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再使連環計

字數:4764   加入書籤

A+A-


    這一日,刺史程喜與田豫、前部都督張翼率領著浩浩蕩蕩的二十五萬人馬,如洶湧的潮水般抵達了番禺城下漢軍的營地。
    至此,漢軍總兵力已然匯聚至四十五萬之眾,反觀番禺城內,僅有十二萬人馬,宛如風雨中飄搖的小舟,在這股強大的軍事力量麵前顯得如此渺小。
    太上皇田英深知局勢緊迫,刻不容緩,當即下令召集眾將在中軍帳內商議破城之策。
    中軍帳內,氣氛莊嚴肅穆,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田英穩穩地高居主位,宛如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峰,散發著威嚴的氣息。
    他的身旁,依次坐著刺史程喜、將軍田豫、前部都督張翼以及關索等一眾將領,他們皆是久經沙場的猛將,此刻卻都神色凝重,深知此次破城之戰絕非易事。
    田英目光如炬,緩緩掃視了一遍全場,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而後,他沉聲道:“諸位愛卿,如今我軍兵馬已然聚集至番禺城下。這番禺城,乃交州治所,城牆高聳入雲,城池堅固厚實,宛如銅牆鐵壁一般。城內尚有十二萬兵馬,若貿然強攻,我軍必將損失慘重。諸位愛卿可有何良策,能助我軍破敵?”
    眾將聞言,紛紛低頭陷入沉思之中。中軍帳內,一片寂靜,隻有偶爾傳來的燭火爆裂聲,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每個人的眉頭都緊緊皺起,腦海中飛速思索著破城之法。
    就在這時,將軍田豫突然拱手出列,他的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大聲說道:“陛下,末將有一計,或許可以攻取此城!”
    田英一聽,頓時來了興趣,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微笑,饒有興致地說道:“哦?何計?不妨說來聽聽。”
    刹那間,眾將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田豫身上。中軍帳內安靜得落針可聞,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盯著田豫,等待著他的下文。
    田豫神色一正,朗聲道:“陛下,此前我們攻取龍編城後,收降了龍編城原主將顧濟和逃走的主將呂岱的謀士陸喜,還有其麾下幾萬降兵。這些人對番禺城內的情況想必十分熟悉,我們正好可以利用他們來詐取番禺城。”
    刺史程喜聞言,腦海中靈感一閃,頓時喜上眉頭,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的光芒。他連忙拱手道:“此計甚妙!我軍之前還生擒了吳軍的先鋒大將步協和其麾下的幾萬兵馬,這些人也正好可以用得上。”
    “沒錯,我們可以用連環計破敵。”田豫接過話頭,信心滿滿地說道。
    田英聞言,不禁笑了。這連環計對於他來說,一點都不陌生。曾經,他就憑借此計在戰場上屢建奇功,效果驚人。如今舊計重施,或許又能創造一場輝煌的勝利。
    於是,田英擺了擺手,示意田豫和程喜無須再說下去。他站起身來,目光掃視全場,然後朗聲道:“諸位愛卿聽令!”
    所有人立即麵向田英,恭恭敬敬地拱手道:“末將在!”那整齊劃一的聲音,在中軍帳內回蕩,彰顯著軍人的紀律與忠誠。
    “刺史程喜和田豫將軍率領麾下人馬,將投降的步協、顧濟麾下的幾萬軍士單獨關押起來。然後,你們要想盡辦法逼迫他們寫下勸降書,將勸降書綁在箭矢上,用弓箭射入城內。如此一來,或許可以瓦解番禺城內吳軍將士的軍心。此任務務必完成,不得有誤!”
    “得令!”程喜和田豫抱拳答應,聲音洪亮而堅定。
    “關索、張遵、盧涵、洪毅四將,你們率領各自麾下兵馬,分別在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外安營紮寨,並修築柵欄,以防備敵軍從四個城門逃離。此任務關乎全局,不得有誤!”
    “得令!”關索等四將朗聲答應,他們都是太上皇的嫡係部隊,平日裏訓練有素,此刻自然義不容辭,決心為破城之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前部都督張翼,你率領麾下十萬兵馬分為四隊,每隊二萬五千人馬,分別布置在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協助四將守城。張翼將軍與盧涵將軍一起行動,若有敵軍突圍,務必全力阻擊,不得有誤!”
    “得令!”張翼拱手應道,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
    “朕親率五萬騎軍與趙廣將軍的神箭軍一起,居中指揮,隨時增援各個城門。一旦有哪個城門出現緊急情況,朕會第一時間率軍前往支援,不得有誤!”
    “得令!”趙廣抱拳應道,他麾下的神箭軍乃是漢軍中的精銳部隊,箭術超群,在戰場上曾多次立下赫赫戰功。
    “此城破城的關鍵在西城門。田豫將軍,你親率麾下的兵馬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為一萬五千人,假扮吳軍將士,與降將步協、顧濟及謀士陸喜,還有五千降兵一起,偽裝成從龍編城倉皇潰逃出來。你們要演得逼真一些,讓城內的吳軍看不出破綻。”
    “另外八萬將士由副將郭統和龐徽率領,在後麵追趕你們。但兩軍之間須保持合適的距離,既不能太遠,以免讓人看出是假意追趕;也不能太近,以免露出馬腳。此任務至關重要,不得有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得令!”田豫和副將郭統、龐徽抱拳應諾,他們深知此次任務的艱巨性,但為了破城之戰的勝利,他們願意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刺史程喜急忙拱手道:“陛下,那我軍有何安排呢?”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渴望能為這場戰鬥貢獻更多的力量。
    田英笑道:“程刺史稍安勿躁,有更重要的任務要安排給你。”
    程喜聞言大喜,忙道:“末將洗耳恭聽,謹遵聖諭!”
    “程刺史與副將曹馥、呂翻率領麾下十萬兵馬一路向東行。在五十裏處有一個樹林,你的人馬全部埋伏在此處。待番禺城內的敗軍潰逃至此處時,你率軍殺出,不得放走一人。朕自會親率大軍追趕至此,然後我們前後夾攻,務必生擒所有敗軍。此任務關乎此次戰鬥的最終勝利,不得有誤!”
    “得令!”程喜明白,每次敗軍都可能從暗道中逃走,而夷洲島在番禺城的東麵,番禺城內的敗軍一旦逃出城後,必定會向東潰逃。陛下令其在東麵埋伏,正是為了生擒這些敗軍,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大功一件啊!
    於是程喜和副將曹馥、呂翻三人急忙拱手答應,心中充滿了期待和鬥誌。
    一切安排妥當後,田英一揮手道:“諸位愛卿趕緊依計行事,不得有誤!”
    眾將連忙告辭而去,返回自己的營帳去準備後續事宜。一時間,漢軍營地內一片忙碌的景象,士卒們來回奔走,搬運物資,準備武器,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做好充分的準備。
    按照太上皇的吩咐,程喜和田豫逼迫生擒的幾萬東吳降兵寫下了勸降書。書信中,詳細分析了敵我態勢,指出如今大漢強盛,東吳衰弱,東吳敗亡已在眼前不遠處。
    若番禺城內的吳軍開城投降,不但官複原職,還有錢財派發;若負隅頑抗,不但破城後雞犬不留,已經投降的龍編城內的吳軍將士,也要被牽連而處死。
    書信寫好後,漢軍士卒將所有書信綁在箭矢上。然後,由神箭軍的弓箭手趁夜射入城內。夜色如墨,萬籟俱寂,隻有那“嗖嗖”的箭矢聲打破了夜的寧靜。
    城內的士卒拆開書信觀看後,群情激奮,軍心渙散。他們本就對這場戰爭的前景感到迷茫,如今看到這勸降書,更是人心惶惶,兵無戰心。
    鎮南將軍呂岱和九真太守士?、南海太守士武見狀,急忙下令收繳所有書信,並統一焚毀。然而,軍心已動,又豈是焚毀幾封書信就能阻止得了的。城內的吳軍士卒們私下裏議論紛紛,對未來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城外,田英的探馬時刻關注著城內的一舉一動。他們從城頭士卒守城的動作和表情可以看出,吳軍軍心浮動,兵無戰心。
    田英得知這一消息後,當即下令,田豫將軍的“大戲”正式開演。
    戌時時分,天色已經黑了下來,高掛天空的一輪彎月灑下清冷的光輝,照亮著大地。
    西城門外,突然從遠處出現了無數的黑點。城頭的吳軍士卒發現後,頓時緊張起來,眼睛緊緊盯著那些黑點。隨著時間的推移,黑點越來越大,塵土大起,大地微微顫抖,分明是無數的兵馬在奔馳。
    吳軍士卒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們瞪大了眼睛,試圖看清來者究竟是敵是友。很快,他們逐漸看清,前麵是兩萬左右身穿吳軍軍服的騎兵,正在全速向西城門方向潰逃而來。他們的戰馬嘶鳴著,揚起一片塵土,騎兵們的臉上滿是驚恐和疲憊。
    後麵有幾萬漢軍騎軍正在全速追趕,喊殺聲震天動地。兩軍的距離在逐漸縮短,漢軍騎軍如猛虎下山般,氣勢洶洶。
    很快,前麵的兩萬吳軍騎兵奔至西城門外的吊橋下。為首之人,正是吳軍將領步協,他滿臉灰塵,頭發淩亂,身上的鎧甲也破了幾處。旁邊是龍編城守將顧濟和謀士陸喜,他們同樣狼狽不堪,眼神中透露出恐懼和絕望。
    隻見步協抬起頭,高聲朝城頭的吳軍喊道:“弟兄們,我是呂岱將軍麾下的副將步協,這位是龍編城的守軍顧濟將軍,這位是呂岱將軍的謀士陸喜。我們被漢軍追殺,好不容易來到城下,還請諸位兄弟趕緊打開城門,放我等進城,否則我等性命難保!”
    喜歡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請大家收藏:()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