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學院來新人

字數:3794   加入書籤

A+A-


    趙元溪將他扶起來,感覺頭疼得厲害,隻能解釋,“我是讓你發現自己的長處,不是讓你發現自己一無是處!”
    鑽胡同裏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到死胡同還不知道回頭。
    她沒指望人人都能像張良、張蒼那樣有才幹,大才若遍地都是,那他們也隻會是千千萬萬個平凡人中的一員,又怎麽會老是說良才難覓呢?
    世界上最多的還是普通人。
    他們沒有過人的智慧,也可能並不十分高尚,就像是地上隨處可見的砂石,渺小而普通,但正是由於這些人的存在,這個國家才能有條不紊的運轉。
    更何況,他也沒自己說得那麽差勁吧!
    陶誌才華雖算不上是頂尖,但能進入秦國學宮,又豈真的是泛泛之輩。
    陶誌神情沮喪,“太後不必寬慰小人,小人明白的。”
    你明白個錘子!
    趙元溪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你若真鐵了心要離開,我並不會阻攔於你,隻是回去之後,你又有何打算呢?”
    陶誌嘴巴動了動,眼神迷茫,良久都沒有開口。
    “既然沒有打算好,那就不要輕易做決定。”趙元溪笑著道,“先回去吧!等你認真思考過後,再來告訴我你的答案。”
    陶誌抬眸,“小人不知該做些什麽,太後您有想讓小人做的嗎?”
    趙元溪道:“我想讓你們做的事,那就是我正在做的。”
    陶誌思考著太後正在做什麽,讓許義去種地,讓張蒼他們去收集百家思想,讓張良施教於民。
    這些似乎毫無關聯,又好像處處都有聯係,都是與國有利,與民有益的事。
    他腦中似有什麽東西炸開,眼神忽得堅定起來,“小人也想為太後分憂。”
    趙元溪挑眉,“那你想和誰比較一下嗎?”
    陶誌又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小人已自知不如他們,隻想做些我能做到的事。”
    聞言,趙元溪認真考慮了一下,才開口道,“倒還真有件事,你絕對可以做,但我擔心你可能不會願意。”
    “太後盡管吩咐。”
    “元溪學院其實還缺先生,張良雖然找來了不少人,但那些人也就會讀書寫字,真論學問遠不如你們,若你願意,我倒是可以讓你去學院就職。”
    “隻是學院地方小,你等早晚都會是秦國的官吏,去那裏實在屈才。”
    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與那些平民混在一處,所以元溪學院除了張良,至今沒有任用任何一個貴族子弟。
    張良是被逼無奈,但其他人都有別的選擇。
    趙元溪想用他們,可並不想逼迫他們,同他坦白一切,讓他自己做決定。
    陶誌聽到元溪學院,便想起張良那冷淡的眼神,心中還是不免生出些憤懣。
    剛剛才和張良吵一架,如今卻要去他手底下做事,陶誌麵色有些扭曲,隻想著能再爭取一下,“沒有其他事,是小人能做的嗎?”
    趙元溪直接道:“那你可願去和許義種地?”
    “或者你去張蒼那邊,替他審閱送來的文稿。”
    “要不然你就還是跟著淳於越,繼續修訂文章。”
    除了最後一個,另外兩個都不是很好的去處,可若還是同淳於先生做事,那和現在有什麽區別。
    陶誌隻糾結了一會,便做出決定,“小人願聽從太後吩咐,前往元溪學院。”
    他清楚自己不是種田的料,至於張蒼那邊,他自己的文章都寫得稀碎,如何去協助張蒼,更何況還有令尹,一想起令尹,陶誌就滿頭黑線,感覺自己頭快要炸開了。
    趙元溪微微頷首,對於他的選擇,並沒有太大的意外,人總是會趨向於折中,元溪學院雖算不得很好的去處,但對比其他幾個,至少還是他擅長的東西。
    “既如此,你便隨張良一同前去吧!”趙元溪看向陶誌的身後,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張良緩步走了過來,餘光落在陶誌身上,對於他的沒用,又有了新的認知。
    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他都不敢和自己正麵比較一下,誰說他就贏了不了了,非被太後哄騙著來學院幹活。
    陶誌麵色訕訕,不太好意思直麵他,“此前多有冒犯,還望賢弟莫怪,誌在這裏向你請罪了。”
    張良淡淡道:“無妨,你跟我來吧!”
    既然他不能將自己從這位置上踢下去,那就老實替自己幹活吧!好歹給自己多送來了一個人,能幹活的也就更多了。
    張良同趙元溪對視,趙元溪回之一笑,誰不得說一句太後溫柔和善。
    張良沉默了,明明看著就是個好人,咋總讓人覺得她黑心。
    目送兩人的背影離開後,趙元溪心情愈發好了,又了卻了樁事,真不愧是她!
    陶誌進了學院之後,其他的儒家學子也跟著在元溪學院擔了職,或多或少得都教了些人。
    陽光直射大地,冰雪逐漸開始融化,一直藏在雪地裏的冬小麥也漸漸恢複了生機,開始抽芽,冒出新的綠葉。
    趙元溪見麥地長勢良好,不免鬆了口氣。
    越冬的植物最怕的就是抗不過這寒冬。
    趙元溪注意到即便已經提前做了防凍措施,除了她投放了新種的農地,其他地方的冬小麥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植株普遍矮小瘦弱,葉子呈現黃綠色,長勢也十分緩慢。
    她忍不住感歎,不愧是係統出品的良種,抗寒能力比普通的冬小麥要強不少。
    趙元溪這會正向褚交代早春時冬小麥的管理措施,身後烏泱泱地來了一群人。
    長今立馬擋在趙元溪身前,滿臉戒備。
    “站住,你們是何人?”
    治粟內史趕忙解釋,“太後娘娘恕罪,下官孫離,是秦國的治粟內史,今日來此是奉大王的命令,將這些農人帶來相助於您的,以備今年的春耕。”
    孫離得了秦王的命令,從秦國上下找來農家人,可農家人實在太少,他找來的隻能說是農人,有不少的種地經驗。
    沒辦法,數百年來曆代秦王皆重視法家,對於其他學派並不太重視,又加上農家以農為本,強調君民並耕,主張土地均分和其他東西公平分配,這自然引得秦國上層不滿。
    喜歡穿成始皇親媽後,每天種地養崽請大家收藏:()穿成始皇親媽後,每天種地養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