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再次轟炸日本
字數:2553 加入書籤
遠處傳來了轟炸機的轟鳴,一架架身形龐大的飛機出現在天際,依次降落在新津機場。
杜立特一行人走向停機坪歡迎新來到的戰友。
杜立特機組接收到b一24轟炸機後,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適應性訓練,熟悉了飛機的各項操作後,再一次轟炸日本的計劃開始實施。
杜立特擬定了轟炸機航線,飛機從成都出發飛到浙江衢州前進機場,中途要避開武漢日軍機場。到衢州後休整一下,加滿油料後於第二日淩晨直飛日本,轟炸機群分為四撥,按轟炸東京、小倉、廣島、長崎的順序依次放飛,天明可到達日本。這樣基本上能做到轟炸機轟炸各地的同時性,飛機轟炸完後轉道向東飛離日本本土,飛向太平洋上空,然後轉道西南飛向中國,在浙江衢州降落,預計到達時間為中午,加滿油後直飛成都,下午就可到達成都。飛往成都的過程中需要戰鬥機護航。
1942年8月25日下午3:00,25架轟炸機騰空而起,飛虎隊p一40戰機在不同機場交替升空不間斷護航。中途沒有遇到阻礙,轟炸機勝利到達浙江衢州。衢州機場立即為飛機加油,檢查飛機狀態,安排機組人員吃飯、休息。飛虎隊飛行員將在這裏待一天,等轟炸機回程後,護航其返回西南。
淩晨3點,轟炸機陸續起飛,趁著月色飛越浙江,飛至黃海上空,轉道東北,朝向日本直飛過去。
8月26日日本東京早上,天氣非常的好,碧空如洗,正準備出門工作的東京百姓,突然聽到刺耳的防空警報聲,人們慌忙尋找防空洞口躲避轟炸。五架轟炸機現在東京都上空,防空炮火陸續響起,轟炸機轟炸了目黑區的三菱重工,東京商業區,重點轟炸了橫須賀港,完成投彈後,轟炸機迅速向東飛出日本本土上空,進入太平洋上空,轉道西南向浙江衢州飛去。
同樣的一幕在小倉、廣島、長崎出現。等防空警報結束,人們從防空洞出來,看到的是一股又一股的黑煙從城市的各個角落升起,橫須賀港不好彩被炸中了油庫,發生了大規模的爆炸,油料流進了港口又燃起大火,來不及撤離的艦船被火光籠罩。三茭重工也被航彈炸中,生產停止。長崎造船中心被轟炸,一個船台被炸,一艘還沒完工的軍艦側翻。有幾處廠房倒塌了。小倉兵工廠發生了殉爆。廣島三菱重工也受到了重大損失。宇品港損失不大,但航彈誤中了宿舍區,正準備上班的工人被炸死一大片,兩幢宿舍樓被炸塌。
日本各地零式戰機升空攔截,搜尋b24轟炸機。有些零式戰機發現轟炸機,頓時在太平洋上空發生空戰。奈何零式戰鬥機的武器裝備相對較弱,其主要武器為7.7毫米機槍和20毫米機炮,而b24轟炸機擁有厚重的裝甲和強大的火力,這使得零式戰鬥機在麵對b24時顯得力不從心。b24轟炸機自衛火力網強悍,機頭觀察窗、上下艙門和左右觀察窗:安裝了5挺7.62毫米機槍。前後炮塔和兩側觀察窗:安裝了6挺12.7毫米機槍。b24轟炸被零式擊中了,隻要不是關鍵部位,問題不大。反而是零式戰鬥機小身板被轟炸機打中發動機或者油箱就直接毀了。
25架b24轟炸機奇跡般的一架不損飛回了衢州,衢州機場一片歡騰,杜立特及機組人員又一次成為了中國人民的英雄。轟炸機加滿油立即又升空了,p40緊接著升空護航。
機群在長沙附近空域遭到武漢方向十架零式戰機的攔截,護航p40衝過和零式戰機纏鬥起來。
戰鬥中零式戰機被擊落4架,p40損失3架,b24損失1架。美軍飛行員,機組人員跳傘時,遭到日軍飛機掃射,有4名機組人員犧牲,其餘機組人員跳傘獲救,24架b24轟炸機成功降落成都新津機場。
此次轟炸取得圓滿的成功,轟炸發生的第二天日本政府在廣播中指責美軍轟炸機轟炸平民,違反國際法。美國政府反諷日軍轟炸中國平民時怎麽沒有想到違反國際法。美國政府還指責日軍飛行員違反日內瓦公約,向美軍跳傘人員射擊。美國政府強調戰後將審判向美跳傘人員射擊的日本飛行員。
日本受到了極大的損失,橫須賀港癱瘓,三菱重工二個軍工廠停產,製造零式飛機的車間被炸,還有長崎的造船中心,側翻的軍艦隻能切割掉,變成了廢鐵,還有人員的損失。這是日本遭到的第二次轟炸,與第一次相比,日本政府無論如何也掩蓋不下去了。
日本本土居民也切實感受戰爭的殘酷,日本防衛本土的防衛總司令部遭到天皇斥責,空軍也受到斥責。日本政府在得知美軍b24轟炸機是從浙江衢州起飛、並安全返航時,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畑俊六被大本營指責,大本營要求畑俊六徹底摧毀國軍在東部所有的前進機場,保證美軍不能再次利用這些機場轟炸日本,確保日本本土的絕對安全。
楊文翰是在轟炸發生後第3天才得到消息,他一麵為美軍轟炸日本取得重大戰果而高興,一麵又為沂蒙機場沒有參與到這個大事件而感到惋惜。他惋惜的是美軍怎麽沒有為他留下幾架飛機,他可聽說了美軍b24轟炸機比自己的b25可強多了。
楊文翰就在黎玉麵前嘮叨,一會兒說可惜了,一會兒又說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一會兒又抱怨美軍這次怎麽沒有和我黨聯係。黎玉也被他煩透了,禍水東引,讓他發電報去問李振華。
楊文翰立即去電訊室致電李振華,並在電訊室等待李振華的回複。李振華收到電報也是一愣,他還以為浙贛會戰會消失,但曆史拐了一個小彎,又頑強地走回了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