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參觀戰爭工廠

字數:5012   加入書籤

A+A-


    1915年11月6日,陽光和煦,微風拂麵。
    這一天,德皇威廉邀請了王永江前來參觀德士蘭著名的戰爭工廠——克虜伯。
    王永江接到邀請後,心中暗自思忖著德皇威廉此舉的深意。
    他深知德皇威廉此舉並非僅僅是為了展示德國的工業化程度,其中定然蘊含著一些小心思。
    遙想當年,大清重臣李鴻章也曾踏上這片土地,前來德士蘭購買軍火。
    當時,李鴻章被德士蘭的工業化水平所震撼,尤其是麵對馬克沁機槍那驚人的高效火力輸出時,他不禁連連感歎:“太快了,太快了!大清國承受不了這樣的子彈消耗速度啊。”
    然而,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短短二十年的時間,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的大清國,如今已成為了炎國,而炎國所取得的成就,早已遠遠超越了當年的大清千百倍。
    如今的炎國,不僅擁有了當年大清所沒有的先進武器,甚至在某些方麵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王永江心中明白,這次參觀克虜伯工廠,不僅是一次交流學習的機會,更是一次向德國展示炎國實力的契機。
    俗話說得好,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和卓越之處。
    張揚常常告誡他的幾位兄弟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驕傲自滿隻會讓人固步自封,停滯不前。
    隻有保持謙遜,虛心學習他人的長處,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炎國之所以能夠取得如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張揚擁有係統的助力。
    然而,如今係統已經消失,他所能依靠的唯有自身的能力。
    時間緊迫,炎國的底蘊相對較少,要想將炎國發展得更為強大,就必須不斷地學習進取。
    通過持續地學習,張揚和他的兄弟可以汲取各方的經驗和智慧,彌補自身的不足。
    他們可以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管理理念以及文化精髓,將這些寶貴的知識融入到炎國的發展中。
    同時,學習也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創新的過程。
    張揚和他的兄弟們需要勇於嚐試新的方法和思路,突破傳統的束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隻有這樣,炎國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實現更好的發展。
    就在這時,威廉的目光被王永江身旁的一個人吸引住了。
    他注意到那個人的肩上扛著一個盒子,看起來頗為神秘。
    威廉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好奇心,於是他開口問道:
    “王永江先生,我看到您身邊這位侍從肩上扛著一個盒子,不知道裏麵裝的是什麽呢?”
    王永江聽到威廉的問題,轉過頭看了一眼那個扛著盒子的工作人員,然後微笑著回答道:
    “哦,陛下,這可不是普通的盒子,它裏麵裝的是我們炎國最新研發的攝像機。”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接著解釋道:
    “您知道的,我在德士蘭這裏做了很多事情,而這些事情都需要向我的大哥匯報。
    有了這個攝像機,就如同他親眼所見一樣,這樣我的大哥就能清楚地了解我們在德士蘭的所作所為了。”
    威廉聽完王永江的解釋,原本的好奇心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心想,攝像機這種東西他們本國也有啊,雖然能夠拍攝人物,但像素並不高。
    就算今天帶著王永江參觀戰爭工廠,其中一些機密製造的過程,僅僅依靠攝像機是根本看不出來什麽端倪的。
    然而,威廉並不知道的是,炎國的攝像機可不是一般的攝像機。
    經過張揚空間係統的解析,炎國的攝像機在像素和原理方麵已經遠遠超越了這個時代的其他攝像機,兩者之間的差距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在寬闊的道路上,德皇威廉和王永江並肩坐在一輛豪華的轎車裏,車窗外的風景如詩如畫,但他們的注意力卻完全集中在彼此的交流上。
    兩人談笑風生,興致勃勃地分享著各自在本國的奇聞趣事。
    時間在愉快的氛圍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覺間,一行人已經抵達了戰爭工廠的外圍。
    王永江不經意間透過車窗,凝視著眼前這座宏偉的建築,心中的震撼之情難以言表。
    這座戰爭工廠宛如一頭巨大的鋼鐵巨獸,傲然屹立在大地上,彰顯著德士蘭高度發達的工業化水平。
    工廠的大門外,鐵軌如蛛網般交錯縱橫,一列列滿載著鐵礦石、煤炭等原材料的火車,像一條條鋼鐵巨龍,頻繁地穿梭其中,源源不斷地為工廠輸送著生產所需的物資。
    遠處,高大的煙囪如林立的巨人,直插雲霄,滾滾濃煙從煙囪口噴湧而出,仿佛是這頭巨獸呼出的氣息,彌漫在天空中。
    機器的轟鳴聲震耳欲聾,如同巨獸的咆哮,讓人感受到它強大的力量和無盡的活力。
    隨著德皇威廉的熱情邀請,一行人懷著好奇和期待的心情走進了工廠的大門。
    一進入工廠內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間寬敞而明亮的炮彈車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個車間的規模令人驚歎,它的空間非常大,足以容納數十條自動化生產線。
    這些生產線像一條條蜿蜒的巨龍,有條不紊地運轉著。
    車間裏彌漫著一股熾熱的氣息,那是來自巨大熔爐的光芒。
    熔爐中的鐵水翻滾著,仿佛是被賦予了生命一般,發出耀眼的紅光。
    德士蘭的工人們熟練地操控著各種機械,他們的動作迅速而準確,沒有絲毫的遲疑。
    他們將滾燙的鐵水小心翼翼地倒入精心設計的模具中,鐵水迅速冷卻,形成了堅硬的炮彈外殼。
    這一過程需要高度的技巧和經驗,工人們的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麽嫻熟和自信。
    在裝配區域,傳送帶像一條快速流動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將各種零部件運送過來。
    工人們站在傳送帶旁邊,他們的手中拿著精密的儀器和先進的工具,將引信、炸藥等關鍵部件準確無誤地安裝到炮彈外殼中。
    整個裝配過程如同一場精密的手術,每一個步驟都必須精確無誤,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最後,炮彈來到了質量檢測環節。
    這裏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檢測設備,每一枚炮彈都要經過嚴格的探傷、壓力測試等多項檢測。
    這些檢測設備能夠檢測出炮彈的任何微小瑕疵,確保每一枚炮彈都符合戰爭的使用標準。隻有通過了所有檢測的炮彈,才會被包裝好,運往戰場。
    這一路走來,王永江心中感慨萬千。
    他不禁想到,如果沒有張揚,如果沒有他的大哥,中原大地想要達到德士蘭這樣的工業化程度,恐怕就算是拚命追趕也難以望其項背。
    這並非是能力的差距,而是底蘊的差異。
    這種底蘊,是經過數百年的積累和沉澱才形成的,是一種無法一蹴而就的深厚根基。
    德皇熱情地向王永江介紹著這裏的一切,他對工廠的每一個角落都了如指掌,仿佛這裏的每一台機器、每一條生產線都是他的孩子一般。
    “王永江先生,您看,我們的工廠內的照明係統非常完善。即使在夜晚,明亮的燈光也能讓生產不間斷地進行。這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能確保工人在安全的環境中工作。”
    德皇接著說道:
    “而且,我們的工廠還配備了先進的通風和消防設備。通風係統能夠及時排出車間內的汙濁空氣,保持空氣清新;消防設備則可以在緊急情況下迅速響應,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產的順利進行。”
    王永江經過這次參觀,也收起了自己的傲慢,他發自內心的讚歎德士蘭的工業水平。
    “德皇陛下,你們的工業化水平真是太棒了,已經和我們的不相上下,如果有機會,您去我們炎國,我也會帶你去參觀我們的戰爭工廠。”
    “哈哈,我倒是非常期待能夠去炎國土地上轉一轉。”
    德皇嘴裏說著樂意的話,可他心裏並不認可炎國有他們一樣的工業實力,因為東方古國貧窮落後已經在歐大陸人民心裏根深蒂固,哪怕炎國做出了一些他們做不出來的商品,也隻能歸結為地方不同而已。
    ……
    喜歡穿越1900年:主宰東北請大家收藏:()穿越1900年:主宰東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