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不理解
字數:4219 加入書籤
安陵容依稀記得甄遠道同情的那個所謂逆黨的罪臣並非是真正參與謀逆的。
當然甄遠道就算膽子再大也是不敢同情真正的逆黨的。
雖說如此,但甄遠道同情的這個人——錢名世,也是皇帝深惡痛絕的。
想到錢名世,安陵容便回憶起兩次在光幕中看到的關於這個人的內容。
此人犯的最大的過錯便是從前在年羹堯年羹堯平定青海叛亂立下大功後寫詩誇讚,並因和年羹堯是同年進士私交不錯。
但有關謀逆的事他並未牽涉其中,送禮賄賂都不曾。並且在年羹堯得勢之時也未曾得過年羹堯的提攜,也沒有借年羹堯的勢作奸犯科過。
其行徑可以稱得上“清白”二字。
但錢名世其人乃是探花出身,素有才名,更有“江左才子”的美稱,在讀書人中尤其是江南一帶很有威望。
偏偏對皇帝最不滿辱罵皇帝最多的讀書人便是江南一帶的。
對於錢名世這個與年羹堯和江南讀書人都有所牽連的人,皇帝又豈會輕縱。
因此皇帝給他定下“諂媚奸惡,附逆亂黨”的罪名,卻未處死他,隻判了革職逐返,看似與其他依附逆黨的處置比起來可謂寬仁。
但皇帝怎麽會辜負他“刻薄寡恩”的名聲,他親手寫下了“名教罪人”四個字並命人製成匾額懸掛於錢家門口,並下令世世代代不許取下,以此來羞辱錢名世。
不隻如此,皇帝還命官員們紛紛寫詩來譴責錢名世,徹底將他釘在恥辱柱上。
以錢名世在讀書人間的名聲和他的傲氣,可以說皇帝如此誅心可比直接要了他的命要狠毒得多。
當然皇帝此舉也是一種警示,無論對逆黨還是對辱罵他的那些讀書人都是一種警示。
能在江南一帶都能獲得一個“江左才子”的美名,錢名世無疑是有才的,正是因為他的才華,甄遠道才會收藏他的詩集,也是因為他的才華,甄遠道才會同情他的境遇。
同是讀書人,不說什麽唇亡齒寒惺惺相惜,但像甄遠道這樣寧願獲罪也不願寫詩譴責,同流合汙的人,和錢名世一樣也是有傲骨在的。
因此他才會感同身受地同情錢名世,覺得殺人不過頭點地,但皇帝如此誅心之舉卻實在太過了。
許是經曆了兩世,又或許是今生讀的書多了,安陵容倒是能看懂甄遠道寧折不屈的選擇,卻無法真正的理解。
因為在她看來沒有什麽比好好活著比親人更重要。
前世她最後能那麽坦然赴死,也不過是因為她最在乎的娘死了,連安比槐也死了,沒能留住的那個孩子讓她身心俱疲,而她也沒了翻身的指望,無路可走。
隻有死才是解脫。
可甄遠道卻不同,他還有妻子還有女兒,他自個兒寧折不屈就罷了,為何還要拖著妻女與他一起……
為何他不在皇帝寬限他三日之內寫詩譴責錢名世的時候依照皇帝的命令寫詩譴責?
雖忍辱偷生,但保全了全家不是很好嗎?
安陵容不理解,正如她也不理解甄嬛為何會在皇帝都低頭了還毅然決然地選擇離宮修行。
隻能說他們父女倆都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傲骨,而她和她父親安比槐一樣除非到了必死關頭,否則隻會忍辱求生……
不過這一世她不會再給甄遠道選擇的機會,他再如何不願意同流合汙也隻能同流合汙。
之後安陵容順著皇帝的話,又寬慰了皇帝一番。
許是已經氣過了,皇帝眼下已經沒那麽生氣,又或許是因為有安陵容腹中所懷的雙胎的這個喜訊在,皇帝很快就被安陵容給哄好了。
眼見皇帝神色變得溫和了起來,安陵容也適時提出自己的請求,“臣妾想請覺羅夫人入宮一趟,請皇上應允。”
“臣妾有孕之後十分想見臣妾的母親,隻可惜鬆陽路遠,且依例嬪妃有孕滿八個月才可見家人……”
她話還未說完,皇帝就連忙安慰她道:“放心,朕早就命人接你母親來京,很快你們母女便能相聚了,等到了圓明園你們母女更是可以日日相伴。”
“另外……”皇帝又道:“朕特許你今後想召見誰,便可直接召其入宮,不必請示。”
安陵容並未直接謝恩,而是猶豫道:“皇上對臣妾未免太恩寬了,這隻怕於禮不合,亂了規矩……”
連皇後都不能隨意召見人,她一個嬪妃又怎麽能夠逾矩。
皇帝道:“什麽於禮不合,亂了規矩?朕的話便是規矩,有誰敢不聽從?”
安陵容擔憂道:“臣妾隻怕皇上為臣妾破例,又會連累皇上的名聲……”
皇帝淡淡道:“怕什麽,如今朕看誰敢。”
前些日子處置了那麽多人,如今朝堂之上算是清淨了許多,宣武門外的血還沒衝洗幹淨呢,有誰敢在這時再胡言惑眾,是嫌自己脖子太硬了。
皇帝輕飄飄的一句話,卻聽得安陵容心頭一跳,她真擔心再這麽下去,皇帝除了原本的惡名,還會落下個“暴戾嗜殺”的名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前兩回殺的人還是因為牽扯謀逆,算是情有可原,可是無端因為人家一句話就要處置,實在過於殘暴了。
安陵容安撫道:“好了好了,是臣妾想多了,如今朝中沒有逆黨再渾水摸魚挑撥是非,皇上也盡可安心了。”
她又道:“另外,雖然臣妾不懂朝政,但也心知若是朝中隻有一種聲音也並非好事。”
“皇上自是聖明之君,但就算是聖人也會有需要人提醒的時候。皇上莫要有些直言勸諫皇上的忠良也視作附逆亂黨的之人。”
“臣妾還是希望朝中能多些忠良耿諫之人,就算他們不滿臣妾也無妨,隻要他們不是同逆黨勾連的,便都是為了皇上為了朝廷的盡忠竭力之人。”
皇帝聽完安陵容的話,不禁有些動容。
他的容兒便是如此,從來都隻會全心全意為他著想,連她自個兒都可不顧。
他目光深深地望著安陵容,感慨道:“容兒賢良,實乃朕之幸也。”
安陵容微微垂首接受皇帝的誇讚,但笑不語。
她這也不是賢良不賢良的問題,她是真怕皇帝太殘暴了,日後落個“暴戾嗜殺”的名聲還連累到她。
畢竟史書工筆向來能把男人的罪責歸咎到女人身上,就算不能全推給女人,也總能讓女人分擔一部分。
況且隻說她一句不好,皇帝就要處置人,這罪魁禍首不就成她了?
到時候可就真坐實了她“禍國妖妃”的名聲,真如此後世還不知會怎麽罵她呢。
若是人死如燈滅,那安陵容倒可以不在意這身後名,可偏偏她重活了一次,對於鬼神之說倒有些信服。
她可不想在死後被人唾罵百年千年,死了都不得安生。
所以還是得在皇帝麵前擺出一副“賢妃”的架勢,勸諫一二。
況且也算是為自己尚未出世的兩個孩子積積德吧。
畢竟他們的父親母親都不是什麽好人,是該好好積德。
喜歡原著滿級安陵容穿進影視劇請大家收藏:()原著滿級安陵容穿進影視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