麽恰到好處,他的話總能踩到節拍上。
    “對呀,給我們做顧問吧!”年輕人眾口一詞。
    曾令秀想了想,答應了,“行吧,你們繼續。”
    “持股比例多少比較合適呢,我的想法是大家平均持股,也就是每人百分之二十。
    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家都是第一次創業,都沒有經驗,有困難大家一起想辦法,有事大家一起幹,你們認為呢?”
    “我認為不妥,平均持股類似吃大鍋飯。”
    明玥放下筷子,雙手緊握,不停地左手換右手,右手換左手。
    “第一,你是發起者,又是出資人,你的權威和價值沒有體現出來,你應該是持股最多的那個人。
    第二,在實際工作中,每個人的作用大小不同。
    比如覃公子,他負責銷售和對外關係,可以說在公司起步階段,他的作用舉足輕重,是公司存續的關鍵所在。
    再比如江子嶽和童少禹,他們的技術和售後服務支撐著公司的發展,與銷售相輔相成,作用一樣不可小視。
    再比如我,隻是做做報表,既沒有你們辛苦,又沒有產生直接效益,所以我不應該持股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