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陣前對話

字數:4108   加入書籤

A+A-


    諸葛瑾回到自己的營帳,腳步匆匆卻又不失沉穩。他微微喘著氣,將公子孫和的決定,對著守在帳外諸葛恪的人,一字一句清晰地說道:“你趕緊返回報告給諸葛恪,就說公子決定堅守不出,讓陳泰有本事就來強攻臨淄。”那聲音雖不高,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那傳令之人得令後,如離弦之箭般衝了出去,馬蹄聲在營帳外的小道上急促地響起,揚起一片塵土。
    諸葛恪得知公子孫和的決定後,眉頭微微一皺,但眼神中卻閃過一絲堅定。他立即披上戰甲,快步來到城頭。
    寒風呼嘯著吹過他的臉龐,他探頭朝城下的陳泰將軍喊道,那聲音如洪鍾般在城頭回蕩:“陳將軍,我們公子說了,有本事就來強攻臨淄,別指望我們出城與你們對陣,我們不會吃這個虧!”
    陳泰聞言,頓時勃然大怒。他漲紅了臉,額頭上青筋暴起,高聲吼叫道:“你們別得意得太早,我們這就南下攻打建業城,一旦攻破建業城,早晚有你們哭都沒眼淚的時候!”那聲音仿佛要衝破雲霄,帶著無盡的憤怒與囂張。
    說罷,他猛地撥轉馬頭,那馬兒人立起來,最終被他穩穩地控製住。
    他衝手下的將士們大聲吼道:“兄弟們,既然吳軍要當縮頭烏龜,我們也不在此與他們糾纏,我們南下攻打建業城,活捉孫權老兒!”
    一萬將士們齊聲高呼:“攻打建業城,活捉孫權老兒!”那聲音如滾滾驚雷,震得大地都仿佛在顫抖。喊罷,眾人跟著陳泰,馬蹄聲如雷,先返回自己的營寨向司馬懿匯報。
    吳奮按照孫和的叮囑,派出探馬尾隨陳泰的人馬而去。那探馬如幽靈般在樹林間穿梭,遠遠地望見陳泰的人馬進入營寨後,便在營寨外一處隱蔽之處守候著,眼睛緊緊盯著營寨的動靜,不敢有絲毫懈怠。
    陳泰向司馬懿匯報挑戰的結果後,得知後麵有吳軍的探馬在尾隨偵察,司馬懿那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狡黠。他立即下令,全軍拔營起寨,向建業城的方向行軍。
    為了讓後麵的吳軍探馬知道,自己的確是向建業城進軍,司馬懿下令走大路。
    一時間,全軍浩浩蕩蕩,旌旗招展,那五顏六色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鑼鼓喧天,那激昂的鼓點仿佛是戰爭的號角。大軍如一條黑色的巨龍,向南麵的建業城蜿蜒而去。
    探馬尾隨了十餘裏,見的確是從大路向建業城方向進軍,立即派人返回向主將孫和報告。那派去的人快馬加鞭,汗水濕透了衣衫,心中隻想著盡快將消息送到。
    孫和得知消息後,神色凝重。他再次召集眾將來議事廳商議對策。議事廳內,氣氛緊張而壓抑,眾將圍坐在一起,低聲議論著。
    此次,眾將都認為應該出兵尾隨司馬懿的人馬,伺機偷襲他們。
    於是孫和下令,留下太守蔣壹、淩封、陳修和呂霸統領五萬兵馬鎮守臨淄城,自己親率麾下五萬兵馬,與大將軍諸葛瑾的六萬兵馬及大都督陸遜的六萬兵馬兵合一處,尾隨司馬懿的大軍而去。
    那大軍出發時,馬蹄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埋伏在臨淄城附近密林內的魏延和關統,派出探子暗中打探臨淄城的消息。探子們如敏捷的獵豹,在樹林間穿梭,不放過任何一絲動靜。
    得知臨淄城相繼衝出三支人馬,每支人馬都在五萬人左右,魏延和關統大喜,急忙按照司馬懿的叮囑,派出偵騎繞道追上司馬懿的大軍,將消息匯報給司馬懿。
    司馬懿得知消息後大喜,他那原本沉穩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知道前麵十裏地處,有一處山穀,兩邊是高山,中間一條大路,正是伏擊尾隨吳軍的絕佳之處。
    於是司馬懿令文聘和滿寵率領各自的人馬先行一步,前往山穀的左右兩側高山埋伏。自己與副將文欽、司馬昭和陳泰率領麾下的十萬兵馬吸引吳軍主力後行。
    文聘和滿寵收到司馬懿的軍令後,立即全速向前麵的山穀疾奔而去。馬蹄聲如雷,他們在山林中穿梭,驚起了一群群飛鳥。
    到達山穀後,文聘的人馬登上左側的高山,立即砍伐樹木,製作檑木。那砍伐樹木的聲音,在山穀中回蕩,仿佛是戰爭的序曲。他們還將石塊搬運過來,當做滾石準備好。
    滿寵的人馬登上右側的高山,與文聘的人馬一樣,緊張而有序地製作滾石和檑木。
    為了增強殺傷力,滿寵和文聘還將攻城器具投石車和諸葛連弩平均分配,並擺好位置,隨時準備攻擊進入伏擊圈的吳軍。那投石車高大而威嚴,諸葛連弩整齊地排列著,仿佛是一群沉默的殺手。
    滿寵和文聘準備就緒後,派出探馬悄悄地告知司馬懿。司馬懿不緊不慢地繼續向山穀處前進,他的臉上帶著自信的微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而吳軍在孫和的統領下,尾隨著司馬懿的人馬,保持一定的距離,亦步亦趨地前行。
    到達山穀後,司馬懿率軍繼續前行,以吸引吳軍進入山穀。沒成想吳軍來到山穀入口處,探馬報知孫和,前麵是兩座高山,中間雖然是大路,但恐怕司馬懿會在此處設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和得知消息後,眉頭緊鎖,擔心中伏。他立即下令全軍停止前進,並立即派人去請大將軍諸葛瑾和大都督陸遜過來中軍帳商議。那派去的人神色匆匆,腳步飛快。
    隨著吳軍停止前行,探馬立即報告給司馬懿。
    司馬懿明白,以諸葛瑾和陸遜此二人的智慧,不會輕易上當中伏。事已至此,唯有令文聘和滿寵從兩側包抄過去,而自己率軍正麵突擊,以達重創吳軍的目的。於是立即派人去通知文聘和滿寵,率軍從左右兩側悄悄地包抄過去。
    為了盡量吸引吳軍向山穀內前行,司馬懿決定以自己作為誘餌。
    他騎在戰馬上,身姿挺拔,眼神堅定。同時派出人告知吳軍,自己欲與吳軍主將孫和談判,以此來拖延時間,使吳軍暫時不後撤,給文聘和滿寵從左右兩側包抄過去爭取時間。
    於是司馬懿在親衛隊的護衛下,來到全軍的後麵。司馬昭率領四萬兵馬緊緊跟隨,那兵馬如黑色的潮水般湧動;而文欽和陳泰各自率領三萬兵馬繼續前行。
    孫和正與諸葛瑾和陸遜商議是否繼續前行,諸葛瑾和陸遜都認為前方十有八九會有埋伏,此時宜盡快返回臨淄城,而不宜繼續前行。
    孫和正要下決心,突然探馬來報,司馬懿在親衛隊護衛下,正向自己這邊慢慢過來,並且司馬懿的人已經過來傳遞消息,說司馬懿欲與主將孫和在陣前見麵談判。
    孫和聞言,望向諸葛瑾和陸遜,諸葛瑾和陸遜頷首示意,同意陣前談判。孫和對探馬道:“你去跟司馬懿的人說,本公子同意與他陣前談判。”
    探馬抱拳而去,那身影很快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
    探馬走後,陸遜冷哼一聲道:“公子,俗話說:兵不厭詐。你假裝與司馬懿談判,一語不合,你發出號令,我們一個衝鋒上去,就地斬殺司馬懿,然後消滅司馬懿剩餘的兵馬,豈不快哉!”他的眼神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諸葛瑾也點點頭道:“沒錯,兩軍相爭,勝者為王,就算是偷襲,隻要消滅了司馬懿,我們就是大功一件。”
    孫和點點頭,同意了兩人的建議,要兩人趕緊向麾下的騎兵將領下令,跟隨公子孫和而去,隨時準備好上前衝殺。
    諸葛瑾和陸遜點點頭,立即返回自己的隊伍,調派騎軍緊緊跟隨公子孫和,隨時準備向司馬懿的人馬發起衝鋒。那騎軍們個個精神抖擻,手握兵器,等待著衝鋒的號令。
    而孫和與司馬懿都已列陣完畢,雙方將士們嚴陣以待,一場驚心動魄的陣前和談即將展開,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仿佛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喜歡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請大家收藏:()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