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回皖南
字數:3720 加入書籤
8月10日,李振華、熊大縝啟程回皖南了,新一團一營從無為過來取戰利品。文翰讓他隨軍回去。通過一營長錢大河給袁連生帶話,要求他親自安排護衛人員送兩人過江去皖南,出了問題要他腦袋。
錢大河翻了個白眼:“老首長,你這是偏心到家了,我跟著四五年了,也沒見你這麽關心我。”
楊文翰:“去去去、你錢大河要能給我搞到錢、槍支彈藥,幫我解決大問題。我也把你當神仙供著。他們兩個是我們的寶貝疙瘩。自從他們來我們隊伍後,我們獨立團就一直發展的很順。你不覺得嗎?”
錢大河深以為然地道:“首長放心吧!隻要我在,他們就不會有事,即使我不在了,我也保證他們沒事。”
李振華、熊大正與楊文翰依依惜別,在夜色的掩護下出發了。路程漫長,李振華與熊大正邊走邊小聲聊天。
李振華問熊大正:“二哥,要不是我把你騙到新四軍來,你現在應該去德國了,生活也不會這麽艱苦,你怪我嗎?還有我聽你同學說你還有一個女朋友,你來新四軍就和你斷聯係了,現在怎麽樣啦!”
熊大正道:“怪你做什麽,是我自己要來的。能為抗日做點事責無旁貸。現在這種情況下哪有心情談情說愛。而且戰爭年代今天說不清明天的事,不要耽誤人家姑娘。”
李振華從熊大正的語氣中察覺到了其中的無奈和不舍。
&34;二哥,其實我就是覺得有些可惜,我覺得你還是可以試著聯係一下,你們都是高級知識分子,雖然我沒見過你女朋友,但是我二哥能看上的絕對不是凡人。&34;
&34;以後再說吧,我本來和她說了一年後去找她。但是現在這種情況哪裏走得開。&34;
&34;二哥,那你以後有什麽打算?&34;
&34;先這樣吧!等抗戰勝利後再說。&34;
&34;二哥,其實我覺得抗戰勝利後或者抗戰確定要勝利時,你應該出去走走。我們國家的科技水平還非常落後。你應該繼續到發達國家去深造。一個國家要繁榮昌盛,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後我們國家要發展工業、國家要實現現代化,離不開像你這樣的知識分子,你應該要去學習深造,等國家穩定了,你也學業也有成了,回到祖國才是你大展身手的時候。&34;
&34;振華、我會好好考慮的。&34;
經過七天的跋山涉水,李振華、熊大正回到了皖南雲嶺。熊大正回軍工處了,李振華要到軍部複命。剛到軍部李振華就聽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軍部直屬特務營營長葉到誌等6人“叛逃”了。
李振華見到葉軍長,向他報告了此行經過,講到了大別山發現了金,銅、鐵、鋅等礦,礦床儲量豐富。完全有條件可以建成一係列冶煉廠、然後延伸發展成一係列的工業體係。
李振華受到了表揚、不說軍工廠、探礦的事,他寫的那個《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建設》首長也看了,看完後覺得很適時、有可行性。評價它的作用不亞於那些兵工廠。裏麵的建議其它地方也可以借鑒。
李振華又講述範家崗戰鬥的經過,覺的這種地雷、飛雷炮、伏擊的攻擊方式,成功的可能性很高。上次新一團大小關伏擊戰也是采用同樣的方式,因為大小關日軍追擊新一團落入陷阱,死傷不少。這次範家崗戰鬥,敵軍就不敢輕易追擊了,為撤退贏得了更多的時間,這些經驗都值得推廣。
李振華又不好意思的講述了這次作戰他是偷偷跟去的,在江北楊首長罵他頭都抬不起來。
&34;還有汽油瓶燒坦克的事,十一軍在淞滬會戰中打坦克用了類似的方法。&34;首長問。
李振華不好意思的說起他與十一師一起坐火車到弋陽的淵源,說起十一師輜重連的沈重連長,還有十一師31旅61團三營營長鄒彪。是他們當時想拐騙他進國軍,沒想到遇到空襲,李振華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新四軍。他當時告訴沈連長用汽油瓶攻擊坦克的方法。沒想到後來在報紙上看到淞滬會戰時十一師建了奇功。
李振華又道:11師在淞滬會戰中損失很大。也不知他們倆怎麽樣了。
李振華猶豫著問:首長,我聽說特務營長葉口誌等6人&34;叛逃&34;,被抓回來了啦。
李振華後世是知道這件事的,後來葉囗誌被槍斃了,解放後才得到平反。葉囗誌六人都是一道從延安分配到新四軍工作的。延安這加強新四軍領導,陸續從延安調來大量的幹部到軍部工作,而這些同誌當時在八路軍機關和部隊裏,大多數也都是師、團、營、連級幹部,必然擠掉很多當年在南方打遊擊幹部職位。因此遊擊隊幹部對軍部這種安排很不高興,不好說軍部,而是說總部這種安排不合適,就是不信任我們,長征前我們被拋棄了,現在我們又成了多餘的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許多遊擊老戰士隻要聚在一起,就會說延安幹部怪話,經常發牢騷。膽子大的,趁著酒性直接找項副軍長論理,說什麽總部來的同誌來摘桃了,什麽總部不相信我們,你當政委的難道也不相信我們?難道就不能替我們說說話?
總部同誌也有苦惱,同樣也是牢騷滿腹。紅軍遊擊隊幹部和戰士相聚一起說事,說著說著,雙方就會吵起來。總部同誌對南方遊擊戰士理論時總是這樣說:我們在總部,誰不是師團營連級?到了這裏降了一、兩級任職,有的還降了三級,我們心裏好受嗎?
葉口誌等6人就是因為不滿新四軍安排,這才老想著要回總部的。葉口誌在總部曾任師長,師政委。他是從延安抗大學習時被才選調來的,想不到在新四軍僅當副團,實質僅為營長,降了幾級。他們心裏能氣順嗎?而且當時人多,人與人之間相互不熟,軍部機關又老是移動,駐無定所,生活條件自然要比延安差多了。老實說,心裏的氣也是很多的。
這次葉口誌六人其中四人抓獲,以逃兵行為即關押起來,並沒有立即處理。說起這事,葉也是很生氣,發生這麽大的事,他竟然是軍部裏麵最後一個知道的人。按說軍隊裏出現這種情況,不論性質如何都屬於逃兵。戰爭年代對逃兵的懲罰,大多數就地槍決,不論你有多少理由,而且任何人都有這個權利。
軍部也不好處理,葉口誌他們不承認叛逃,隻說是想去延安。現在爭論很大。尤其是總部派到新四軍的幹部主張輕判。
李振華道:“我覺得還是請示一下總部比較好,畢竟他們都是總部派來的。而且這4人都是原紅四方麵軍的幹部,本來時機就較敏感。如果按叛逃論處,會在原紅四方麵軍幹部中造成思想動蕩。我聽說在總部許囗友帶人要回鄂豫皖,總部都沒有深究。我估計有這種想法的人不是一個二個。我知道很多人不是閑棄官大官小,而是怕沒仗打。堵不如疏,江北新四軍擴編太快,戰鬥力下降的很曆害,每次打仗還要從部隊中抽調精幹人員,完全可以將這些人安排去江北,而且江北高首長本身就是紅四方麵軍出身。江北新四軍也可以進行大混編,消除軍中地域劃分現像。隻要經濟上能承受、江北甚至還可以擴編出一些部隊出來,冮北不缺人,缺的是基層幹部及老兵。”
李振華也隻能說到這。
也不知道是不是李振華的話起作用,曆史在這轉了個小彎,幾天後,葉道誌、徐友勝等人被釋放了出來,職務一擼到底。沒多久便隨同教導隊大批人員前往江北。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