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孫霸奔逃

字數:4296   加入書籤

A+A-


    關索麾下那一千鷹軍精銳,宛如一群蓄勢待發的獵豹,他們平日裏專門針對箭雨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訓練,此刻,終於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刻。
    隻見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耳欲聾。吳軍的箭雨如蝗蟲般鋪天蓋地地襲來,那密集的箭矢帶著尖銳的呼嘯聲,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撕裂。
    然而,關索的鷹軍卻配合得極為緊密,宛如一台精密的戰爭機器。五百鷹軍士卒手持砍刀,在箭雨中靈活地舞動,那砍刀劃出的道道寒光,精準地撥打著一支支箭矢,為身後的戰友們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與此同時,剩餘的五百士卒如猛虎下山般,趁著這短暫的掩護,迅速衝向吊橋。他們眼神堅定,步伐矯健,每一步都充滿了力量。
    到達吊橋後,他們毫不猶豫地揮起手中的砍刀,朝著繩索狠狠砍去。五百人齊心協力,那砍刀與繩索碰撞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戰歌。
    在眾人的奮力砍殺下,吊橋上的所有繩索很快被砍斷,隻聽“砰”的一聲巨響,吊橋如一條巨龍般轟然落下,那聲音震耳欲聾,仿佛要將大地都撼動。
    而張遵等四將率領的騎軍,早已在一旁蓄勢待發。吊橋剛一落下,他們便如離弦之箭般衝了上去,瞬間就衝上了吊橋。
    他們迅速將手中的手弩對準城頭的吳軍,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殺意。隨著一聲令下,騎射發動,刹那間,弩箭如暴雨般向城頭的吳軍傾瀉而去。那密集的箭雨,讓城頭的吳軍無處可躲。
    很多箭矢射在了一萬盾牌手舉起的盾牌上,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但仍有不少箭矢通過間隙,射在了後麵的四萬弓箭手上。中箭者紛紛慘叫著掉地,那慘叫聲此起彼伏,回蕩在整個下邳城的上空。
    張遵四將的十餘萬兵馬如潮水般迅速駛過吊橋,衝入南城門內。他們沿著台階,如猛虎般向城頭攻擊前進。
    此時,趙廣正率領著麾下的幾千神箭軍與周魴的兩萬弓箭手展開激烈的對射。趙廣的弓箭手們訓練有素,個個都是百發百中的神射手,他們的箭術精準無比,每一箭都帶著致命的威脅。
    然而,周魴的兩萬弓箭手人數占優,又居高臨下占據著地理優勢,前麵還有五千盾牌手掩護,這使得趙廣的弓箭手們被阻攔在台階下,寸步難行,仿佛陷入了一片泥沼之中。
    隨著張遵四將的十餘萬兵馬湧入南城門內,敵我形勢瞬間逆轉。四將麾下的十餘萬兵馬紛紛將手中的手弩對準城頭的吳軍,一時間,弩箭如飛蝗般射向周魴的人馬。
    那箭雨密密麻麻,讓人眼花繚亂。很多箭矢通過盾牌的間隙,射中了後麵的弓箭手。周魴的人馬死傷慘重,慘叫聲和哀嚎聲交織在一起,整個城頭陷入了一片混亂。
    這時,後麵的刺史程喜和田豫將軍率領的二十二萬兵馬也如狂風般快速駛過吊橋,與城頭的吳軍展開了激烈的對射。
    城頭周魴的盾牌手和弓箭手被前後夾擊,頓時陷入了絕境。他們漸漸支撐不住,防線開始崩潰。
    周魴見雙方兵力相差實在太懸殊,為了不使麾下的人馬全軍覆沒,隻好忍痛下令從左右兩側向東城門和西城門方向撤退。
    關索和趙廣率領麾下的兵馬迅速占領南城門的城頭,他們如忠誠的衛士般守護著太上皇的安危。
    而刺史程喜率領麾下十一萬兵馬衝上城頭,緊跟著一路敗逃的吳軍向東城門追去,那馬蹄聲如雷,揚起一片塵土。
    田豫將軍率領麾下十一萬兵馬衝上城頭,緊跟著另一路敗逃的吳軍向西城門追去,他們的身影在硝煙中若隱若現。
    張遵四將率領麾下的八萬兵馬直奔北城門而去。田英見南城門已被控製,便留下趙廣率領麾下的兩萬神箭軍堅守南城門,自己親率麾下的六萬兵馬與關索的兩萬兵馬一起,如猛虎般向城內衝去,欲盡快占領下邳城主將的府衙和控製城內各交通要道。
    話說孫霸下令撤退後,心急如焚,急忙與麾下的眾將在親衛隊的護衛下,向北城門方向疾奔而去。
    孫霸心裏很清楚,事已至此,與漢軍拚殺不過是徒增傷亡而已。為了保存實力,他決定全軍盡快從北城門撤離,向北奔馳十裏後,又向西奔馳五十裏,然後再向西南方向,直奔取慮城而去。
    孫霸這樣做的目的是誤導漢軍,讓其誤以為自己已經向北逃竄。
    打定主意後,孫霸立即派出親信,分別向鎮守東城門的太守張承和鎮守西城門的太守廬江郡太守步騭報信,讓他們率領麾下的兵馬盡快趕往北城門,與北城門的守將太守全懌會合。
    同時,他令士壹及副將朱據、陸凱、丁奉、周胤和淩烈等人將自己的兵馬盡快帶至北城門,所有吳軍從北城門出城。
    親信和眾將抱拳應諾而去,大家心急如焚,害怕自己的人馬被漢軍包圍消滅,紛紛快馬加鞭去召集自己麾下的人馬,盡快到北城門集合。
    孫霸和甘述、朱桓在親衛隊的護衛下,終於來到了北城門。北城門守將全懌聽聞漢軍已經詐取了南城門,急忙集合自己的隊伍,準備撤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沒多久,其他的吳軍也陸續到達。周魴率領著兩萬殘兵敗將逃至北城門。孫霸令人粗略地點算了一下,總共還有二十二萬人馬。
    孫霸暗自慶幸,總體損失不大,於是急忙下令從北城門出城,北上十裏,然後轉向西麵,行駛五十裏,再向西南方向行進,到取慮城歇息。
    在偵騎的引領下,吳軍浩浩蕩蕩出城,向北疾奔而去,揚起一片漫天的塵土。
    漢軍這邊,刺史程喜率領麾下的兵馬很快占領了東城門。程喜留下一萬兵馬鎮守東城門,親率剩餘的十萬兵馬尾隨東城門的敗軍向北城門追去。
    田豫將軍率領麾下的兵馬也很快占領了西城門,田豫留下一萬兵馬鎮守西城門,親率剩餘的十萬兵馬尾隨西城門的敗軍向北城門追去。
    而張遵四將率領的八萬兵馬在通過城內時,遇到了零星的抵抗。但由於對城內地形不熟悉,擔心中伏,他們隻好小心前進,每一步都走得極為謹慎,這也耽誤了不少時間。
    待到達北城門時,吳軍早已出城,向北疾奔而去,隻留下一片空曠的戰場。
    張遵四將擔心寡不敵眾,出城後被吳軍埋伏,故而沒有立即出城追趕,而是派出偵騎尾隨吳軍的馬蹄印和腳印而去,隨時報告吳軍的去向。同時,張遵派出探馬向太上皇田英報告,請示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此時的太上皇田英親率麾下六萬騎軍與關索的兩萬鷹軍一起,迅速占領了孫霸的公子府和其它吳軍將領的府衙,並控製了交通要道。
    田英正在公子府的客廳內歇息,不斷有好消息傳來。四個城門都已控製,交通要道都已掌控,吳軍各將軍的府衙也都已占領。
    刺史程喜也已經貼出安民告示,並撫慰百姓,承諾免除賦稅三年。百姓們紛紛敲鑼打鼓,興高采烈,整個下邳城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
    張遵的探馬來報,吳軍大部隊二十餘萬兵馬全部從北城門逃竄,正向北疾奔而去,其目的地尚未可知。
    田英聞言急忙下令探馬再探再報,隨時向他報告敗逃的吳軍位置。探馬抱拳應諾而去,如離弦之箭般消失在遠方。
    為了消滅這股吳軍,田英下令留下宋淩統領五萬兵馬鎮守下邳城,其餘兵馬田英重新分配。
    刺史程喜統領麾下十萬兵馬和田豫將領統領麾下十萬兵馬為前軍,尾隨吳軍而去。
    他親率五萬騎軍和麾下關索等五將率領十萬兵馬為中軍,而前部都督張翼及副將張微統領麾下十五萬兵馬為後軍,負責押運糧草、軍械和攻城器具。
    由於他們行軍緩慢,此時還沒達到下邳城,田英決定不等他了,而是派出探馬不斷與他聯係,通知他大軍行進的位置,方便他隨時跟進。
    安排妥當後,程喜和田豫率領前軍立即出發,尾隨敗軍而去。一場新的追擊戰,又在這廣袤的大地上拉開了帷幕,那滾滾的煙塵,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又一場激烈廝殺。
    喜歡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請大家收藏:()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