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南下蘇北二)

字數:4128   加入書籤

A+A-


    部隊到了沭陽縣湯溝鎮,蘇皖特委王浩然與王??紅前來迎接。眾人進屋,李振華拿出沂蒙軍區命令,王曙紅的自衛隊改編為山東軍區423團,團長由王曙紅擔任,政委王浩然,下轄3個營。由403團負責整訓。403團將留在了當地。403團抽調部分戰鬥骨幹加入423團,423團補齊403團人員編製。交給423團一部電台、部分武器,做到每個連至少有一門迫擊炮、一挺機槍。
    李振華道:王團長,現在423團配備不是很足,以後就要看你的了,山東軍區的部隊武器基本都是繳獲得,要自力更生。
    王曙紅已經非常滿意了,他們是地方遊擊隊第一個轉為正規團的。
    李振華召集地方黨委,軍隊連以上幹部員會,會上討論了根據地的建設方針,著重強調了地方黨委和軍隊政工人員的作用,能不能開創好新的根據地,關鍵在於政策,政策有了,關鍵就在於執行政策的人。會上還研究了軍隊的布置。
    整個會議開了一整天,大家都群策群力。李振華又將棋盤鎮所說的話重新說了一遍。特別提到國共摩擦時,要有理有節,特別是高級幹部不要相信國府、國軍的節操。部隊對外的番號還是以自衛隊的名義活動。各區的軍隊要相互聯絡、支持,整個皖北一盤棋,要有大局觀。
    李振華一行人在湯溝休整了一天,第二天晚上一行人出發了,準備向東,穿過響水,再向南進入阜寧、鹽城以東,那裏還有林唯先團留下的一個連和王必成團留下的一個連,而今已發展成了三四個營,民兵三千多人,此次405團是舊地重遊,沂蒙軍區已下了命令,405王必成團與這支部隊混編,新組建424團、425團。
    部隊路晝伏夜出,這日淩晨4點行進到響水以南。前鋒尖兵傳來消息,有一股100多人的日軍也在向南行進。李振華、葉道去、王必成商議了一下,估計這股日軍應該又是去哪個地方報複或劫掠。如果是日軍調動,小部隊沒有必要夜間進行。大路向南是潮南縣,前方2公裏向東是六套小街,李振華道:既然碰到了就不能不管,必成你派一營繞道他們前麵,我們在後麵尾隨,消滅這股日軍,為我們到阜寧、鹽城地區來個開門紅。王必成立即安排一營繞道向前堵截,交待一營注意日軍行進方向有可能向東。一營領命出發。
    日軍果然向東,後麵跟隨的李振華、王必成判斷日軍的進攻的方向是六套小街,六套小街是國府阜寧第十一區區公所所在地。
    再說405團一營發現日軍轉向東後,營長熊應堂立即命令一連向南加速繞道進入六套小街西街口布防。自己則帶二個連向南繞道在六套小街西麵南側準備伏擊。部隊到達位堪堪一刻鍾,日軍就到了西街口。
    日軍在西街口整隊布置任務,剛要展開對六套小街的包圍,熊應堂下令部隊開火,日軍措不及防,三十多人命喪當場,日軍反快很快,立即展開就地頑抗,部分日軍想衝入六套小街被一連迎頭猛揍,前進不得。聽到前方激烈槍聲的王必成立命令二營向北繞道,堵住日軍北向通路,三營向東猛攻,一百多鬼子在405團四麵八方的包圍下,頑抗了不到一刻鍾就灰飛煙滅。
    六套小街此時都亂了套,外麵激烈的槍聲驚醒了街內的百姓,有的衣服都沒穿齊就往外跑,有的躺在被子瑟瑟發抖,有的躲在門後、窗戶後透過縫隙向外張望。人們的哭喊聲,狗叫聲響成一片,李振華站在西街口感慨: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亂世人命如草芥。於是忙派人進入六套小街安撫民眾。
    戰士們又找來了區長,帶到李振華麵前。李振華劈頭蓋臉罵了區長一頓,什麽你是豬腦子,在這種形勢下放哨的都沒有安排一個。如果不是我們趕巧經過這裏,你難道會想象不到會發生什麽事。你這區長是怎麽當的。
    區長也不生氣,他也是後脊背發涼,一個勁的感謝軍爺,並詢問長官是那個部分的。
    李振華答道:"我們是新四軍挺進縱隊,不要長官長官的叫,叫我們同誌就行了。"李振華語氣也平靜了下來。
    區長道:長官、在下劉繼業,本地人士,今日承蒙貴軍相助,才讓我們免於一難,請到鄉公所喝杯茶,聊表謝意。
    所謂伸手不打笑麵人,李振華看看天已經亮了,安排警戒,和王必成一起前往鄉公所。
    鄉公所裏,區長劉繼業忙泡茶待客。講起兩天前抓到兩個奸細,後來又放回一個,本意是想讓回去的人告訴背後的日軍我們無惡意,沒想到遭到報複。
    李振華道:你們還是太天真了,日本人都沒個好鳥。
    劉繼葉又道:長官,我們也沒辦法,國軍除了派絹派晌,真有事跑得比兔子還快。我要不是本地人,我早就跑到城裏去了。以前我們也有派人放哨,但惹到國軍挨揍是常事,所以誰都不願放哨了。
    李振華道:我錯怪你了,但也不能長期這樣啊,這次是好彩,下一次誰能保證有好運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繼業作揖道:長官,你要救救我們呀,小鬼子這麽多人死在了我們這,肯定會來報複的,我們現在隻有靠你們了。說到此處劉繼業眼淚都下來了。
    楊文翰道:劉區長,我們要去潮南啊。
    劉繼業道:長官,潮南離我們這很近,你們在那不是駐紮,潮南能給你們的,我們也能給。長官求求你們了。
    楊文翰道:行了,行了。我們可以留下部分部隊,但你們要服從我們指揮。你要召集小街,周邊各村負責人開會說明情況,大家都同意了我們才能留下來,而且各村都要組織起來,民兵等地方武裝由我們來指揮,畢竟單靠我們無法抵抗鬼子。
    劉繼業忙不迭答應,立即派人通知街道頭麵人物,各村鄉坤開會。下午召開大會,李振華也參加了會議,會議開始李振華就表態如果軍隊留在這裏,周邊必須進行二七五減租,各村武裝必須聽從指揮,要組織民兵等抗日組織。區長劉繼業說明了當前的形勢,力主挺進隊留下來。會議在爭吵中達成妥協,答應了李振華的要求。
    會後李振華留下了405團三營,並抽調了部分政工幹部一起留了下來。劉區長也按李振華的要求,協助把一營及政治幹部分散到各村展開工作。完成了這些工作後,李振華、王必成帶領部隊繼續南下。
    一天後部隊順利到達潮南縣八灘鎮,王必成去年留下的連連部就設在了這裏,這個連在這裏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多營的兵力,在周邊建立了穩固的基地,周邊都進行了二七五減租減息,村長民選,建立了民兵等各種抗日組織。連長常青見到大夥非常高興,連連道:總算盼到大部從來了。
    李振華宣讀了命令:405團一營與八灘連混編組成424團,缺編人數從民兵選拔人員進入,424團,團長由原一營營長熊應堂升任,兼任一營營長,常青升為二營營長,三營長由常青的副手高啟明擔任。楊文翰把六套小街繳獲的武器全部交給了424團。並在八灘組建了425團1營。
    命令宣布完後李振華、王必成詢問常青林維先團留下的連隊情況,常青道:陸連長在我們連來的時候,把他們的駐地讓給了我們,他帶領部向西發展,他們現在的駐地在阜寧以西的益林鎮西南村,他那裏正規部隊有七百多人了,還有民兵1500多人。我們經常有聯係。
    王必成道:常青,明天我要帶二營去找他們,你派些人做向導。
    常青道:沒問題。
    王必成要到西南村去宣布命令,西南連並入405團,並在西南村組建425團二營,組建好後,他將帶二營去與六套小街的405團三營匯合。王必成將來要留在西南村,主持阜寧這三個團的工作。李振華留在八灘,按約定的時間帶著425團一營去六套小街。
    李振華又道:必成、應堂部隊擴大了要盡力向南發展,江抗也向北發展到了東台,到時根據地連成一片,縱深就大了,蘇中、蘇北根據地就可以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軍區還會加大支持力度,派更多的部隊、黨政人員過來。必成除了向南發展,你還有一任務向西打通與皖東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的聯係,條件允許的話,把寶應以西的湖區經營成根據地,江北指揮部也會向東發展。
    李振華叮囑了熊應堂要重視常青的意見,畢竟他在這裏經營了一段時間,對當地情況熟悉。按約定李振華五天後啟程前往六套小街。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