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八門金鎖陣

字數:4047   加入書籤

A+A-


    夜幕如墨,沉沉地籠罩著大地,營寨在寂靜中仿佛蟄伏的巨獸。值守和巡邏的士卒們,目光如炬,警惕地掃視著四周。
    突然,遠方的地平線上,五胡騎兵如黑色的潮水般洶湧而來,馬蹄聲如悶雷滾動,打破了夜的寂靜。
    幾乎在同一時刻,號角聲尖銳地響起,似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瞬間讓整個營寨沸騰起來。
    營寨內,無數的火把如繁星般瞬間亮起,將黑暗驅散。從一座座營帳、一道道柵欄後,無數的軍士如猛虎出山,迅速衝出。
    他們在各自將領的指揮下,腳步沉穩而有序,迅速排列成一個巨大的戰陣。那戰陣,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巒,散發著不可侵犯的威嚴。
    丞相諸葛亮端坐在小四輪車內,神色從容而淡定,宛如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峰,居中指揮著全局。
    薑維立馬於丞相身旁,身姿挺拔如鬆,目光銳利如鷹,不斷向身旁的傳令兵傳達著丞相的一道道指令,指令如利箭般迅速射向戰陣的每一個角落。
    此戰陣,乃是按照八門金鎖陣的原形精心布置。丞相諸葛亮對此陣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猶如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雕琢著絕世珍寶。
    他日夜苦思,反複推演,終於改良編繪出了更完善的“八卦陣圖”。這陣圖,非精通此陣之人,根本無法攻破,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
    改良後的八門金鎖陣,其精妙之處令人歎為觀止。它以複雜多變的陣型和奇門遁甲的深邃理論為基礎,猶如一張巨大而神秘的網,將敵人緊緊籠罩其中。五胡騎兵若不懂破陣之法而隨意衝陣,必將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整個陣型由八個小陣巧妙組合而成,每個小陣都有著獨特的布置和用途。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
    這種複雜的陣型,就像一座巨大的迷宮,讓敵軍難以找到突破口。即使僥幸衝入陣中,也會如迷失方向的飛鳥,在陣中四處亂撞。
    具體來說,八門金鎖陣以奇門遁甲為理論基礎,分為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每個門都仿佛是一個獨立的世界,有著不同的特點和戰術作用。
    休門,宛如一片寧靜的湖泊,主休養生息。它與休息、懶散、放鬆等意象緊密相連。休門屬水,右邊是木,意為水中之木,恰似長在水裏的植物,在靜謐中蘊含著生機。在古代,冬季是休息的季節,多數婚嫁也選擇在冬季進行,休門便帶著這樣一種寧靜祥和的氣息。在陣法中,休門可能作為誘敵深入或休整部隊的區域。若敵軍誤入休門,便會陷入暫時的安逸之中,如同陷入溫柔的陷阱,從而放鬆警惕。
    生門,是希望的曙光,代表生機與希望。它是士兵進出的路徑,也象征著撤退的希望之路。從生門進入則吉,它是陣法中的安全通道或撤退路線。若敵軍試圖從生門突破,就如同踏入了一片看似平靜卻暗藏殺機的沼澤,可能會遭遇意想不到的伏擊或反擊。
    傷門,是死亡的使者,代表傷害與災難,是陣法中的危險區域。從傷門進入則傷,敵軍若誤入傷門,便會如同撞上了鋒利的刀刃,遭受重創或陷入困境。
    杜門,如同一道緊閉的大門,對應不通、阻隔、閉塞等含義,可作為埋伏或設伏的區域。敵軍若試圖穿越杜門,就如同走進了一個黑暗的牢籠,可能會遭遇埋伏或陷阱。
    景門,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代表景色與美景,是陣法中的誘敵區域。景門通井,若同時有九地,則可能有井或坑的出現。敵軍若被景門的美景所吸引而深入,便會如同飛蛾撲火,陷入陷阱或伏擊圈。
    死門,是死亡的深淵,代表死亡與終結,是陣法中的最危險區域。從死門進入則亡,敵軍若誤入死門,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如同墜入了無盡的黑暗深淵。
    驚門,是恐懼的源頭,代表驚嚇與驚恐,是陣法中的心理戰區域。從驚門進入則傷,敵軍若誤入驚門,便會遭受突然的驚嚇或攻擊,如同被驚雷擊中,從而陷入混亂。
    開門,是勝利的通道,代表開放與通達,是陣法中的進攻或突圍通道。從開門進入則吉,它是陣法中的安全通道或進攻路線。若敵軍試圖從開門突破,便會遭遇守軍的頑強抵抗,如同撞上了一座堅固的城牆。
    按照丞相諸葛亮錦囊妙計的布置,辛敞、楊囂和荀俁三將各自率領五萬兵馬把守休門、生門和開門。這三門的外圍,強弓硬弩如林立的刀槍,散發著冰冷的寒光,五胡騎兵遠遠瞧見,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寒意,不敢貿然進入。
    許儀和曹肇率領五萬兵馬把守傷門,典滿和曹震率領五萬兵馬把守杜門,張虎和夏侯霸率領五萬兵馬把守景門,徐蓋和夏侯楙率領五萬兵馬把守死門,曹泰和荀適率領五萬兵馬把守驚門。各門都已嚴陣以待,就像一張張拉開的弓,就等五胡騎兵駛入,將他們圍殲。
    為了吸引五胡騎兵從傷門、杜門、景門、死門和驚門進入,此五門均無強弓硬弩,僅有手持長矛和盾牌的重裝步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五胡的兵馬見狀,以為有機可乘,五支騎兵紛紛從這五個門一擁而入,如同五股洶湧的洪流,衝進了這看似平靜卻暗藏殺機的戰陣。
    骨力幹一馬當先,他身材魁梧,眼神中透著一股凶狠,率領著鮮卑騎兵如洪流般湧入傷門。他們本以為此處無強弓硬弩,便是破陣之良機,卻不料踏入的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死亡陷阱。
    陣內,重裝步兵以長矛為林,盾牌為牆,構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鮮卑騎兵的衝擊如同撞上了銅牆鐵壁,馬速不減反增的慣性讓他們紛紛撞上長矛,慘叫連連,鮮血飛濺。
    更糟的是,陣中突然升起滾滾濃煙,視線受阻,鮮卑騎兵頓時亂作一團,如同無頭蒼蠅般四處亂撞。重裝步兵趁機從四麵八方殺出,長矛如毒蛇吐信,精準地刺向敵人的咽喉與馬腹。骨力幹雖奮力揮舞彎刀,試圖穩住陣腳,但已無力回天,鮮卑騎兵在混亂與恐懼中紛紛倒地,鮮血染紅了大地。
    骨力幹大怒,他咆哮著,正欲奮力砍殺漢軍士卒時,許儀和曹肇二將拍馬而出,左右夾攻骨力幹。
    骨力幹的武力與許儀相當,但許儀有曹肇的助攻,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好漢也架不住人多。三十個回合後,骨力幹感覺有些力不從心,刀法漸漸混亂。
    許儀大喜,與曹肇對視一眼,兩人心領神會。曹肇提槍拍馬慢慢繞到骨力幹的背後,許儀揮舞雙戟刺向骨力幹,骨力幹躲閃不及,用彎刀抵擋住了許儀的攻擊。
    曹肇見狀大喜,揮槍刺向骨力幹的背後,骨力幹首尾難顧,長槍抵在骨力幹的背後,曹肇大喝道:“還不趕緊放下兵器!投降我軍!”
    骨力幹作為鮮卑第一勇士,從沒吃過這麽大的虧,但他也不是魯莽之輩,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隻見他歎了口氣,將彎刀扔在地上,舉手投降了。其他鮮卑騎兵見主將投降,也隻好紛紛放下兵器,跪地投降。
    於夫羅帶領的匈奴騎兵,如同餓狼般撲向杜門,他們眼神中充滿了貪婪和凶狠,卻未料到等待他們的是另一場噩夢。
    陣內,地麵布滿了陷馬坑,坑上用樹枝、泥土和草抹平,表麵上看不出來是陷阱。馬蹄踏中的瞬間,紛紛落入陷馬坑內,坑內放置了用樹枝削尖的倒刺,許多匈奴騎兵連人帶馬被刺穿,慘叫聲此起彼伏。
    而那些僥幸避開陷阱的騎兵,又遭遇了重裝步兵的密集長矛陣。匈奴騎兵的彎刀在狹窄的空間內難以施展,反而被長矛一次次擊退。
    更令他們絕望的是,陣中突然響起震耳欲聾的戰鼓聲,伴隨著漢軍士兵的怒吼,匈奴騎兵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紛紛棄馬而逃,但為時已晚,典滿和曹震率領的重裝步兵將他們團團圍住。
    於夫羅認定丞相諸葛亮會再次釋放他們,於是帶頭放下兵器投降,其餘匈奴騎兵見狀,也隻好跟隨主將放下兵器,跪地投降。
    喜歡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請大家收藏:()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