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舒城行

字數:3901   加入書籤

A+A-


    獨立團一、三營集合好後當天就出發了,李振華帶著警衛排跟在葉軍長、楊團長身邊。部隊從雲嶺走小道向北到三裏店,再沿青陽公路轉到銅陵大通港,葉軍長與港口交涉後,港口派船把部隊送到對岸。
    在無為縣土橋渡一營下船前往八公山,袁參謀隨行。葉軍長、楊團長帶著三營繼續前行至鳳凰頸。三營下船在王思源的帶領下前住銀屏山。葉軍長、楊團長繼續乘船進入天河,向西在廬江登陸。
    在船上的這兩天,李振華與葉軍長、楊團長一條船。他們交談時李振華就在身邊。他們聊到當前的形勢,國府取得了台兒莊大捷,消滅日本鬼子一萬多人,振奮人心。
    楊文翰團長轉頭問李振華:&34;振華你覺得形勢會怎樣發展?&34;
    李振華道:日軍南北對進企圖打通津浦線,雖然五戰區取得台兒莊大捷,但總體的強弱對比沒有發生改變。日軍會繼續進攻,五戰區損失也大。我估計為避免五戰區主力被圍,李宗仁會向西撤退,撤到豫西和皖西。我預計日軍會沿隴海路西進開封、鄭州,然後沿京漢線南下攻擊武漢。同時日軍會沿長江西進攻安慶、九江、最後兩路並進攻擊武漢,時間就在5月至7月之間。
    葉軍長沒有否定李振華判斷,隻是問了他是不是不看好後麵的戰事的發展。
    李振華答道:“是的,實力懸殊太大,而且軍隊撤軍時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像淞滬會戰撤退就變成潰敗。能安全撤出五戰區的主力,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但同時會動搖開封、鄭州守軍的信心。因此我不看好開封、鄭州能守住。
    如果戰爭形勢如此發展,日軍南北兩麵夾擊武漢,那武漢就危險了。雖然國府並不打算死守武漢,目的在於在防禦中大量消滅日軍有生力量,同時為政府、人員、物資轉移到重慶爭取時間。但如果武漢快速失守,將對抗日形勢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麵影響。
    李振華又道:&34;如果日軍迅速打到鄭州,國府將麵臨極大的考驗。&34;
    葉挺軍長複盤了一下李振華所想的形勢,日軍南北夾擊武漢,武漢快速失守,在武漢周邊的國軍主力將受到巨大損失,搞不好就會潰敗。五戰區主力的與國府的聯係將被中斷。之後日軍進攻方向的選擇就多了,從鄭州向西可以攻擊洛陽,威脅西安。如果日軍攻入關中,漢中。將切斷西南與西北的聯係,還可以向南威脅四川。從武漢出發,日軍可攻擊宜昌,威脅重慶。從武漢出發,向南攻擊嶽陽、常德、長沙。無論是哪個方向,在倉促之下,後果都會不堪設想。
    楊文翰望向李振華,他在為今後的局勢擔心,問道:&34;振華,你覺得國民黨會采取何種措施?&34;。
    &34;如果出現這種極端情況,軍事上萬不得已之下,我覺得國府很有可能會采取水攻的方法。掘開黃河以水代攻,形成由北至南的黃泛區。黃河很大可能改道淮河。黃河泥沙量大,河道很容易被淤塞,這就意味著淮河流域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會不得安寧。掘開黃河可以阻擋日軍向西攻擊關中、向南攻擊武漢。還可以殺傷日軍有生力量。&34;
    葉挺軍長、楊文翰團長兩人都是神情嚴肅。掘開黃河是可以達到阻敵的效果。但洪水造成的傷害呢,誰能承擔這個曆史責任。
    李振華又道:形成黃泛區後,從東向西攻擊路線受阻。我預計日軍會沿長江兩岸推進,而且日本海軍會沿長江配合陸軍攻擊沿岸要點。不出意外的話,國府會在大別山重點布防,第五戰區南邊的部隊一定會撤往大別山。大別山第四支隊壓力就大了。國府一定會要求四支隊東進。而我們新四軍不能抗命,隻有往東進入淪陷區,死中求活。
    皖南我軍也有同樣的憂慮,而且比大別山更嚴重。皖南周邊國民黨大軍雲集,我們在日軍、國軍夾縫中,國府同樣會要求一是我們向東出擊。二是如果蕪湖日軍攻擊繁昌、南陵、易縣、銅棱。新四軍一定會被頂在第一線。我軍將毫無辦法,國府仗著有國家大義,我們不聽就是叛亂、聽我們就要付出代價。且國民黨不會允許皖南新四軍在他們的核心統治區有大的發展。皖南新四軍的出路也是東出、北進,到日軍後方去死中求活。
    蔣百裏先生的國防論裏講:抗日戰爭中有一點不讓日軍能就地補給,以日本狹小的國土必持崩潰。這就是我們八路軍、新四軍創立敵後根據地的意義所在。國防論中抗戰有三個階段,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進攻。我估計到了戰略相持階段甚至時間還可能前提,國府對皖南新四軍出手,可能是驅逐,也可能是消滅。所以新四軍完成布置後,應盡早撤離皖南,向北、向東都行,我們團如果能在無為發展,也可以為皖南我軍留一條後路。
    李振華給出的信息量非常大,但從分析看也確實很有可能發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葉挺軍長要求振華,把他的想法寫成報告上交,向延安總部匯報。
    李振華答道:&34;是、我盡快形成文件。&34;
    葉軍長又向楊文翰要人。覺得李振華不應呆在警衛排,告訴楊文翰回軍部時他一定要帶走振華。先讓李振華到軍部擔任參謀,獨立團在雲嶺屯田、辦工廠的事,也讓李振華兼顧著。楊文翰也留在江北,並在合適的時機,向皖東探尋出路。
    楊文翰答到:&34;調振華去軍部沒有問題。但軍長,我們團需要振華的時候,你可要抬抬手幫我一把。我本來也打算暫時留在江北,看看有沒有機會向皖東發展。還有軍長,等我們團的兵工廠建好了,可要優先供應我們啊!&34;楊文翰知道,工廠建立起來見效益後,獨立團或一支隊不可能把住工廠不放。
    葉軍長、楊文翰、李振華在船上一路聊了很多。這天一大早船到廬江,眾人下船改走陸路,經半天的急行軍,於中午到達舒城,在東、西蔣衝找到四支隊司令部。一大代表董老也於上午剛剛抵達。中午四支隊高敬亭司令請二位首長接風洗塵,席間聽到葉軍長介紹楊文翰時,了解到他獨自在弋陽磨盤嶺帶出1200多名的紅軍戰士時,將楊文翰引為知己。交談中得知立團二個齊裝滿員的營部署在無為,很是高興。對葉軍長、楊文翰表示四支隊東進出擊,就不用擔心南方側翼安全了。一頓飯吃的很愉快。
    下午,高司令陪同董老、葉軍長視察部隊。好消息傳息傳來,在巢市蔣家河口伏擊戰取得勝利,殲敵23人,戰13支“三八”步槍、手槍2支、軍刀及彈藥、軍用品少許,1麵日本軍旗,還繳獲了二艘汽艇,已開到巢湖南岸南灣村小河汊隱藏。
    這次出擊獨立團三營也參加了戰鬥。十團團長顧士多派出偵察員連續三天進行跟蹤偵察蔣家河口,為便於作戰指揮,高誌榮政委親自帶領幾名幹部登上銀屏山頂,在現場手繪作戰地圖時。被獨立團三營發現,經過交涉發現是四支隊準備伏擊日軍。營長王思源死活要參加此次伏擊,高政委被纏的沒辦法,隻是讓三營參加,三營在營裏選了各連的優秀射手還有優秀投彈手80餘人,由一連連長帶領參加伏擊,有了三營骨幹人員的加入,等鬼子全都下了船,一輪射擊下來,鬼子二十餘人馬上倒地不起,一連長帶人衝向汽艇,兩條汽艇駕駛員想開船逃跑,被三營的神槍手爆頭。搶到汽艇後由高政委帶路,把船開到巢湖南岸南灣村的小河汊隱藏。
    眾人聽了都很高興,楊團長都笑歪了嘴,獨立團剛來就撿到了一個功勞,這是新四軍東進的首功,他也確信北上沒錯,北上有仗打,還相對自由。
    戰鬥順利後,各地紛紛致電表示祝賀。國民政府也在媒體上及時刊載了這一消息並迅速傳遍全國。蔣介石還特地於5月16日致電新四軍正、副軍長,對第1、4支隊提出嘉獎。當地群眾還將此次戰鬥編成歌曲演唱,歌頌蔣家河口戰鬥的勝利。此次戰鬥是新四軍挺進敵後抗日的第一戰,也是新四軍組建以來的第一次勝利,為江北地區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創造了有利條件。
    參觀完部隊後,回到司令部董老向高敬亭當麵傳達延安總部關於開除張國燾黨籍的決定,鼓勵他堅定立場,革命到底。高敬亭也表達了對延安總部決定的支持,四支隊服從總部及新四軍軍部指揮。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