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彈藥問題

字數:4110   加入書籤

A+A-


    瑤裏鎮支隊訓練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李振華遇到難題了,實彈射擊訓練子彈消耗問題,當第一次打靶,就打完了配發的5發子彈。去軍需領子彈時,子彈沒領到,還被罵成了敗家子。
    李振華去找團長楊文翰,團長給了他一個白眼,道:&34;全團也就你一個缺心眼的,你看哪一個人像你這樣浪費子彈的。&34;
    &34;不進行實彈訓練,槍法能準,我可聽說日本鬼子300米槍響人倒。&34;李振華道。
    楊文翰也很吃驚:&34;真的、假的?&34;
    李振華道:&34;真的,我們村的李國興親眼見過。不僅槍法好,拚刺刀也厲害,3個中國軍人圍著一個日本鬼子也討不到便宜。&34;
    楊文翰遲疑道:&34;我們彈藥本就不是很多,要不是上次繳獲些子彈,你以為戰士們能配5發子彈,打仗時通常是打2至3槍就要衝鋒,我這次給你每人配十發子彈,5發訓練5發備戰。你不要到處說啊,要不是你上次帶來了些槍支彈藥,我都懶的理你。&34;
    李振滿頭黑線:&34;首長、這樣不行啊,以後和日本人打仗彈藥消耗肯定很大,要想想辦法。&34;
    楊文翰道:&34;我們沒兵工廠,也沒辦法自己生產啊,想靠國黨完全補給那是妄想。&34;
    &34;首長,我們要辦兵工廠,做不到生產子彈、至少要能複裝子彈吧!&34;李振華道。
    &34;沒有人才啊,怎麽辦兵工廠。&34;
    &34;怎麽會沒有人才,我向你推薦一個人,黎明的弟弟在清華大學、找到他就可以找到很多有知識的人。我在家時聽說他人在天津,和老師葉企孫在籌辦清華大學南遷的事。&34;
    &34;哦,那你去叫黎明過來。&34;
    時間不長,黎明過來了,李振華又把辦兵工廠的事說了一下,黎明說:我也已經很久沒有和家裏聯係了,小弟的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他的地址我也不知道啊。&34;
    &34;我聽說葉企孫是大科學家,我們找陳首長,讓他問問不就知道了。&34;
    &34;那行,找到地址,我可以給他寫封信,他能不能來,我就沒把握了。&34;
    三個人又去找陳首長,聽完三人所述,陳首長很痛快答應了。不久後就打聽到葉企孫在天津租界的地址。
    黎明發了個電報到葉企孫的地址,收件人是熊大縝:
    大縝吾弟,多年未見、甚是想念。現兄有大難,需弟相助,望弟見信後,來贛與兄麵會,
    地址:浮梁縣 瑤裏鎮王記瓷器行。
    兄熊明
    李振華又道:到時不僅是兵工廠,還有其它的民生工廠,例如:火柴廠、肥皂廠、煙廠、榨油廠等等。都要慢慢建立起來,不僅可以解決軍隊所需,還可以賣到外麵,補充軍隊軍費不足。
    陳首長、楊政委聽後深以為然。對請熊大縝的事更為上心。
    千裏之外的天津租界,熊大縝正在和葉企孫商談清華大學南迀之事,葉企孫的傭人送來一份電報交給熊大縝,熊大縝看完後臉色變換不定,有驚喜又有擔心。自己的哥哥和自己自小關係就好,為自己挨過父母不少揍。自從參加紅軍後,已經很久沒有和家裏人聯係了。父母收到傳言以為他已死,傷心不已,還建了衣冠塚。今天哥哥突然又冒了出來。
    葉企孫看他臉色不對,關切地問他:&34;怎麽啦!&34;熊大縝將電報交給葉企孫:我以為我哥已經死了,沒想到還活著,還找我幫忙,不知道是什麽事?
    葉企孫看完信後道:這是好事啊,明天正好有一批資料要南下,你也跟著南下,中途你自己轉道浮梁就可以了,你哥的事你去了解一下。事情辦完後去長沙臨時大學就可以了。你還可以回趟老家見見父母,留學德國的事我還在辦,辦好我打電報給你,你可以從長沙轉道香港直接去德國。&34;
    二支隊整訓的同時,尋找遊擊隊的工作、招收新兵的工作在同時進行。陳首長去了一趟安徽祁門縣會舍山,會舍山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活動中心。經過工作,皖贛特委聯絡了皖浙贛邊區各支紅軍遊擊隊。由王 慶、李 新以及楊 生帶領的皖贛獨立營與活動在祁門、浮梁、婺源、休寧一帶的紅軍遊擊隊共150餘人;由北上抗日先遣隊偵察營營長熊剛帶領的原皖浙贛紅軍獨立團與在寧國、涇縣一帶堅持遊擊鬥爭的遊擊隊共50多人;由田英率領,並堅持在都昌、湖口、鄱陽、彭澤等地開展遊擊鬥爭的紅軍遊擊隊150多人,先後到達瑤裏,提前集中接受了改編。
    二支隊在瑤裏鎮設立了招兵處,並組成多支宣傳隊,分別到祁門、休寧、至德和浮梁、景德鎮,向群眾進行抗日救亡宣傳,十多天便動員223名進步青年報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二支隊第二團的組建工作正式提上了議程。統計參加整編的人數有1850人,目前一團有1282人。陳首長先找來楊文翰、袁連生、黎明、王思源商量,從每個營中抽出一個連補充到2團,四人原則上沒有意見,隻是抽調的方式變成了從每個連中抽調一個排,另兩個排擴編為三個排,搭好部隊骨架。這次從一團共計調出315人,一團還剩967人。
    37年12月25日了江西抗日義勇軍第二支隊第二團成立,調來的三個連分別加入一、二、三營成為各營主力。第二團團長李 新,副團長熊剛兼任一營營長,劉玉林任命為二營營長,田英任命為三營長,全團共計883人銷,全團機槍3挺,步槍500多支,短槍60多支。二團成軍後隨即開展了大練兵活動,以李振華提交的整訓文件為藍本進行,一團也安排一部分人員協助整訓,李振華有幸也參加了政治及文化教育工作。
    二團團長李 新還是地方黨委領導,工作很忙。二團的日常工作由熊剛主持,李振華在與熊剛接觸中,感覺他個性不羈,性如烈火,是個嫉惡如仇的好漢子,有著特立獨行的英雄氣質。稍有空時李振華喜歡找他聊天。從他的談話中能感覺到他對國府、國黨不信任,這種情緒其實在南方遊擊隊裏普遍存在。
    李振華對他道:我聽別人說國仇家恨,國仇在前家恨在後。快意恩仇當然痛快,明末李自成和明朝死磕到底,最後便宜了滿清。中國內鬥隻會便宜日本鬼子。新四軍是黨領導的部隊,文件上也講過同國黨合作也要保持我們的獨立性,除了換了身衣服,其它有什麽變化。當今的民心就是抗日求存,我們要順應民意。我讀過蔣百裏先生的國防論,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蔣先生對抗日戰爭有以下建議:第一,要主動全麵抗戰,不能讓日本存於後方,要讓其無暇消化占領區;第二,要迫使日軍不再從北往南打,而是從東往西打,中國就可以利用沿江沿湖的地理優勢,消耗日本;第三,時間換空間,打持久戰。隻要我們堅持,我們就不會敗。我們紅軍是打遊擊的行家裏手,我們到日軍後方去發揮我們的特長,這正符合蔣先生提的第一條。在敵後,我們發揮空間大,國府也不見得能約束我們多少。日本隻是彈丸小國,人心不足蛇吞象,遲早會被打敗了。&34;李振華抬頭看了一下熊剛。
    熊剛笑罵到:小兔崽子還和我談古論今,那小樣子還真有點像個小秀才。“
    以後每次熊剛見到李振華就叫他&34;小秀才&34;,這個外號也就在營中傳開了。
    有一天正好碰到楊文翰,楊文翰叫住他。上上下下看著他,弄的李振華心裏發毛,忙立正敬禮,道:首長怎麽了。楊文翰道:“小秀才,不得了啊,在這沒幾天,二團熊剛就到我這要人來了。我都沒搭理他。”李振華看著他的笑容,知道他和熊剛聊過了。
    楊文翰道:”振華,以後少說話多做事,大政方針的事不是你能操心的。“
    李振華知道楊首長是愛護他,答道:”團長,知道了,以後要說我也就在你麵前說說。&34;
    楊文翰罵了句:&34;滑頭,就放過他了“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